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全聯甜點產線!We Sweet如何變身年輕人最愛的話題甜點,創下27億業績?
直擊全聯甜點產線!We Sweet如何變身年輕人最愛的話題甜點,創下27億業績?

全聯所販售的銅鑼燒、提拉米蘇卷、冰心卷、乳酪蛋糕等商品都屬於全聯自有品牌甜點We Sweet,自2015年品牌成立以來,業績連年攀高,2020年營收上看27億元,創下新高。

全聯共有5家甜點合作供應商,其中位在桃園蘆竹、擁有22年歷史的甜點工廠歐藝烘焙,是全聯唯二的卷類供應商,自2006年與全聯展開合作,跟著全聯擴店成長茁壯。全聯於21日率媒體團參訪甜點生產線,首度對外公開連鎖通路經營甜點的心路歷程。

全聯甜點工廠
位在桃園蘆竹的歐藝烘焙是全聯最大的甜點供應商,專攻蛋糕卷、生日蛋糕。
圖/ 陳映璇攝影

歐藝烘焙是甜點OEM代工廠,與全聯合作長達14年,因應全聯擴店陸續添購量產用的隧道爐、日本充填機、日本束帶機進行設備升級,並在2017年引進台灣首台荷蘭Trefa全自動連續充氣打發機, 讓瑞士卷從過去一天量產8千條,如今產能翻倍達1.6萬條 ,其中提拉米蘇卷自2011年販售以來銷量達835萬條,堪稱是明星商品。

全聯甜點工廠
提拉米蘇卷最大產能達1.6萬卷
圖/ 陳映璇攝影

全聯甜點幕後功臣歐藝,日產能達1.8萬盒

走進歐藝烘焙的生產線,空氣中散發甜甜的香氣,70名員工忙進忙出。生產線上的自動連續充氣打發機是秘密武器,將蛋糕原料自動均勻攪拌,1小時可打發1千公升,還有3台20米長的隧道爐,一小時可烘烤500盤、2,000分卷皮,烤完後用風扇吹涼10分鐘,透過輸送帶自動擠餡料後,還要再由人工一個個捲起,接著放入冰庫一整晚。

全聯甜點工廠
歐藝烘焙於2017年引進台灣首台荷蘭Trefa全自動連續充氣打發機
圖/ 陳映璇攝影
全聯甜點工廠
隧道爐一小時可烘烤500盤、2,000卷。
圖/ 陳映璇攝影
全聯甜點工廠
輸送帶上,機器會自動擠餡料。
圖/ 陳映璇攝影

最後,蛋糕上的擠餡、灑粉、裝飾通通由人工完成,為追求蛋糕外觀的精緻度,可以發現整個生產線上,人力介入佔比相當高。歐藝平日產能約1.8萬盒,旺季2.4萬盒,平均一天出40板貨,8成供應全聯甜點,在特殊節日也會供應其他量販、超商業者。

全聯甜點工廠
蛋糕上的擠餡、灑粉、裝飾通通由人工完成。
圖/ 陳映璇攝影

延伸閱讀:電商想搶進生鮮!全聯坦言「至今都還虧錢」,副董分享轉型心法:先找到優勢

We Sweet三大爆紅關鍵:建自有品牌、大量聯名合作、高C/P值

We Sweet販售品項包括常溫、冷藏商品,2020年業績上看27億元,其中冷藏占18億元,常溫占9億元, 銷售前三名為捲類、蜂蜜蛋糕、雙拼卷

全聯甜點竄紅其實來自網路社群Dcard的討論,當時沒打廣告、也不注重包裝,更沒有We Sweet名稱,但甜點的好口味令網友留下深刻印象。

為樹立品牌形象,全聯在2016年創立We Sweet自有品牌,並在2017年底與美國巧克力商Hershey's聯名一夕爆紅,第一檔業績就破億元,並推出各式巧克力甜點,如今已成為架上的長青商品。

後續We Sweet進入品牌快時尚階段,大量與不同品牌聯名創造話題,如聯名法國頂級鮮奶油乳酪品牌kiri、黑人牙膏、瑞士TOBLERONE三角巧克力,2020年開始針對小家庭推出4寸生日蛋糕,聯手小農契作推草莓卡士達蛋糕、香芋布丁蛋糕,並附上餐盤、蠟燭,以及手提袋設計,方便消費者可以拿了就走。

全聯甜點工廠
全聯在2020年開始針對小家庭推出4寸生日蛋糕,圖為聯手小農契作推的草莓卡士達蛋糕。
圖/ 陳映璇攝影

全聯行銷部協理劉鴻徵表示,原本預期食材型的蛋糕不會賣得好,但是大甲芋頭蛋糕卻讓人跌破眼鏡,自今年10月販售以來,累積銷量達9萬盒,成為We Sweet明星商品之一。不過最暢銷的還是聯名系列,是一般甜品銷量的2倍,主力客群是年輕人,在學區、文教區銷售力高。

相較咖啡廳的下午茶甜點,全聯甜點走C/P值路線,目標是讓年輕人、小資族每天都可以吃得到甜點。全聯商品部生鮮中心副課長簡素娥表示,從50元有找的切片蛋糕到159元的4寸蛋糕,做到生產完36小時內送到消費者手中,以維持工廠稼動率,保持產品鮮度。

不過甜點報廢率高,因此全聯強調賣甜點利潤微薄,加上甜點屬於嗜好品,主要是為創造品牌忠誠度,且與自有咖啡品牌OFF COFFEE達到互補效益,喝咖啡可以配甜點。

明(2021)年的開發方向著重趣味性,從價格導向價值,透過使用在地農產品,跟品牌聯名創造話題性,看好甜點品牌小金雞,明年將挑戰30億元的業績。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全聯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