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型態改變,消費者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呈現場景化與碎片化發展,保險服務也不例外,消費者期望保險業者可以提供更符合場景需求、保期短、保費少的新世代保險體驗,而這,也是國泰金控努力的方向。
微服務架構打造產險業務中台 推動數位車險新革命
國泰金控數位數據暨科技發展中心(數數發中心)數位架構發展部協理張維仁表示,數位架構發展部自2019年從國泰世華銀行轉調國泰金控後,團隊成員一直在思考未來金融服務的可能樣貌,發現未來金融將因應場域應用的不同,朝向多產品與多通路的發展趨勢,想要取得市場先機,必須掌握四大趨勢。
首先是,消費者對保險的認知與需求提升,在未來,不是保險公司要賣給消費者什麼產品,是消費者需要什麼,保險公司就得提供;其次是因應消費者的數位習性提供無斷點保險服務,包括讓消費者可以透過手機即刻購買與啟動保險服務;再來是因應不同的場景需求快速包裝保險商品,例如因應消費者在短期多樣性出遊、高速公路駕駛、停車等不同場域推出對應的保險服務;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透過數據分析深入剖析消費者需求以優化保險商品。
「我們決定從車險出發,從三個面向優化國泰金控在場域保險的服務能量:首先是發展多元通路,其次是建置產險業務中台以提升市場反應力,最後是將保險商品碎片化以快速組合商品。」張維仁表示,在檢視保險核心系統後發現,核心系統已經朝向模組化發展趨勢,只是模組化的細緻度不夠,基於此,團隊成員計畫透過微服務架構(Microservice Architecture)打造產險業務中台,串通保險核心系統與數位通路跟生態圈需求,推動數位車險新革命。
「用技術推動創新並不是一件輕鬆事,不僅要對金融商品擁有熱情,更要有耐心一步一腳印地完善。」政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儷玲建議,在發展金融科技的同時,也要注意監管科技,若能同步發展,將能夠有效提升技術創新的能量。
穩固核心底基 產險中台滿足產品彈性需求 提供最接地氣的碎片化保險商品
張維仁表示,為打造可以與時俱進的數位車險服務,國泰金控的作法是,在確保核心系統的正常營運下,以組件式、參數式、產品式與套餐式的概念細緻化核心系統模組,然後,透過六個手法建置產險中台架構:
第一:善用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服務提升系統的開發、測試效能,同時,為日後的資料或服務上雲做準備。
第二:透過「多重異質資料庫即時同步」、「訊息傳遞革新」、「跨雲資料同步」三種事件導向(Event Driven)架構串聯核心系統與產險中台,確保服務的永不斷鏈。
第三:將場景驅動融入領域驅動設計(Domain Driven Design),確認那些功能模組要放在核心系統,那些模組應該放在產險中台,讓微服務根據領域的不同來切分設計,對於系統的運作與結構的完整性,能更有彈性且維護更加便利。
第四:導入DevOps文化流程,以開放原始碼為基礎,建立自動化的持續整合(CI)與持續交付與佈署(CD)機制,並整合單位內的流程管理系統,分層負責需進行的項目,實踐開發與維運一體化;並透過此機制整合自動化測試流程,除了節省人力成本外,亦可快速驗證系統正確性,提供更佳的客戶體驗。
第五:透過微服務中台的三層架構–基礎服務層、邏輯整合層與基礎服務層,建立彈性、靈活、可無縫支援創新業務發展的整體資訊架構,然後,因應上層場景服務需求,以Open API串聯產險中台與底層核心系統。
第六:打造以Kubernetes為基礎的OpenShift容器化管理平台,建立監控管理儀表板,確保微服務模組的正常營運;並提供完整的交易記錄,以供系統維運人員查詢,而系統異常時可即時群組通報,減少停機時間。
「藉由調整後台核心系統與產險中台,國泰將能夠因應客戶的不同需求進行商品碎片化拆解與快速組合,打造劃世代的數位車險服務。」張維仁表示,相較於傳統車險商品,團隊成員打造的碎片車險商品在細緻度、多樣性、組裝銷售自由度等面相的表現都十分卓越,舉例來說,可以選擇套餐或者式單買某一個服務,其次,產險標的物可以是整車、汽車配件、人、行為責任、旅程或者是寵物等客製化產物保險,此外,還可以由通路商自行包裝或者是輔導消費者按需組合所需商品,滿足消費者對車險的所有期望。
國泰金控如何透過碎片化技術開啟保險新世代?張維仁說,「國泰金控除持續不斷優化產險中台架構,更計畫在今年年底對外發布一站式電商保險平台,提供消費者最接地氣的碎片化保險科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