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百貨到7-11都可用,還省下75個工作天!Edenred靠電子票券解決福委會痛點
SOGO百貨到7-11都可用,還省下75個工作天!Edenred靠電子票券解決福委會痛點
2020.12.17 | 新零售

是否有過一種尷尬經驗:公司在節慶時發放了現金禮券給予員工,但能用的場景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最終不是沒有用掉、就是賤價賣出換現金。

專門佈局行動電子票券數位網路的Edenred宜睿智慧就發現到企業福委會的困擾,特別聚集了如家樂福、SOGO百貨以及統一超商等13家大型通路,推出「Benefit Xpress福利即享券」來解決這個痛點。

具雙位數成長,電子票券能如何解決福委會痛點

「針對企業福委會這塊的市場,相比去年已有將近2位數成長,」Edenred台灣業務部副總經理葉義政談起這個市場,信心滿滿。他說,Edenred內部曾做過的田野調查發現,台灣禮券的市場全年上看400億新台幣,雖然謙虛地認為推出這樣的服務不是去創造藍海市場,而是將現有的紙本禮券方式轉換成電子禮券,但他也表示,疫情的發生確實加速了企業內部採取「電子化」、「數位化」的模式。

Edenred
Edenred觀察到企業福委在發放禮金的時候,除了手續繁雜、不易滿足所有員工的期待外,疫情下還需要以實體的方式發送更是有接觸感染的疑慮,因此推出Benefit Xpress福利即享券解決福委會的痛點。 由左而右依序為陳嘉輝、吳宗翰及葉義政。
圖/ Edenred 提供

至於Benefit Xpress福利即享券究竟有什麼優點?迪卡儂產品銷售合規及品質主管陳嘉輝現場就分享了他的經驗。

統計更方便、作業更省時

「紙本發放從來就沒有正確過,」陳嘉輝直接點出了作業上的缺失,他說在過去6年間所發放的紙本禮券,總是會有3-4筆資料是對不齊,不過Edenred將禮券電子化之後,透過公司內部的信件進行發放,後台的清點就相對省時許多。同時也因為電子化的設計,讓過去必須要分批採購、分批發送並清點簽收的紙本禮券,省下了不少作業時間,並且在疫情下也能達成「零接觸」。

tickets-3394046_640_ ticket.jpg
陳嘉輝表示,過去5-6年間發放的紙本禮券,從來就沒有正確過、總是會有幾筆資料是對不起來。
圖/ MAF1981 via pixabay

根據Edenred的統計,企業透過數位發送電子禮券的結果,能省下至少600個工作時數、相當於75個工作天。

通路選擇多元,讓員工不再煩惱如何使用

不只省下時間,Benefit Xpress福利即享券結合了13個大型通路,陳嘉輝表示,這樣就不再需要煩惱到底該送哪間企業的禮券好,員工能自行選擇最常使用的通路。他也透露,這樣的改變在迪卡儂後續的滿意度調查中也發現,有多達9成的員工會願意繼續使用電子票券,讓陳嘉輝鬆了一口氣。

shutterstock_retail management_521689081.jpg
陳嘉輝提到,Benefit Xpress福利即享券提供了13家合作通路,員工能自行選擇喜愛的通路消費,不再受到限制,對這樣的服務滿意度更高達9成。
圖/ Zapp2Photo viaShutterstock

「其實福委會最難突破的點就是如何說服,」葉義政表示。由於企業內部的福委會都是由眾多福委所組成,要如何讓他們跨出舒適圈,其實也花了一番功夫。除了在合作通路上持續深耕外,葉義政也表示他們會先讓福委會進行試用,讓他們親身體驗電子票券的優點,最終再考慮是否要合作。

而如同一般紙本票券一樣,Benefit Xpress福利即享券也能贈與跟轉售。不過要特別注意,因為是透過簡訊或是訊息的方式發放,因此轉贈跟轉售,其實賣家都還是擁有原始的連結可以登入,無法像現有的紙本或是行動支付上的電子禮券,轉贈或轉售後原持有人將無法使用。不過在使用通路更多元的情況下,「我們發現員工轉售的情況其實減少許多,」陳嘉輝說。

佈局行動支付端,努力耕耘不缺席任何平台

其實Edenred不只提供Benefit Xpress福利即享券這樣的服務,進入台灣市場10年的時間、擁有超過2500個企業客戶,Edenred面對2B的市場還有提供如銀行業兌換電子禮券的服務,又或是2C端如LINE酷券、Pi錢包的拍享券等服務,種類多元。

過去10年,Edenred總計發出了近7000萬張的電子禮券,但單2019年就有1300萬張,對此Edenred台灣總經理吳宗翰觀察到,其實整個轉折點是在2015-2016年,台灣消費者在智慧型手機、LINE通訊軟體服務等普及的帶動下,促使了整個電子票券使用的爆發。「截至今年前11個月已達到了2019年的數字,」吳宗翰驕傲的說,換算起來今年票券發行量有望上看1500萬張。

Pi錢包_2019_11_28_蔡仁譯攝-2.jpg
Edenred同樣也有2C的業務,除了和LINE、Pi錢包合作,未來也會將服務延伸到其他的行動支付,擴大打擊範圍。
圖/ 蔡仁譯攝影

而對於2C這塊的市場,葉義政也分享了Edenred的一些觀察跟佈局。他表示,目前市場上比較大型的行動支付業者包括LINE、接口以及Pi錢包,各家都在積極佈局點數生態圈,葉義政認為誰能創造點數出海口越豐富,誰就能夠吸引消費者,而Edenred目前作為電子票券服務的提供者,除了已經有跟LINE、Pi錢包合作外,「我們不會錯過跟任何一個業者能夠合作的機會,」葉義政說,雖然不願正面回應、但看來跟街口合作的可能性應該不小。

