AI購物助手來了!Perplexity、OpenAI都想搶的商機,為何專家認為「只是Google搜尋換皮」而已?
AI購物助手來了!Perplexity、OpenAI都想搶的商機,為何專家認為「只是Google搜尋換皮」而已?

歐美購物季即將到來,OpenAI、Perplexity兩大AI新創相繼在過去一週裡推出AI購物助手功能,幫助用戶了解及研究想要採購的商品,不過為何業界人士認為,這些功能可能在很多領域難以獲得消費者青睞,真正起到推動購物的效果?

過去一週裡,OpenAI、Perplexity都因應歐美感恩節購物季的到來,推出AI購物助手功能。先是Perplexity早一步在上週宣佈AI personal shopper,而這週OpenAI也不落人後宣佈導入購物研究功能,瞄準即將在購物季大肆採購的消費者。

Perplexity、OpenAI瞄準購物季,相繼推AI購物助手

根據Perplexity的介紹,例如當你詢問「如果我住在新竹,每天騎機車上下班需要什麼冬季外套?」AI personal shopper會依照你的通勤路線,選擇合適的結果,而非千篇一律的推薦清單。

perplexity ai personal shopper 02.jpg
Perplexity強調,AI購物助手能夠個人化推薦產品。
圖/ Perplexity

AI personal shopper能將產品以「商品卡片」的形式呈現,提供規格、價格、評價等必要資訊,幫助用戶快速瀏覽,比較不同選擇。Perplexity指出,AI具備記憶功能,能夠搜尋用戶的購物紀錄,挑選可能符合偏好的產品,而非廠商推銷、想要你購買的產品。

Perplexity強調,他們把自己當成使用者的私人助理,不是為了推廣或賺廣告費,而是盡可能根據用戶的真實需求及偏好來推薦。另外,Perplexity已經與PayPal進行合作,代表用戶將可以直接從5,000家商店直接下單,無縫完成消費旅程。

而OpenAI同樣在本週推出了名為購物研究的新工具,聲稱用戶可以依照預算、在意的功能、購買對象來客製化購物需求,「您無需再費力瀏覽數十個網站,只需描述您的需求,購物研究功能便會為您量身定制一份購物指南,助您輕鬆做出選擇。」

OpenAI強調,購物研究功能的基於公開的零售網站資料,不會與零售業者分享用戶的資訊,ChatGPT會依照過往對話建立對用戶的了解,以進行個人化的商品推薦。他們希望透過購物研究功能,幫用戶將尋找產品的過程變成一場對話,無須費力瀏覽數十個網站尋找心儀商品。

OpenAI還在今年9月推出了「即時結帳」功能,讓用戶可以在ChatGPT內直接完成購物,他們聲稱未來購物研究也將導入這項功能,讓用戶不必跳轉網站直接購買商品。

Perplexity、OpenAI在購物領域的布局,也反應出線上購物正是許多AI公司現在試圖突破的領域,Adobe也預測今年年底購物季AI輔助的線上購物將激增520%。

延伸閱讀:零售搞AI,除了AI客服還能幹嘛?Target除了讓機器讀懂什麼是「可愛」,還實際應用在3大層面

業界人士不看好,點出AI購物助手「終究只是包裝Google搜尋結果」

但許多業界人士認為,OpenAI及Perplexity的作法,可能無法真正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外媒《Techcruch》指出,許多AI購物新創對OpenAI、Perplexity推出的購物功能都顯得老神在在,因為他們認為這兩家公司推出的產品,在缺乏垂直領域資料的情況下,恐怕做不到消費者所需的個人化與細緻程度。

儘管Perplexity、OpenAI都在推出功能時強調了個人化,聲稱能夠依照對話內容挑選商品,而非單純顯示商家極力推銷的商品清單,這種程度的個人化在挑選手機或3C產品可能已經足夠,但對於部份領域如時裝、家居用品來說或許尚不完備。

室內設計購物工具Onton執行長扎克.哈德森(Zach Hudson)指出,「現在ChatGPT和基於大型語言模型的工具,都依賴Google和Bing等現有的搜尋引擎,這代表著他們回覆的品質只取決於前面的搜尋結果。」

openai ai shopping.jpg
OpenAI指出,聊天機器人會透過一系列的問題確認用戶需求,以進行個人化推薦。
圖/ OpenAI

Onton就在資料庫中對幾十萬種室內設計產品進行分類,運用更優質、專門的資料訓練內部模型,哈德森認為,AI購物新創如果沒有做到這種程度的專業化,就注定會被市場淘汰。

事實上,OpenAI就打了預防針,他們聲稱因為產品資料都是網路上搜尋得來,所以在是否有庫存、價格等資訊可能會存在誤差。

延伸閱讀:Google重回AI霸主!Gemini 3橫掃市場背後:TPU助攻,強大生態網讓對手沒得玩

AI購物搜尋平台Daydream創辦人朱麗葉.伯恩斯坦(Julie Bornstein)也指出,「時裝是個非常細緻、強調情感的領域,尋找一條心儀的洋裝和一台電視機截然不同。」她解釋,AI需要足夠特定的數據和商品資訊,才有辦法掌握從服裝的輪廓、用料、適合的場合以及搭配潮流等等影響消費者選擇的關鍵。

簡單來說,業界人士認為,OpenAI、Perplexity的服務終究只是搜尋引擎結果的換皮版,他們缺乏真正獨到的數據、專門訓練的模型,即使說得天花亂墜, 本質仍是Google、Bing搜尋出來的結果

但縱使細緻程度不及,OpenAI和Perplexity最大的優勢,在於他們既有的龐大用戶群體,產品能夠非常輕易地接觸到消費者,同時龐大的用戶讓他們可以在起步時直接與大型零售業者合作,並串連支付業者,提供消費者更無縫的體驗。

究竟哪種作法能在商機龐大的AI購物領域脫穎而出,或許還有待消費者用行動選擇了。

延伸閱讀:
台灣麵包市場大翻轉!到7-11、全家買的人「變多又敢花」,全聯平均消費金額下降了

統一「301億元」買下家樂福,台灣量販4大天王確立!一次盤點羅智先近年通路事業投資

資料來源:TechCrunchOpenAIPerplexity

關鍵字: #零售業 #AI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