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立委質疑「數位建設」,行政院回應:依據DIGI+方案架構規劃,列前瞻計畫是為了加速執行
05

面對立委質疑「數位建設」,行政院回應:依據DIGI+方案架構規劃,列前瞻計畫是為了加速執行

行政院科技辦針對《數位時代》稍早整理的專題做出回應,三位立委建議的項目都已經包含在去年11月通過的「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中,將部分項目列在本次前瞻計畫,是希望可以運用特別預算加速進行。
2017.05.19 | 策略

針對《數位時代》5月8日「460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的數位建設要做些什麼?」專題故事,其中黃國昌陳怡潔許毓仁等三位立法委員提出台灣應構思具全球戰略的前瞻基礎建設;偏鄉醫療、寬頻建設、數位文創等推動須顧及市場需求;要強化內容產製與人才培育等軟性基礎建設等意見,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以下簡稱行政院科技辦)在 5 月 10日回應,三位立委文內的建議,都已經列在在我國未來整體數位戰略考量中,且已經全部涵蓋在「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的內容中。

徐國勇、吳政忠、唐鳳、郭耀煌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左三)、科技政委吳政忠(右三)、數位政委唐鳳(右二)、行政院科技會報執行秘書郭耀煌(右一)於2016 年 11月 24 日於行政院會後記者會
圖/ 翻攝自行政院會記者會直播

行政院科技辦指出,行政院於 2016 年 11 月通過「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DIGI+)方案(2017~2025年)」,希望從數位經濟、智慧城鄉、服務型政府及活躍公民社會等方向,驅動我國成為全球數位創新的典範國家。為落實此目標,規劃了 7 個行動計畫,包括基礎環境、數位經濟、網路社會、數位政府、智慧城鄉,以及數位人才、數位科技、法制環境等重要的配套措施,完善我國數位國家與創新經濟發展環境,作為產業創新的重要基礎。

有關黃國昌立法委員憂心前瞻數位建設屆時的成果,是每個偏鄉教室都有電腦可供驗收,卻沒有活化課程的師資和概念,失去「前瞻性」。行政院科技辦表示,針對國中小結合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與行動學習等數位教學方面,「數位建設」是從教學基礎環境的角度,提升國中小校園的連網頻寬以及智慧學習環境,工作規劃涵蓋軟硬體、教材、學習服務平台、課程、師資等面向,與黃委員的觀點一致;而 DIGI+ 方案的「培育跨域數位人才」行動計畫,則推動深化十二年國教資訊科技教育,培養學生運算思維與數位素養的課程及師資發展等工作。

針對陳怡潔立法委員提出特別預算的論述與民間投入估算不明確,行政院科技辦指出,在預算規模部分,DIGI+ 方案除了若干基礎環境建置項目移至「數位建設」加速執行外,尚有多項行動計畫如產業發展、人才培訓、科技研發未列入特別預算範圍。整體而言,從 2017 到 2025 年,DIGI+ 方案及「數位建設」的總投入應可超過 2,000 億元,預算規模並未縮減。至於民間投資的估算是依據國內電信業、有線電視業及內容產製業者配合 DIGI+ 方案 2020 年 1Gbps 寬頻服務目標,投入在寛頻建設、超高畫質電視內容升級、新媒體跨平台內容產製、普及智慧城鄉與體感科技等相關計畫的民間投資,合計預估為 2,381 億元。

有關許毓仁立法委員提到數位建設充其量只能說是健全寬頻環境和城鄉數位落差的基礎建設,應該要強化內容產製與人才培育軟性的基礎建設。行政院科技辦表示,數位建設 4 年投入 461 億元特別預算,其中 175 億元為投入「軟體內容」與「應用服務」的推動工作,另於 DIGI+ 方案的「培育跨域數位人才」行動計畫內投入約 28.5 億元,用於深化十二年國教之資訊科技教育,培養學生運算思維與數位素養、跨部會合作擴大大學培育跨域數位人才、支援數位經濟跨域人才職能養成、鏈結國際開放創新資源,培養軟體菁英團隊等,以滿足我國產業創新發展需求。

行政院科技辦強調,「數位建設」是依據 DIGI+ 方案的架構規劃而成,從方案中擇定需要優先投入的基礎環境建構項目,運用特別預算加速執行。跳脫傳統偏重硬體的公共建設思維,同時推動網路安全、數位內容、智慧城鄉、智慧學習及科研設施等軟性基礎建設,以鞏固及加速台灣數位國家與創新經濟發展。

本文內容來源主要整理自行政院回應新聞稿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