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子五哥都跨足生醫,一張圖看懂布局!楊泮池:產值有機會破兆
台灣電子五哥都跨足生醫,一張圖看懂布局!楊泮池:產值有機會破兆

台灣半導體產業一枝獨秀,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統計,去年總產值達新台幣3.22兆元。生醫產業,有機會成為下個「兆元」產業嗎?

中研院院士楊泮池指出,台灣生醫產業去年營業額近6千億(約5913億),年成長5.65%,若能發展成「大健康」產業,利用累積多年的健保數據、頂尖醫療實力,有效結合資通訊(ICT)技術,將更快有機會破兆,「像電子五哥這幾年的跨界投入,就是很好的開始。」

他口中的大健康產業是什麼?

大健康產業定義
楊泮池以癌症為例,指出在早期診斷和預防風險領域仍有許多發展空間。
圖/ 吳元熙攝影

外貿協會26日的「大師領航-開啟臺灣生醫產業新紀元」論壇中,楊泮池指出,台灣生醫發展著重在治療與藥物開發,但以癌症自然史為例,其實在「早期診斷」和「預防」等階段仍有許多發揮空間,如偵測罹患疾病風險、分子診斷等。

大健康產業圖
「數據是王道!」楊泮池說,台灣有大量醫療數據可應用, 但需要有效整合ICT產品與生醫技術。
圖/ 吳元熙攝影

因此,大健康指的是可提供「預防、健康促進、診斷和治療」的所有產業,而想達成這樣的願景,不能只靠醫療和生技的力量專攻「得病」族群,還需要有ICT業者的感應器與數據偵測幫忙,將產業面向擴及「亞病」、「健康」族群。

科技巨頭跨界生醫
科技巨頭FAAMG透過人工智慧投入藥物、疾病預防等領域。
圖/ 吳元熙攝影

他表示,蘋果執行長庫克曾說過「健康領域」是他們對社會最大的貢獻,包含蘋果在內的科技巨頭也都對生醫領域投入頗多,「滿多人不知道Google透過量子運算開發新藥的能力是很強的。」

電子五哥跨界生醫領域
台灣電子五哥各自都有生醫領域佈局。
圖/ 吳元熙攝影

楊泮池觀察,鴻海、仁寶、廣達、緯創、英業達等電子五哥跨入生醫領域是對的選擇,這一兩年來逐漸開花結果,例如緯創的keeogo外骨骼機器人去年取得美國(FDA)、台灣食藥署(TFDA)認證就是不錯的表現。

延伸閱讀:中風患者穿上它能打保齡球!緯創醫學下肢機器人Keeogo宣佈拿下台美雙藥證

另外,像是國民健康署、國衛院、中研院努力蒐集各種疾病數據資料;精準醫療旗艦計畫(TPMI)目標蒐集1百萬人數據,都對產業發展有良好幫助。

「除了個資保護、資料庫等問題還需要進一步克服,最大挑戰還是法規能不能更友善。」

大師領航-開啟臺灣生醫產業新紀元
楊泮池(左)看好大健康產業產值能破兆元新台幣。
圖/ 吳元熙攝影

楊泮池舉例,新冠狀疫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期間,緊急授權法(EUA)雖然已經有彈性,但腳步還是要更靈活,若台灣創新都要先到國外繞一圈取得認證再回來,對國家來說不是好事。

至於人工智慧(AI)醫療應用普及,也可能造成制度衝擊。「若透過AI有效提升醫療品質,不需要這麼多人力了,評鑑制度也需要改進,不能只看醫護數量多寡。」

貿協董事長黃志芳則補充,最近電動車議題很紅,一部分原因是在資本市場得到養分,「大健康產業要成形,也需要有更多資本。」

責任編輯:錢玉紘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