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短缺讓全球車廠亂了陣腳,為何不願提前增加庫存?
晶片短缺讓全球車廠亂了陣腳,為何不願提前增加庫存?

2011年,車用晶片廠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s)廠房遭311強震誘發的海嘯沖毀,使豐田(Toyota)、本田(Honda)等一眾車廠被迫放緩生產腳步後,睽違10年後,全球車廠再次陷入晶片不足的境地,這次犯人是在全球肆虐一年有餘的新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

礙於車用晶片短缺,豐田部分中國廠暫時停工;本田也在日本、北美及中國減產;福特(Ford)關閉了多間美國工廠;飛雅特克萊斯勒(Fiat Chrysler)同樣暫停加拿大與墨西哥的廠房;福斯(Volkswagen)更考慮向供應商索賠晶片短缺造成的損失,執行長迪斯(Herbert Diess)表示,這直接影響到福斯少產10萬輛汽車,全球車廠都因晶片不夠用哀鴻遍野。

當代汽車已如同一台有4個輪子的電腦,電子零件占據整車成本的40%,也相當依賴微處理器控制變速箱、觸控面板等各個環節。

顧問公司AlixPartners估計,車用晶片荒將導致全球車廠2021年第一季損失逾140億美元,整個年度損失將高達610億美元,顯示遇到年底,缺貨問題將日益嚴峻。

toyota
礙於車用晶片短缺,全球許多車廠都苦於晶片不夠造成的連鎖反應,紛紛被迫停工或減產。
圖/ toyota

新冠肺炎導致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全球最大規模的車廠停工;消費者不出門,使得各品牌銷售門市紛紛關閉,造成汽車銷售銳減。然而2020年夏季,各國開始放寬防疫措施與限制,汽車市場反彈速度卻高於預期。

世界各國正處於低利率環境,加上民眾擔憂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可能暴露於感染風險,令汽車需求直線攀升;但生產端根本反應不及,當車廠們意識到車用晶片嚴重不足時,晶片業者們才發現晶圓廠早已因手機、電腦、遊戲主機等3C產品訂單而產能滿載。且晶片產能過於集中,使短缺的問題更加難以解決。

延伸閱讀:車用晶片荒也延燒到韓國!全球車廠向台積電求救,但為何三星此刻很低調?

據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的資料,2020年第四季台積電囊括了全球晶片代工產業56%營收。(編按:85%車用晶片市場係由恩智浦、瑞薩等IDM垂直整合製造大廠生產,其餘15%則委託晶片代工產業,台積電為其中最大代工廠)。美、日、德等國都向台灣政府請求支援,希望促使台積電等半導體業者增產車用晶片。

武漢疫情配圖_口罩_2020_03_24_蔡仁譯攝-1.jpg
受疫情影響,民眾擔憂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可能暴露於感染風險,令汽車需求直線攀升,但生產端卻反應不及。
圖/ 蔡仁譯攝影

晶片荒究竟是誰惹的禍?

縱然車廠們對晶片需求熱切,但不同於3C產品,汽車產業本身是個低毛利的行業,車廠們不願支付更高的收購價格,也難以為此調整營運模式、提前收購更多晶片庫存。於是從聖誕節前後起,各家車廠紛紛出現了車用晶片不足的問題,戴姆勒、本田、福斯等廠牌陸續宣布暫時關閉工廠。研調機構IHS Market預估,光是第一季全球就將減產62.8萬輛車。

檯面上,車廠與晶片供應商積極配合,正攜手解決車用晶片不足的問題。

然而,背地裡雙方卻相互攻訐,晶片供應商指責車廠不願增加庫存的精實生產模式,是陷入晶片短缺的最大緣由;車廠則抨擊晶片廠偏愛3C品牌,因為那些「小玩意兒」貢獻了大量利潤。

無論究竟誰才是車用晶片短缺的罪魁禍首,車廠都不太可能在短期內擺脫晶片不足的困境,目前各個晶圓代工廠訂單早已額滿,難以騰出額外產能緩解車用晶片荒,業界人士多認為,恐怕將一路缺到2021下半年。

資料來源:BloombergReuters

責任編輯:郭昱彣、張庭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