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b有望創下最大SPAC!從叫車跨到金融科技,東南亞獨角獸背後有哪些佈局?
Grab有望創下最大SPAC!從叫車跨到金融科技,東南亞獨角獸背後有哪些佈局?

東南亞最大獨角獸Grab(Grab Taxi Holdings Private Limited),成立不到十年,目前估值已超過160億美元,其投資陣容包含軟銀、豐田汽車、中投、現代汽車、滴滴……等大型企業。

今(2021)年2月才剛完成20億美元融資的Grab,現傳出其上市顧問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及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正在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洽談,欲藉由SPAC來加速Grab在美國上市的腳步,若交易成局,Grab的估值可望達到400億美元,成為歷年來透過SPAC上市中最大規模的案件。

因糟糕的搭車經驗,斷然走向創業一途

Grab創立於2012年,由陳炳耀(Anthony Tan)和他在哈佛商學院的同窗陳慧玲在馬來西亞共同創立,是一間主要提供載客車輛租賃及即時共乘服務的公司。

今(2021)年39歲的陳炳耀,其實是馬來西亞企業豪門的第三代繼承人,其家族事業是馬來西亞家喻戶曉的陳唱集團(Tan Chong Group),不過,陳炳耀卻因為朋友在馬來西亞遭遇相當糟糕的計程車服務,選擇踏上創業這條路。

Grab粉專_Grab 創辦人暨執行長陳炳耀.jpg
Grab創辦人陳炳耀。

延伸閱讀:東南亞叫車龍頭Grab取得數位銀行執照,如何與Gojek、Sea競爭?

Grab從「共乘」叫車的想法出發,與當地政府、現有計程車……等既有生態圈的利害關係者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並根據不同國家的文化民情,提供不同交通工具選項,例如:在新加坡提供電力巴士的GrabShuttle、菲律賓提供三輪摩托車的GrabTrikes、柬埔寨提供嘟嘟車的GrabTukTuks。此外,由於東南亞行動支付的普及率低,且有超過一半的人口沒有自己的金融卡,為了能與當地民眾的生活習性更加契合,Grab提供傳統紙幣的交易服務,並開始教導大眾如何使用GrabPay的行動支付服務。

Grab針對各個地區的客製化,讓他們的業績突飛猛進。2014年,Grab在新加坡成立總部;2017年,Grab公司獲得25億美元的G輪融資,其投資人為軟銀集團、滴滴出行和來自豐田旗下的Next Technology Fund。當時,Grab應用程式的下載量已超過6,800萬,搭乘數累計達10億次,每日平均搭乘數量達350萬次。2018年,Grab宣布併購Uber在東南亞的業務與資產,此項行動等於宣告Uber退出東南亞市場,更加鞏固了Grab在東南亞地區的地位。

Grab
圖/ 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收購Uber業務後,東南亞叫車霸主Grab現在要進軍外賣市場

疫情助燃!Grab積極發展美食外送、物流服務

近幾年,除了叫車共乘服務之外,Grab積極發展美食外送及商品配送服務。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的期間,Grab的叫車業務明顯減少,不過,其美食外送的業務卻成長3倍。此外,疫情也帶動了東南亞的數位浪潮,大幅提升Grab的使用人數及活躍用戶數。去(2020)年2月,美國商業雜誌《Fast Company》公布「2019年全球50家最具創新力企業」排行,Grab榮獲亞軍。該雜誌形容Grab是「 超級App 」(Super App)的成功案例,其提供多樣的服務平台,讓數以萬計的消費者與當地企業連結。

Grab
圖/ shutterstock

Grab共同創辦人陳慧玲表示,「 Grab想做的就是打造東南亞最大的日常超級App,滿足消費者的日常需求。至今,在東南亞已有8個國家、339個城市,總計超過1.25億用戶使用Grab。

Grab跨足金融科技,靠AI打造客製化體驗

展望未來,Grab將提供數位金融科技服務,目前已在新加坡取得數位銀行執照,正在規劃及準備。另外,也將善用目前已累積超過4PB(千兆位元組)的巨量資料,進行人工智慧等分析技術,以依據民眾不同的需求,為民眾和司機進行更聰明的配對,更希望能提供民眾個人化推薦,達到客製化體驗,例如,打開美食外送應用程式Grab Food時,透過資料分析,Grab Food能了解每位用戶的食物偏好,並推薦用戶可能會喜歡的食物。

grab_partners.jpeg
圖/ Grab

此外,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Grab將與美國風險投資公司Altimeter旗下的一家SPAC合併,若交易成功,Grab的估值可望達到400億美元,成為歷年來透過SPAC上市中最大規模的案件,同時,也將創下東南亞企業在海外上市紀錄的新高。

資料來源:創業小聚Inside香港經濟日報財經新報
責任編輯:文潔琳

關鍵字: #IPO #Grab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