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下大廠看到哪些機會?友嘉、新漢組智慧製造國家隊、研華推私有雲服務
貿易戰下大廠看到哪些機會?友嘉、新漢組智慧製造國家隊、研華推私有雲服務
2019.08.23 | 物聯網

打造智慧工廠國家隊,工具機大廠友嘉與新漢合作,期望打造從機器手臂、PLC(可編程控制器)、工具機都100%國產化的工業4.0產線,誓言取代德日陣線FSK(發那科、西門子、庫卡)勢力。

為協助智慧製造客戶上雲端,研華在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發表私有雲方案WISE-STACK,鎖定中大型企業;新漢與台達電也不約而同找上ERP(企業資源管理)大廠SAP合作,搶吃智慧製造雲端商機。(工業電腦廠大翻身,新漢年砸3億元成工業4.0火車頭

新漢、友嘉攜手組隊,展現國產實力

新漢是工業電腦大廠,2017年與工具機大廠友嘉開始合作,爭取到工業局科專補助,聯手打造一條從機器手臂、PLC(可編程控制器)、工具機都100%國產化的工業4.0產線,誓言取代一向由德日大廠FSK(發那科、西門子、庫卡)主導的勢力。

新漢 林茂昌
新漢董事長林茂昌攜手友嘉打造智慧製造國家隊。
圖/ 王郁倫攝影

另一方面,新漢董事長林茂昌發現,協助客戶將智慧工廠數據串連到SAP的HANA資料庫在智慧製造中相當關鍵,此舉可以讓資訊技術(IT)和營運技術(OT)串連,打通智慧製造重要環節,「新漢可以幫IT接地氣,幫OT接空氣(上雲)」,因此今年新漢宣布與SAP打造智慧聯盟。

為何新漢要找兩類產業大咖結盟?「業主想做智慧製造時,常會詢問兩類對象,一類是長期合作的自動化設備供應商,但這些業者對資通訊業(ICT)瞭解不多,這時新漢可以幫忙業主連接上雲;另一類徵詢對象是ERP供應商,如SAP,業主會請他們推薦智慧製造伙伴。」林茂昌一口氣說完為何新漢要跟SAP聯盟,又與友嘉合作的動機。

為展現智慧製造實力,新漢與友嘉投資千萬元聯手打造工業4.0自動化示範線,花兩年時間才完成,「我們希望技術自主」林茂昌說,工業4.0的特色是1.無人化、2.全自動、3.聯雲聯網、4.網路下單全客製化。

SAP也將在8月27日宣布與台達電攜手合作,新漢有信心成為SAP最受推薦的智慧製造硬體伙伴嗎?林茂昌微微一笑,表示對手是封閉架構,新漢堅持開放平台,所以客戶可以買其他廠牌機器手臂共同管理,「未來就拼誰的解決方案最適合業主。」

研華推私有雲方案,瞄準中大型企業

研華則針對智慧聯網發表最新私有雲方案WISE-STACK。工業物聯網事業群副總蔡奇男表示,未來是混和雲的時代,但目前客戶端仍在建置上雲路途上,中小企業客戶多半選擇上公有雲,但中大型企業對私有雲及混合雲仍有迫切性,因此,研華也決定推出完整私有雲解決方案。

蔡奇男說,這類客戶對保護自身的行業專屬知識(Domain Knowledge)或是隱私要求高,完全私有雲環境的WISE-STACK解決方案就能滿足需要,研華也因此把WISE-PaaS物聯網雲平台搬到私有雲環境中服務。

研華
研華工業物聯網事業群副總蔡奇南(左2)
圖/ 王郁倫攝影

蔡奇男說,智慧製造未來將有兩大趨勢,首先是物聯網串連後,數據將促使企業加速做決策,其次是企業對工程師及資訊人力需求變更大。

因此,扮演智慧製造解決方案業者,研華將以軟體開發更圖形化的資料介面,幫助客戶端更易使用;同時,先整合軟體、感測器、控制器等供應商,推出完整的軟硬體解決方案(SRP),客戶就能節省更多人力與時間。(美中貿易戰一團亂,研華逆向操作:啟動5年大膽投資計畫!

