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台灣網路史,很難忽略奇摩站的發展。
當初為了代理銷售Nescape網景瀏覽器,讓台灣使用者上瀏覽器也可以有一個入口,精誠資訊觀察了國際趨勢創立奇摩站,從與學校合作提供搜尋引擎、募集團隊整理新聞開始,提供股市、健康、聊天室、BBS、分類看板甚至電子信箱,最終獨立成公司並接受雅虎以股權購併,也創造精誠資訊在2007年前的母集團精業天價行情。
根據當年報導,以合併該日雅虎股價市值計算,精業在該筆交易賺回接近12倍的股本,「這筆歷史性的交易,讓精誠可以發展更多策略項目,也從此不必在向銀行借款。」從起始參與創立的精誠資訊亞太區電信事業部的唐雲順總經理說,對當初創立奇摩站的發想、研究美國網際網路的發展與作法、成立團隊開創產品,抓緊網際網路產業發展起飛的過程記憶猶新。
「2000年網路泡沫化以後,台灣的一切就像是沉寂了下來,產業一直非常安靜。」唐雲順觀察,這段時間無論是投資人、企業或年輕人都彷彿失去了勇氣,「那種衝衝衝的聲音不見了!」
直到2010年後,新創生態系要角逐漸發聲,成為台灣軟體業的龍頭的精誠也在這波AI大浪中觀察到新機會。精誠資訊認為人工智慧將會影響到各行各業,尤其是自身跨足兩岸與各國,融入電信、金融、製造、政府、教育、觀光、流通與生技醫療等行業應用中(AI4IA, AI for Industry Application)。集團因此制訂人工智慧策略發展計畫(AI+ Plan) ,希望聚焦於行業應用,也因此創立了加乘器計畫(AGP, AI+ Generator Program)。
唐雲順強調AGP不同於一般的企業加速器計畫,是一個非營利、公益型計畫,也不同於一般加速器或育成中心,不對入選新創佔股,沒有針對新創所需募資、成長、簡報等培訓課程;AGP更專注於已經發展出以人工智慧技術打造的產品或服務、商業模式經評估有機會規模化的新創,給予對接市場,放眼全球的資源。
人工智慧領域並非單一技術,新創發展出的許多產品或服務時常對應到產業應用;例如以深度學習演算法協助醫療影像圖形辨識,幫助醫師找出特定影像輔助圖形判讀,在商業化的過程不但需要跨領域的知識,在商業模式的執行上,還需要將產品標準化、彙整成產品規格、使用說明、導入前教學、售後服務等,再透過經銷或分銷夥伴,將單一產品複製到不同客戶,拓展到國際市場。
「簡單來說,我們經由AGP加乘器計畫,教新創如何成為原廠。」唐雲順笑著說。這也是為什麼在精誠的 AGP 計畫裡,也不稱之為加速器,而重新定義這個計畫為能夠放大新創規模與影響力的加乘器。
當新創將產品規格化,並經過不同業務部門評選具有潛力推薦給客戶,精誠就會主動邀請新創與解決方案部門合作,一同前往拜訪商業客戶。
「有了信賴關係,客戶會主動回應拜訪,讓新創有機會在第一線面對平常不容易建立關係的客戶,從來往中進一步優化產品;除了得到客戶驗證,精誠的業務部門也可依此評估解決方案的市場潛力。」負責營運AGP設計課程對接精誠資源的凌子涵營運長說。
她進一步以案例分享,精誠的業務部門首先會對新創的技術或產品進行市場機會分析,媒合可能感興趣的產業客戶,並帶新創一起去敲門,加快新創面對許多平時不容易接觸的大型企業。
企業創新可能帶有風險,除了策略定調,也同步需要調動組織資源,一切都需要最高層鼎力支持,並帶頭作為。
「董事長的支持很重要!」唐雲順強調,從策略面來說,精誠的最高階層從一開始研究就發現人工智慧所帶來的商業機會可能是遍地開花的商業發展,而非僅是少數企業壟斷的天下。
「當AI4IA這樣的策略宣示成為精誠企業策略的一環,不同業務部門就會開始尋求相關的解決方案與合作機會。」唐雲順分享。
「但更重要的撇步,是組織的績效設定!」唐雲順觀察,策略下達以後,不只是成立AGP這樣的計畫,有人負責執行就好,不同的部門組織也要有相映的作為,「如果部門目標的成長發展需要尋求適當的合作夥伴或解決方案,就要有人負責開發、尋找合適的技術或產品;這時候,加乘器的新創名單就成為口袋名單之一,組織成員會想方設法與之合作,創造雙贏的成功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