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Future Commerce未來商務展熱鬧開展,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全球個金風險管理處處長王俊權以「昨日、今日與未來––機器如何翻轉金融業」為題發表演說。以下為演說重點整理:
面對競爭,銀行必須把金融科技化
「FinTech不僅是科技,需要新的方法,轉型新的商業模式,並且創造獨特的客戶體驗。」王俊權強調。
舉例來說,以10秒刷臉取款取代實體金融卡、轉戰普惠金融,讓使用者可以60秒快速貸款、銀行化身咖啡館,金融場景生活化都是很好的金融科技化案例。
從地理空間系統、大數據分析與生物辨識等領域著手
王俊權指出,中信銀目前透過地理空間系統、大數據分析、生物辨識等主要領域展開科技佈局。
以地底空間系統來說。2016年中信統合政府開放資料、中國信託銀行房貸資料等,最後建立了8.8萬個模型,推出i適貸「購屋雷達站」網站,提供房價指數、宜居指數與智慧估價3大功能。「讓有購屋需求者在找屋的時候先對中信產生信任感,最後在貸款時也首選到中信。」
大數據分析的部分,中信銀統合警政署 與移民署「基本屬性」、國稅局與銀行資產以及電商交易等「經濟行為」、聯徵與繳費與電商評價等「信用記錄」、Facebook與電信記錄等「社交行為」等中信銀行外部與內部資料,結合科技,統合出客戶的分群標籤,讓銀行行員對於客戶有更深層的了解,提供更好的客戶互動體驗。
「中信身為台灣最大信用卡發卡行,同時也是最大個金與財務管理銀行,本身掌握的數據已經非常巨量。」王俊權強調。
在生物辨識方面,中國信推力推「指靜脈ATM」。提款人只要把手指放在機台上感應靜脈就可以辨識身份,完成提款。
人工智慧化是重要趨勢之一
面對金融科技業者的挑戰,銀行內部採用科技創新迎接挑戰者,其中機器學習、語言辨識與圖像辨識等人工智慧應用是未來重要趨勢之ㄧ。
銀行正從「機器自動化」逐漸邁進「認知學習」階段。從數據中累積知識形成經驗整合情境在用機器學習技術。「舉例來說,過去摩根大通銀行過往需要36萬個小時的人力才能完成的工作量,現在透過人工智慧個要5秒就可以完成。」王俊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