Edenred不單只是創造了使用者的便利性,官方也統計轉成電子的方式後,這10年來為環境的貢獻,不只是讓1.5萬棵樹木免於被砍伐的命運,也減少了427噸的碳排放量,「節省的紙張更能堆起16座101大樓呢,」葉義政說。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支付科技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迎接AI代理時代,中國信託3大策略重點加速金融轉型
迎接AI代理時代,中國信託3大策略重點加速金融轉型

台灣年度AI盛會「2025 AI TAIWAN未來商務展」日前圓滿落幕,展會期間同步登場的「2025 AI TAIWAN國際趨勢高峰論壇」也吸引來自產官學界的高度關注。副總統蕭美琴親臨現場致詞時指出,人工智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全球產業版圖,台灣正站在這場關鍵變革的十字路口,必須積極布局。

「我們已在硬體供應鏈上打造出一座堅固的山頭,接下來,台灣更要以AI與軟體應用為核心,開創下一座新高峰,讓台灣持續站穩世界舞台。」蕭美琴強調。

AI應用邁入「代理時代」,大量數位員工走進職場

目前,AI應用的發展已從單純的聊天問答與內容生成,邁入全新的「代理時代」。Google前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說明,所謂AI代理(AI Agent),不僅能理解與回答問題,更具備推理、規劃甚至執行任務的能力。像是特斯拉的無人計程車服務,或Amazon的倉儲與送貨機器人,都意味著AI不再只是螢幕中的語言模型,而是直接參與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甚至取代部分白領工作,成為職場上的虛擬同事,舉凡代理撰寫軟體程式碼、產出研究報告等任務,AI都能勝任。

受邀擔任主題演講嘉賓的中國信託金控資訊最高主管賈景光,對此趨勢也有相同見解。他預期,未來金融職場將迎來大量數位員工,AI角色亦將從過去的助理定位,躍升為具備博士班水準的專業夥伴,全面協助企業提升營運效率與生產力。

事實上,為了迎接這股變革浪潮,中國信託早在2018年便前瞻性地成立AI實驗室,積極借鏡國際金融業的成功經驗,推動各項AI專案。這項超前部署的策略,也讓中國信託成為台灣首家連續四年榮獲《Global Finance》雜誌「全球傑出金融創新實驗室」殊榮的金融機構,展現其在AI創新應用領域的領導地位。

中國信託金控
首家連續四年榮獲《Global Finance》雜誌「全球傑出金融創新實驗室」殊榮的金融機構_中國信託金控,受邀分享AI創新應用領域的經驗與策略。
圖/ 數位時代

中信AI發展策略的3大核心重點

進一步探究中國信託金控的AI應用發展策略,可以歸納出3大核心重點。

第一是採取「導入通用工具+自建AI模型並行」的雙軌推動模式。目前市面上由科技大廠或新創企業提供的AI工具已相當成熟,如:語意搜索、摘要總結、內容生成等工具,只要確保符合資安與內控標準,即可快速導入與應用。此外,針對中信獨有的經營Know-how、產品知識、關鍵決策能力等核心競爭優勢,則透過自建AI模型的方式內化至系統中,藉此強化差異化競爭力,與通用工具形成有效互補。
第二為打造AI賦能的企業文化。賈景光強調,推動AI賦能,絕非單純的技術導入專案,而是一場全方位的企業文化變革,必須由高階主管帶頭學習與使用AI,再結合員工教育訓練、不定期內部應用成果與外部趨勢分享、建置學習資源庫、以及Prompt Engineering的技巧養成與實戰演練等方式,循序漸進,逐步型塑出AI賦能的企業文化。

尤其考量到「如何下正確指令」(Prompt Engineering)是AI效益最大化的關鍵,中國信託也將內部累積的指令設計技巧與應用實例,整理為知識庫,讓全體員工得以共同學習、快速上手,加速落實AI於日常工作中。目前,中國信託金控已經盤點出超過200個AI應用情境,協助員工有效提升40%至70%生產力。

第三則是鎖定關鍵應用場景、最大化AI導入成效。每個產業都有自己的關鍵議題,企業在導入AI時應回歸業務本質,從產業策略與關鍵流程出發,找出痛點並對症下藥,才能創造出AI應用的最大價值。

中國信託金控
中國信託金控資訊最高主管賈景光,開場時提到,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很大的比例都與AI有關。
圖/ 數位時代

像中國信託便聚焦於優化客戶體驗、提昇內部效率與風險管理3大金融業核心議題,發展相關的AI應用,例如:智能客服已實現70%的客戶詢問可於1秒內快速回應、自主研發的AI模型能主動偵測並攔截可疑交易,2024年累計成功阻擋的詐騙金額已達8.4億元新台幣,為客戶資產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隨著內部AI應用已小有所成,如今,中國信託正積極邁向產業共創階段,並響應金管會倡議成立的「金融科技產業聯盟」,擔任「金融科技應用研發工作圈」的首屆召集人。透過聯合學習、金流履歷、資料整合等方式,研發可以解決金融業共通性問題的AI相關應用,如 : 目前的首要任務是建構全國性金融同業防詐平台,以科技精準阻詐、達到守護民眾財產安全的目的。賈景光強調,唯有打破單打獨鬥,串聯產業力量,才能加速AI在金融業的落地與深化,進一步提升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AI應用實力,真正讓台灣的金融科技在全球發光發熱。

中國信託金控
賈景光強調,唯有共同合作,串聯產業力量,才能加速AI在金融業的落地與深化。
圖/ 數位時代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