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可樂要賣能量飲、雀巢進軍外送平台!2020年全球食品業十大併購案一次看
百事可樂要賣能量飲、雀巢進軍外送平台!2020年全球食品業十大併購案一次看
2021.01.09 | 商業經營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帶走將近180萬性命,封城下外送與自煮趨勢興起,叫人更關注健康飲食,高失業率與股市大起大落讓投資人人心惶惶跨入不同產業,而新的飲食型態與市場需求,也讓食品大廠改變經營與發展策略。

全球經濟緊縮,併購更保守、產品多元化

以往,食品飲料集團因偏愛併購大型品牌,反倒同時面臨高利益與風險,並可能造成債務危機。2020年,不少企業反而選擇併購較小的食品製造商以快速擴充品類、進入新市場。

例如百事可樂投入能量飲戰場、洋芋片大廠Utz Brands Inc併購莎莎醬以擄獲玉米片食客、穀物公司Post Holdings也來產花生醬,從無人不曉的大企業到只賣單一產品的生產商,都可以看到各個食品業者利用產品多樣化策略來分散風險、並快速進入細分市場。

疫情肆虐,各大品牌看好宅經濟、拚健康

瑞士食品大廠雀巢近3年才剛跟旗下北美事業群道別、且將自身業務不斷做買賣調整,立志走上健康路線,且看準疫情生態系下的宅食文化以及健康需求,雀巢2020年立馬涉足抗過敏藥製造,也一舉買下鮮食餐盒外送平台,就連M&M’s與士力架等多牌巧克力的母公司Mars攻佔健康零食。

Nestle
圖/ 截圖自Twitter

從2020年度食品飲料產業十大收購案看產業新趨勢(依交易金額排行)

甜食暨食品商Mars收購健康零食巨頭KIND:預估為50億美元

寵物用品和食品零食集團Mars擁有多個著名甜食品牌,包括德芙、益達、M&M's、士力架、特趣、箭牌、彩虹糖等,總銷售額在2019年達到約400億美元。KIND則視打造更健康的世界為使命,以生產堅果棒、雜糧棒以及高蛋白營養條等成為健康零食的領導者。Mars於11月宣布收購KIND北美公司。據《紐約時報》報導,知情人士預估這筆交易價值50億美元。

Kind Healthy Snacks.jpg
圖/ shutterstock

KIND聲明:「此夥伴關係將把KIND的產品和保證帶給全世界的消費者,讓該公司全面提升其社會影響力。」

百事可樂併購功能飲料Rockstar:38.5億美元

百事公司於3月以38.5億美元收購能量飲料製造商「Rockstar Energy Beverages」,擠進目前由Red Bull和Monsters所主導、正快速成長的能量飲品市場。

Rockstar
圖/ Rockstar

延伸閱讀:疫情焦慮新商機?百事可樂推出助眠飲料Driftwell,年底全美上市

法國乳業Lactalis買下Kraft Heinz旗下天然乳酪事業:32億美元

卡夫亨氏(Kraft Heinze)於9月宣布將把旗下Cheeze Whiz以及北美品牌Breakstone’s, Knudsen, Polly-O, Athenos, Hoffman’s and Cracker Barrel賣給法國Lactalis。這筆交易預計於2021上半年完成,屆時Lactalis將晉升成全球最大乳製品公司。卡夫亨氏的財務長表示,此次業務出售將幫助該公司提高效率、擴大旗下其他產品的市占率,以符合集團新的經營戰略。

Kraft Heinz
圖/ Kraft Heinz

雀巢收購過敏藥物製造商Aimmune:26億美元

全球最大食品商雀巢於2011年創建健康科學部門,添增飲食管理業務,且於2016年收購Aimume Therapeutics生物製藥公司的部分股份。Aimume是FDA(美國食品藥物局)唯一認可治療孩童對花生過敏的療程。2020年8月底,雀巢宣布併購Aimume,以「解救全球因過敏而遭受痛苦的人」。

雀巢收購鮮食外送新創Freshly:9.5億美元

雀巢於11月宣布以9.5億美元買下新鮮食品外送平台Freshly,且預告若事業發展順利,將追加支付5.5億美元。2015年創立的Freshly提供新鮮的訂製型送餐服務,消費者只需加熱餐點就可食用。據估算,Freshly每週運送超過100萬份餐點,銷售額將在2020年達到4.3億美元。

freshly
圖/ Freshly臉書

延伸閱讀:154歲雀巢在中國市場老態龍鍾,全球最大食品巨頭面臨的轉型焦慮

香料龍頭McCormick併購辣椒醬品牌Cholula:8億美元

以各式辛香料稱霸調味料產業的McComrick於11月宣布將以8億美元從私募股權公司L Catterton中買下辣椒醬生產商Cholula。雖然McCormick的主要營業項目以香料、調味料混合物和其他調味劑為主,但近年來有意打進調味品市場。

