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et Taipei] 深圳Seeed Studio創辦人潘昊:要在螢幕之外找藍海!
05

[Meet Taipei] 深圳Seeed Studio創辦人潘昊:要在螢幕之外找藍海!

2014.12.09 | 科技

曾被富比士評選為中國30歲以下的30名頂尖企業家之一,他成立的Seeed Studio、柴火創客空間是深圳創客最重要的軍火庫,他叫做潘昊。潘昊參加「Meet Taipei 2014創新創業展」大會論壇時強調,在螢幕之內的問題大多已經被解決了,但螢幕之外跟數十年前相比似乎都沒有變化,這才是創業者的藍海。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圖說:Seeed Studio及柴火創客空間創辦人潘昊表示,Maker就是將與眾不同的想法變成實物的人!(圖片來源:賀大新攝)

潘昊進一步解釋,所謂螢幕之外的東西範疇相當廣,例如自己做的開源汽車、飛行器、機器人,有人重新發明紙飛機,甚至是衛星,過去這些行業缺乏充分競爭,但現今機會相當大,創造了藍海市場,而且這機會並非只能屬於大公司,小公司或個人都可以參與。

Seeed Studio成立2008年,主要業務是銷售開源硬體模組,也為創客(Maker)小量生產1萬台以下的產品,而柴火創客空間則是深圳第1大創客空間。潘昊說:「對我而言,Maker就是將與眾不同的想法變成實物的人!」

他笑說,創客經常被調侃是弱勢群體,使用開源,做出來的產品也需要快速更迭。過去製造追求極大批量的生產,開模初始費用很高,邊際效益很低,而且過去要等很長一段時間才有一個新產品,但現在不需要這麼多雷同的產品,而且現在的工藝、材料有不同的選擇,未來市場產品會越來越多樣化,就像是從大型的恐龍變成小型哺乳類動物,有小眾細分需求。

而在這背後又是什麼風景呢?就是新生產模式。潘昊說,我在推動的是讓科技可以隨手可得,創意良好生長,新的通路渠道也開始接納這些產品,因此Seeed Studio除了提供開源模組,也嘗試幫Maker做小批量生產,幾個月就能產品迭代,甚至12天就可以做出一個樣品,過程比以前縮短很多,這就是開源的力量,因為共用了設計跟供應鏈。

他也提到深圳的優勢,就是製造供應鏈的完整,讓深圳已經變成Maker的好萊塢,而台灣在軟體、設計有很強的實力,光是台北就有8個創客空間,這是很令人羨慕的,而「深圳最不缺的是工程師,但非常缺與眾不同的創意,台灣可跟中國合作。」

最後,潘昊指出,創客最重要的兩個點,一是折騰,二是炫耀,所謂的炫耀就是不斷把做的東西給別人看,相互交流,促成分享、創造的環境。創客與供應鏈中間存有鴻溝,工廠製造追求大量生產,所以鮮少人願意理會Maker,不過,現在看到大廠願意彎下腰,鴻海就是一例,中間的鴻溝將越來越小,隨著服務Maker的環境越來越多,圈子將迅速擴大,這個新世界有很多不可預期的精彩。

關鍵字: #Meet Taipei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