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媽力挺!全聯PX Pay晉升第3大支付,林敏雄下一步是什麼?
婆媽力挺!全聯PX Pay晉升第3大支付,林敏雄下一步是什麼?

回顧2019年,任何一間力拚數位轉型的零售通路業者,應該都無法忽視全聯今年亮眼的成績。

今年5月推出PX Pay以來,App下載量已達到560萬次,直接晉升全台第三大行動支付,僅落後街口支付以及Line Pay。而上個月全聯再次推出第二波的數位戰略——行動電商PXGo!,一個月內創下三千萬的業績。

全聯董事長林敏雄笑說,他們這一代雖然腦筋比較守舊,但社會的改變我們不能當作沒看到。他強調,一個通路要進步,要跟得上時代。 光是全聯自己跟上時代沒有用,還得帶著婆婆媽媽一起跟上時代。

第一波數位轉型:行動支付「PX Pay」

PX Pay上線至今,40歲以上的客戶占整體的62%,其中甚至有7%的人是60歲以上的用戶。 「那代表大約有35萬的老年族群正在使用PX Pay,」 全聯執行長謝健南說。

全聯執行長謝健南分享「實體電商」的經營理念。.JPG
執行長謝健南表示,先推行動支付、再做電商,是全聯數位轉型策略成功的關鍵之一。
圖/ 全聯

婆媽級客戶的支持響應,成了PX Pay快速崛起的一大原因。但全聯是怎麼做到的?謝健南直說,選擇先推行動支付、再做電商是其中的關鍵。對許多零售通路而言,迅速佈局線上電商,似乎是推動數位轉型的優先抉擇。然而謝健南認為,客戶最常用的功能,才最該被優先處理。

「 消費者每一次交易都要支付,而且支付的使用頻率更高,所以支付要先被溝通,」謝健南說。行動支付一方面方便下載,另一方面可以取代原來的實體會員卡,還能享受各式折扣,自然比較容易被消費者接受。

為鼓勵消費者使用PX Pay,全聯除了聯手八大銀行信用卡,還釋出許多優惠點數。十月份「好友推薦碼」的優惠方案上線,每推薦一個好友就能賺取福利點數100點(相當於10元),推出這招後,接續每天的新註冊用戶有80%都是來自於門市夥伴及親朋好友的推薦。這些地推部隊,是PX Pay能快速累積用戶的一大助力。

謝健南笑著打開自己的PX Pay,上面顯示他的推薦人數已達到52人。他甚至還親自到門市,教婆婆媽媽怎麼下載PX Pay、綁定信用卡。

全聯 支付
全聯推行自有支付PX Pay,員工們也都嚴正以待,要提供客戶支付使用的教學服務。
圖/ 蔣曜宇

此外,全聯也透過儲值金優惠福利,鼓勵用戶不只是用綁定的信用卡消費,而是先把錢存在PX Pay內當成電子錢包來使用,培養用戶 「先儲值再消費」 的習慣。

第二波數位轉型「PXGo!全聯線上購」

推廣半年的行動支付,讓客戶更習慣用手機進行消費後,全聯也準備好推動下一波的行動電商PXGo!。

「我們有這麼多店面、這麼多高鮮度的商品、這麼多重複使用率高的東西,這些都是我們的優勢,」謝健南說。但有優勢還不夠,全聯還想要讓消費變得「更好玩」—— 所以他們推出了分批取貨功能,並主打「轉贈」的使用方式。

「我可以一次買很多,然後分送給親朋好友,」全聯營運長蔡篤昌分享,「像是今年轉贈品比例最高的商品就是湯圓,同時也是歷年湯圓賣最好的一年。」PXGo!上線一個月來創下3,000萬業績, 分次取貨的服務也有望在明年為每間門市多帶進10個客人。

蔡篤昌表示,以前我們總要等到過年過節才送大禮,但有了分次取貨,送禮的習慣也可以被改變。他舉例說,透過PXGo!,以後人們隨時都可以請親朋好友喝咖啡、或送餅乾零食等給他們。

PX GO
全聯行動電商PX Go!推出分批取貨服務,開啟另類團購、轉贈的使用方式。
圖/ 全聯

2020目標:第三波數位轉型「實體電商」

行動支付推動以後,解決全聯收銀台大排長龍、沒帶會員卡等問題。但有一項或許是人們比較想不到的:減少店內銅板的數量。

謝健南說,運送銅板有很多的成本。銅板要從銀行運送到各家門市,一年就要耗掉全聯約7千萬元。現在, 全聯的非現金支付比例約38%,比去年同期成長11% ,為全聯省下許多費用。

全聯目前門市數目也已經突破1,000間店,2020的重要目標,則是推廣第三波數位轉型策略:「實體電商」,同時翻新店型,引進更多獨家商品。

實體電商簡單來說,就是計劃以各門市為核心,讓附近的消費者可以先線上下單,再進到實體門市取貨。全聯強調,屆時生鮮品項最快只要2個小時就能取得,且消費者還能透過PXGo!查看各門市庫存狀況,打造更完整的線上線下虛實整合服務。

在新店面部分,12月28日將開幕的中和新生店就是一個具體的案例。占地290坪的這間新門市請來過去曾合作過的日本設計師西川隆,採用更加美式的設計風格,並首次在結帳區加裝3座數位電子看板,播放更多的商品資訊。

「這些數位電子看板可以讓我們溝通更加複雜的商品故事,」謝健南說。像是挪威鮭魚是如何捕撈?桂丁土雞是怎麼培育的?全聯希望能讓顧客在排隊結帳時讓客戶觀看這些故事,瞭解商品的價值,同時讓排隊變得不那麼無趣。他們預計在明年3月將電子看板導入600家門市。

全聯 新店面
新的全聯中和新生店,請來日本設計師西川隆,打造美式風格超市。
圖/ 蔣曜宇攝影
全聯
全聯導入新的數位電子看板,預計明年三月可以導入600間門市。
圖/ 蔣曜宇攝影

迎向2020年,全聯還要繼續衝刺。全聯的數位轉型策略,優先思考解決顧客的痛點外,並透過階段性的策略,一步步帶領消費者使用並習慣科技,成為其他業者學習的標竿。

延伸閱讀:
納智捷2020無電動車計畫,嚴陳莉蓮接掌裕隆365天做了什麼改變?
日本連鎖拉麵品牌導入AI排班系統,解決人員調度痛點

責任編輯:陳映璇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