Cholula
圖/ Cholula

穀物食品商Post Holdings買下Peter Pan花生醬:交易金額尚未公布

12月穀物食品商Post Holdings宣布將從北美包裝食物巨頭Conagra Foods手中買下Peter Pan花生醬,該交易預計於2021年初完成,交易金額尚未公布。

Diageo收購Davo Brands:6.1億美元

英國酒精飲料公司Diageo是世界最大的蒸餾酒出產商,旗下品牌包括Smiroff、Vodka、Johnnie Walker、Baileys以及Guiness。8月Diageo集團以6.1億美元收購Davos Brands,納入的品牌包括龍舌蘭「Astral Tequila」、梅斯卡爾酒「Sombra Mezcal」、清酒「TYKU Sake」,以及「死侍」演員萊恩.雷諾斯於2018年買下的「飛行琴酒」。

B&G Foods買下Crisco起酥油:5.5億美元

疫情肆虐全球,美國對於烘焙產品需求升溫,以果醬為主力的JM Smucker於10月決定售出起酥油品牌,以便將資金發揮在其他正在成長的寵物食品、咖啡和零食市場,以多樣化產品跳脫過往的營業版圖。

Crisco
圖/ 截圖自YouTube

餅乾製造商Utz Brands買下莎莎醬製造商On the Border:4.8億美元

美國鹹味休閒食品製造商Utz Brands向來生產各式洋芋片、椒鹽卷餅、爆米花、起司零食、素食零食、玉米片等休閒食品。Utz以4.8億美元收購莎莎醬生產商On the Border,以攻佔鹹味零食市占率僅次於洋芋片的玉米片市場,同時也在奎索醬(墨西哥奶酪醬,queso)和蘸醬等佐料產業中取得一席之地。

食品飲料產業掀併購潮,健康即食已成新常態

華利安諾基公司併購顧問Shaun Browne表示,目前全球經濟正經歷熱烈的併購潮,不僅因為疫情爆發時,生產線壟斷造成全球經濟暫停,許多交易被延遲,當時存活下來的公司,皆是讓消費者感到安心的大廠,在意識到市場新需求後,善用規模與資金進行轉型,收購較小企業。

生鮮超市_採買_grocery_超市_蔬果
圖/ Shutterstock

在疫情爆發初期,消費者更偏好保存期更長的食品,同時更願意花錢在心靈食物(comfort food)上以彌補無法出遊聚會的心情。夏天,新的飲食需求逐漸明瞭,包括健康食品和外送與自煮產品及平台。新品牌與產品投入戰場,因亮眼成績被大公司相中,進而併購。

多位市場顧問一致認為,這場併購風波將延續到至少2021年上半年。DC Advisory顧問Andreas Kulscar推測,即食餐食以及健康補充品將持續暢銷。Whipstick Capital的Mike Burgamier則補充,更養生的冷凍食品尤其前途明亮。

責任編輯:文潔琳、蕭閔云
本文授權轉載自:食力

關鍵字: #併購 #零售業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永豐金控首辦科技年會,打造「Just right」的未來金融
永豐金控首辦科技年會,打造「Just right」的未來金融

當 AI 成為金融業的新標配,企業的競爭力分水嶺已不再是「要不要導入 AI」,而是誰能率先讓技術從概念驗證走向規模化落地,並真正改變核心服務或流程,AI 不再只是技術部門的創新實驗,而是重塑金融競爭力的關鍵引擎。值此關鍵時刻,永豐金控於12 月 5 日舉辦首屆「2025永豐金控科技年會」,完整揭露其在 AI 應用上的階段性成果與未來布局,並分享如何以科技為引擎,重塑金融服務的速度、精準度與想像力。

低調布局、深度轉型:永豐的 AI 實力其實早已成形

一直以來,台灣人普遍被教育要「少說話、多做事」,許多企業也習慣把努力放在背後、成果留給時間驗證,永豐金控的 AI 發展路徑,正是這種低調務實性格的展現——不急著對外發聲、也不追逐媒體聲量,而是默默在集團內推動一項又一項創新落地。

自 2020 年啟動數位變革專案,並自建金控 AI 團隊「圖靈計畫」以來,永豐金控便將「場景經營」與「AI 與數位科技」兩大策略定為科技發展主軸,全面將 AI 佈建至集團營運的各個環節,至今已累積推動逾百項金融科技應用專案,涵蓋銀行、證券等子公司,不僅取得多項專利,其中不少更是業界首創的技術與服務模式。