貿易戰延長賽,研華看好5G促設備升級

事實上,美中貿易戰開打,工業電腦大廠也感受到不同變化,蔡奇男觀察,中國提前推動5G落地,已經開始對設備生產製造業帶來影響,應用端則是將讓物聯網效應提前發生。

他舉例,5G裝置需要的印刷電路板製程就與過去不同,這兩年台灣印刷電路板國家隊PCB A-Team的推動,促使業者積極把設備升級,這波5G帶來的刺激將會使手機供應鏈先啟動智慧化,預期下半年到2020年都將持續發酵;另一方面,透過5G的多點海量數據採集能力,也將使物聯網應用加速落地。

研華
研華看好5G催動手機供應鏈設備升級
圖/ 王郁倫攝影

新漢IP Camera、網通接單大增

而貿易戰延長賽開打,新漢則感受到IP Camera(網路監控攝影機)及網通的需求大增。

新漢轉投資做網路攝影機與機器視覺的綠基也感受到客戶轉單效應。過去綠基的歐美客戶被海康威視等中國監控大廠強勢競爭,如今貿易戰拉高中美貿易敏感度,綠基客戶接單大增,客戶紛紛要求綠基在台製造IP Camera。(中美5G大戰開打,台廠勤誠看好下半年中國伺服器需求超車美國

「我們第四季接單高成長。」新漢董事長林茂昌說,不僅老客戶訂單回台,預計第四季將在台增加4到5條生產線,使台灣產線超過中國(3到4條線)規模,同時,由於IP Camera毛利率比傳統工業電腦好,也讓第四季新漢毛利率轉趨樂觀。

另一方面,已在新三板掛牌的轉投資公司興漢網際,近期也接單大增,中國客戶的網安需求湧現,讓興漢網際的網安硬體接單今年將大增30%。

「光8月接單就超過2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林茂昌表示,興漢網際年營收超過10億元,需求一向很好,但貿易戰開打,中國對內需網安採購量提升,讓掌握設計、製造、營銷一條龍的興漢更為受惠、近期興漢也已因應接單出貨需求,將辦理增資,新漢持股預計從7成緩降至6成。

今年第四季將會比第三季好,林茂昌認為,工業自動化產業近期逐漸走向集團化,新漢也將朝控股集團發展,提供解決方案,幫硬體打開出海口。

責任編輯:陳映璇

關鍵字: #研華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迎接AI代理時代,中國信託3大策略重點加速金融轉型
迎接AI代理時代,中國信託3大策略重點加速金融轉型

台灣年度AI盛會「2025 AI TAIWAN未來商務展」日前圓滿落幕,展會期間同步登場的「2025 AI TAIWAN國際趨勢高峰論壇」也吸引來自產官學界的高度關注。副總統蕭美琴親臨現場致詞時指出,人工智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全球產業版圖,台灣正站在這場關鍵變革的十字路口,必須積極布局。

「我們已在硬體供應鏈上打造出一座堅固的山頭,接下來,台灣更要以AI與軟體應用為核心,開創下一座新高峰,讓台灣持續站穩世界舞台。」蕭美琴強調。

AI應用邁入「代理時代」,大量數位員工走進職場

目前,AI應用的發展已從單純的聊天問答與內容生成,邁入全新的「代理時代」。Google前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說明,所謂AI代理(AI Agent),不僅能理解與回答問題,更具備推理、規劃甚至執行任務的能力。像是特斯拉的無人計程車服務,或Amazon的倉儲與送貨機器人,都意味著AI不再只是螢幕中的語言模型,而是直接參與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甚至取代部分白領工作,成為職場上的虛擬同事,舉凡代理撰寫軟體程式碼、產出研究報告等任務,AI都能勝任。

