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線上消費大爆發,Cookie退場在即...當客戶旅程驟變,品牌行銷如何應對?

疫情改變了整個市場生態,零售業不得不轉往電商,適逢Google將停止第三方Cookie,企業如何在變局中經營自家品牌、留住客群並追求獲利?

一場疫情,彷彿給全球品牌主來了一場隨堂抽考。

當消費者行為大批轉往線上;當Google宣布2022年第三方Cookie即將退場;當73%的品牌經營社群是為了接觸新客戶,但流量紅利持續低迷;當網紅行銷主動權不再握在品牌手中,而是網紅開始選擇品牌……。

所有該動的、該變的、該做的,在數位行銷這塊變化莫測的領域,唯有一個解法──動作加快!在這一戰場,2021年品牌該如何下這盤棋?

歲末年初,問及多位數位行銷專家在2020年學到什麼,又該如何迎戰2021年,答案不外乎是:

「超級『髮夾彎』的一年,一開始嚇爆,但最後鬆了一口氣,真是好險。」

「全球都在談數位轉型,這個大趨勢至少3~4年都不會變。」

「就像一場突如其來的期中考,2020是來『驗收成果』的,很多事本來就該做了,只是你動作太慢了!」

Covid-19
2020年,疫情衝擊了全球品牌,不只加速了數位轉型,也改變許多工作或行銷的常態。
圖/ shutterstock

眼下疫情未見趨緩,2020年在全球形成的新常態,或將仍是2021年的常態,帶著受過的震撼教育、汲取到的教訓、被迫做出的應變,將有助於我們打造出更靈活、彈性的行銷戰略。

「疫情還會持續多久?沒有現金,我還能撐多久?」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品牌節流的第一刀,往往砍向行銷預算。台灣數位媒體應用暨行銷協會(DMA)在2020年4月公布一份針對行銷公司的調查統計,2020年第一季與2019年同期相比,有39.3%公司認為市場總體小幅下滑約10%內,有37%的人認為大幅下滑、最高幅度達20%。

台灣電通行銷傳播集團也佐證了這一個下滑趨勢,品牌客戶在3~6月廣告投放量明顯衰退,不少網紅也面臨「零業配」慘況(呱吉曾透露,YouTube頻道「上班不要看」在3月時,一支業配也沒有)。直到5月,台灣接連幾日零確診,品牌主才終於放下心中石頭,開始恢復既有行銷排程,想方設法嘗試讓線下活動轉往線上。

安索帕台灣執行長紀緻謙指出,2020年整體行銷預算並沒有真的減少很多、大約10%,但「裡面的變化很有趣,愈來愈多客戶改變了行銷預算的配置。」

Cookies
透過第三方Cookie大量傳播個人化廣告的時代,即將在2022年畫下尾聲。隨著群眾對於隱私權益的意識高漲,歐盟的個資法規GDPR以及加州消費者隱私保護法CCPA都對於第三方Cookie祭出限縮。

品牌節流度市場寒冬,預算該往哪砍?

疫情之外,2020年衝擊行銷領域的第二件大事,是數位行銷馬上就沒有「餅乾」(Cookie)了! Google宣布,第三方Cookie最晚在2022年將全面退場,造成大多數品牌「挫咧等」。

過去品牌要做精準行銷,很大部分要仰賴第三方Cookie追蹤消費者動向,也支撐起廣告帝國。「品牌應提前準備,真到那一天才不會慌亂,搜集第一方數據是最重要的解法。」台灣奧美集團數位長黃韻芝建議。

第三件大事說出來一點都不新,只是重要性與日俱增:電商、會員、數據

疫情讓線下通路受阻,品牌全都「不得不」發展電商,或將實體活動轉移到線上。第三方Cookie退場後,獲得第一方數據最準確的方式,就是直接面對消費者、經營會員。當品牌取得種種數據後,才有辦法進一步開花結果,真正物盡其用。

這10幾年來,國際顧問市調機構Gartner在談企業營運管理時,總環繞著人(people)、流程(process)、科技(technology)這三點,從2017年起新增了數據(data)。時至2021年,數據無疑將成為數位行銷界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消費者大舉遷移到網路,行銷管道、體驗跟著變

一場疫情,彷彿給品牌主來了一場抽考,不及格就被逐出市場;勉強拿了60分,也要開始埋頭苦幹;拿高分的人也鬆懈不得,生怕下次沒了好成績或好運氣。

整體而言,行銷領域的多變、快變,早已是老生常談,但是進一步細究,在疫情前與疫情後,究竟是哪個環節發生了變化?