永豐金控數位科技長張天豪以2024年瞬間爆紅的生成式 AI 為例,永豐金控領先業界開發創新服務,獨家首創 Orbit.AI 投資水晶球,可提供五大市場及美元、日圓二大貨幣的即時訊息,更進一步強化大戶投 App的使用體驗,透過AI摘要個股新聞,並挑選具市場影響力的訊息供投顧研究員撰寫評析,再將內容推薦給客戶參考。

永豐金控
圖/ 永豐金控

此外,永豐創新應用AI Agent(人工智慧代理)推出「永豐iWish」智能服務,Al Agent 會根據客戶所提供的資訊,自動完成新臺幣存款、提款、匯款及轉帳等預填表單作業;同時還推出理專 Copilot,用 AI 協助搜尋客戶、即時摘要客戶個人資訊與商機,協助理專更有效率地經營客戶、提供更精準的理財服務。

然而,因為永豐金控向來「做得多、說得少」,外界反而難以想像其在 AI 投入上的規模與深度。「我們在年度調查中驚訝地發現,外界普遍沒有意識到永豐金控其實非常積極發展 AI,甚至已有多項應用在實際運作中,」張天豪坦言。

對外揭露 AI 腳步與未來路線,打造永豐金控科技生態圈

為補上長期以來的對外溝通缺口,永豐金控選擇舉辦科技年會,將過去這些「做得多、說得少」的科技成果,首次系統性地分享給市場與大眾,永豐希望讓外界清楚理解:集團過去多年累積的 AI 技術能力,未來將落地在哪些場景、又能為客戶與金融服務創造什麼價值。

透過完整呈現未來的科技應用理念和想法,永豐金控期待吸引認同理念的消費者、企業客戶及科技人才。張天豪指出,科技人與社會新鮮人往往不知道金融業同樣需要大量 AI 與科技專才,因此永豐希望藉此機會讓更多人才看見,金融業也能是實踐科技創新的舞台,進而緩解當前產業的人才缺口。

更重要的是,永豐希望藉此機會找到理念相同的戰略合作夥伴,共同打造永豐金控的科技生態圈。畢竟 AI 時代的技術佚代速度太快,金融業若沿用過往「等需求成形再找外部廠商」的合作方式,不僅跟不上科技變化,也難以累積核心能力。因此永豐選擇主動釋出未來規劃,讓擁有技術或對金融場景有想法的外部夥伴能主動洽談、探索更多合作可能。

「我們希望更多科技人才與外部夥伴的加入,加速實現年會主題J’right Experience的願景,」張天豪說明,J’right Experience 來源於 Just right experience,象徵永豐金控對 AI 應用的期待,當科技發展到一定成熟度,金融服務會自然到讓人忘記技術的存在,仿佛金融服務本來就應該是這樣。

張天豪強調,真正決定 AI 價值的並非技術本身,而是「選對場景」,這也是永豐金控透過「J’right Experience」想向外界傳達的核心理念:打造一種直覺、自然,讓人覺得「金融服務本來就應該這樣」的 AI 體驗。

不只談理念,還能搶先體驗下一代 AI 金融服務

永豐金控不只透過年會主題傳達自身對 AI 應用的期待,更特別打造兩款專為實體會場量身開發的 AI 互動產品——「永豐iWish」和「永豐智投」,這是在永豐既有的 AI 技術能力之上,再引入 Multi-Agent 等新技術,讓操作更直覺、回覆更精準,讓與會者能在現場親身體驗下一代 AI 金融服務的運作模式,感受截然不同的互動體驗。

永豐金控
圖/ 永豐金控

除了與永豐金控一同見證未來金融場景的樣貌,本次年會更邀請多位重磅講者同台對話,包含台灣微軟首席技術長花凱龍以AI 驅動金融業的未來談願景到落地、NVIDIA 資深解決方案架構師李正匡博士從技術角度看金融 AI 應用,以及 Amret 數位資訊長 Sajjad 帶來金融 AI 應用的國際看法。此外,永豐金控的業務與技術團隊也將以對話形式分享實務經驗,從需求端到技術端完整拆解 AI 如何真正落地於金融場景。

AI 正在重新定義金融服務,而永豐金控正用實際行動走在這場變革的最前線。如果你想深入理解 AI 金融的最新進展、下一個五年可能的發展方向,或親自體驗下一代金融服務的模樣,這場年會你絕對不能錯過。

「永豐金控科技年會」將在12月5日於三創生活園區5F CLAPPER STUDIO展演廳盛大登場,以LINE TODAY線上線下同步舉辦。即日起開放活動報名,凡線上報名成功,即可獲得永豐金證券股票禮品卡抽獎資格;線上報名成功,並全程觀看直播及填寫會後問卷,還有機會獲得iPhone 17及AirPods Pro 3等科技好禮;現場參與並完成產品體驗,還可獲得多項專屬禮品。

立即報名,一起見證金融科技的關鍵時刻。
https://techcon.sinopac.com/sinopactechcon2025/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