受邀擔任主題演講嘉賓的中國信託金控資訊最高主管賈景光,對此趨勢也有相同見解。他預期,未來金融職場將迎來大量數位員工,AI角色亦將從過去的助理定位,躍升為具備博士班水準的專業夥伴,全面協助企業提升營運效率與生產力。

事實上,為了迎接這股變革浪潮,中國信託早在2018年便前瞻性地成立AI實驗室,積極借鏡國際金融業的成功經驗,推動各項AI專案。這項超前部署的策略,也讓中國信託成為台灣首家連續四年榮獲《Global Finance》雜誌「全球傑出金融創新實驗室」殊榮的金融機構,展現其在AI創新應用領域的領導地位。

中國信託金控
首家連續四年榮獲《Global Finance》雜誌「全球傑出金融創新實驗室」殊榮的金融機構_中國信託金控,受邀分享AI創新應用領域的經驗與策略。
圖/ 數位時代

中信AI發展策略的3大核心重點

進一步探究中國信託金控的AI應用發展策略,可以歸納出3大核心重點。

第一是採取「導入通用工具+自建AI模型並行」的雙軌推動模式。目前市面上由科技大廠或新創企業提供的AI工具已相當成熟,如:語意搜索、摘要總結、內容生成等工具,只要確保符合資安與內控標準,即可快速導入與應用。此外,針對中信獨有的經營Know-how、產品知識、關鍵決策能力等核心競爭優勢,則透過自建AI模型的方式內化至系統中,藉此強化差異化競爭力,與通用工具形成有效互補。
第二為打造AI賦能的企業文化。賈景光強調,推動AI賦能,絕非單純的技術導入專案,而是一場全方位的企業文化變革,必須由高階主管帶頭學習與使用AI,再結合員工教育訓練、不定期內部應用成果與外部趨勢分享、建置學習資源庫、以及Prompt Engineering的技巧養成與實戰演練等方式,循序漸進,逐步型塑出AI賦能的企業文化。

尤其考量到「如何下正確指令」(Prompt Engineering)是AI效益最大化的關鍵,中國信託也將內部累積的指令設計技巧與應用實例,整理為知識庫,讓全體員工得以共同學習、快速上手,加速落實AI於日常工作中。目前,中國信託金控已經盤點出超過200個AI應用情境,協助員工有效提升40%至70%生產力。

第三則是鎖定關鍵應用場景、最大化AI導入成效。每個產業都有自己的關鍵議題,企業在導入AI時應回歸業務本質,從產業策略與關鍵流程出發,找出痛點並對症下藥,才能創造出AI應用的最大價值。

中國信託金控
中國信託金控資訊最高主管賈景光,開場時提到,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很大的比例都與AI有關。
圖/ 數位時代

像中國信託便聚焦於優化客戶體驗、提昇內部效率與風險管理3大金融業核心議題,發展相關的AI應用,例如:智能客服已實現70%的客戶詢問可於1秒內快速回應、自主研發的AI模型能主動偵測並攔截可疑交易,2024年累計成功阻擋的詐騙金額已達8.4億元新台幣,為客戶資產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隨著內部AI應用已小有所成,如今,中國信託正積極邁向產業共創階段,並響應金管會倡議成立的「金融科技產業聯盟」,擔任「金融科技應用研發工作圈」的首屆召集人。透過聯合學習、金流履歷、資料整合等方式,研發可以解決金融業共通性問題的AI相關應用,如 : 目前的首要任務是建構全國性金融同業防詐平台,以科技精準阻詐、達到守護民眾財產安全的目的。賈景光強調,唯有打破單打獨鬥,串聯產業力量,才能加速AI在金融業的落地與深化,進一步提升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AI應用實力,真正讓台灣的金融科技在全球發光發熱。

中國信託金控
賈景光強調,唯有共同合作,串聯產業力量,才能加速AI在金融業的落地與深化。
圖/ 數位時代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