延伸閱讀:Google消滅第三方cookie,品牌主想找受眾怎麼辦?5種解套方案一次看

若以一個行銷案必經的5個步驟來看,包括客戶企圖(Customer Ambition)、客戶畫像(Persona)、客戶旅程(Customer Journey)、客戶互動和藍圖(Engagement Idea&Blueprint)及體驗串連(Experience Map),黃韻芝解釋,前兩個步驟是品牌的「體質」,無論有沒有疫情,品牌都必須釐清,「真正改變的是『客戶旅程』這一段。」

疫情撼動行銷環節,從客戶購物旅程到體驗都「被改變」
圖/ 數位時代

過去品牌在與消費者接觸過程中,可能是線下實體通路占多數、線上電商占少數,如今完全顛倒。當消費者宅在家時間變長,想接觸到他們,勢必要另尋管道。

資誠(PwC)一項調查統計顯示,在疫情下,超過三分之一的消費者(35%)透過網路購買食品(疫情爆發前僅為9%),其中86%的線上購物者在社交距離管制措施取消後,仍將繼續在網路購買食品,這就是促使品牌轉變的依據之一。

另一個變化是,大小品牌開始在曝光度與轉換率間尋求平衡。例如原先撥大筆預算在維持品牌聲量的大品牌,如今希望行銷案與銷售成績更緊密;著重成效廣告的D2C(Direct To Consumer)中小型品牌開始做起品牌經營,透過LINE官方帳號、臉書社團等,讓消費者變成會員。

從感性的「內容」面來說,品牌在2021年必須得繃緊神經「說實話、做好事」。

在2020年末,拿下世界冠軍的福灣巧克力許姓前董事長,5年前性騷實習生遭判刑、執行長也因聲援其父親被判誹謗罪,負面事件日前於社群再次發酵,引發多間合作廠商下架產品,讓這家標榜台灣之光的品牌,一夕崩塌。

數位時代321期圖表
圖/ 數位時代

社群就像雙面刃,「說實話、做好事」才不會跌入深淵

根據顧問公司埃森哲(Accenture)統計,58%的消費者表示,他們會購買的往往是已認定的品牌,或價值更高的品牌產品。在這個消費者更加重視企業理念的時代,品牌價值、品牌做過的每一件事、誠不誠實、友不友善都動見觀瞻。

「『善創意』絕對是大方向,也是數位媒體的影響力之一。」台灣創意週發起人、坎城國際創意節台灣官方代表賴治怡說道。

當品牌可以透過社群直接面對消費者,就像是一面「雙面刃」,消費者可以瞬間捧你起來,也可以讓你急墜深淵:你的品牌,不是你自己說了算,是我們一起幫你定義。

這也是社群時代最迷人,也最恐怖的地方。

「我覺得以前大家好像比較比較盲目,但因為2020年在reset(重設),現在就要reborn(重生),不只對品牌要求『真實』,很多面向都扣著這一件事情,不然不會有人關掉Facebook、不相信《紐約時報》寫的內容。」電通行銷傳播集團數位長邵懿文總結。

本期封面故事採訪了13位數位行銷業界專家,分別來自第三方協會機構、4A廣告公司、社群廣告公司、網紅行銷公司等,他們指出了正在加速改變或轉型的5領域,也提出了值得關注的數位行銷趨勢,帶領大家迎向2021這個專家們口中「延續」、「加速」、「改善」的一年。

本文出自數位時代321期2月號《2021數位行銷快攻略》封面故事

責任編輯:郭昱彣、張庭銉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