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股東報告書】扛起誠品生活8年市值零成長責任!董座吳旻潔宣告要打破僵局,艱辛3年才開始
【致股東報告書】扛起誠品生活8年市值零成長責任!董座吳旻潔宣告要打破僵局,艱辛3年才開始

誠品生活2020年挑戰連連,先虧後轉盈的跌宕之路,對董事長吳旻潔來說是一大考驗,她在致股東營業報告書除指出誠品生活過去的缺點,並首度揭露未來「飛輪成長」策略,預告雖有4大挑戰在眼前,未來3年將很艱辛,但也已有計畫一步一步正在實踐。

誠品董事長吳旻潔親自公布「新24小時書店」接棒據點及全新規畫 (1).jpg
誠品董事長吳旻潔指出,2020年如何進化成虛實整合的經營型態,是無可迴避的經營課題!
圖/ 圖片提供/誠品

延伸閱讀:誠品創辦人吳清友:KPI很容易比較,但DNA很難追尋

從2013~2020年已上櫃8年,吳旻潔表示,2021~2023年將是上櫃以來最重要的轉型階段,營運模式本質必須清楚辨識,將資源配置在對的方向,也因此將這次的股東報告書作為表達一個舊時代的結束與新時代的開始。

05_發展歷程_2013_誠品生活掛牌上櫃合照.jpg
誠品生活上櫃8年,一直都獲利,但2020年卻虧損,接班人吳旻潔回顧8年市值沒有成長,找出了2大關鍵原因。
圖/ 誠品
02_創辦人故事_下圖-1(880pxX586px).jpg
誠品創辦人吳清友是集團靈魂人物。
圖/ 誠品

延伸閱讀:當「泡誠品」成為都市傳說,吳旻潔要如何吸引年輕客?

她表示,2020年結束時,誠品海內外據點43家,總經營面積90,000坪。去年下半年能轉虧為盈,關鍵就是導入會員制度與誠品人App,專攻會員經濟,所以雖總經營店數減少,但不重複會員消費人次卻比2019年提升,年底時會員人數270萬人,會員營收貢獻比高達6成。

那麼2020年做了什麼?

2020年誠品推出新版POS及誠品人App,內部客製開發的電商平台「誠品線上」也試營運,萬坪倉儲也正式啟用,2020年做出許多非計畫性改變,包括主動關閉9家店,並因房東都更關閉1家敦南店。

新聞中心_誠品書店嘉美館期間限定店-2(880x586).jpg
誠品書店嘉美館期間限定店。
圖/ 誠品生活

同時也按照計畫進行「全通路生活品牌生態圈」的佈局。為下一個十年{{{OMO}}}線上線下生態圈營運模式,進行第一階段的基礎建設。

誠品市值35億元,停滯的2大原因?

她也自行檢討誠品生活過去上櫃8年,每年盈餘成長並穩定配息,但市值卻沒有提升,關鍵在於2大面向:

  1. 資本結構問題:股本小,股權高度集中,導致流通性低,投資人進出障礙高。
  2. 營運模式問題:連鎖不易複製的展店模式,導致成長性難以預測,獲利來源多為大型商場,且文創零售淨利率增幅有限,全通路生態圈營運模式與規模綜效還要時間來印證。

對上述兩問題,她認為營運模式問題將以3年時間規劃轉型,以小型社區店可複製性,以解決展店計畫不確定性及獲利大比例倚靠大型店的問題,至於資本結構問題,她坦言涉及層面深廣,但她日後將以追求企業市值穩定成長,獲得營運合理反映方向努力。

新聞中心_誠品書店嘉美館期間限定店-4(880x586).jpg
誠品書店將繼續有大型店與社區小型店大小並存方式經營。
圖/ 誠品生活

而3年的轉型規劃中,她認為將持續做好4點準備,預期長期帶來可量化效益:

  1. 原生台灣獨特文創品牌價值:由於擁有誠品品牌,將進行跨業經營或品牌授權,進一步善用擴大外部策略合作機會。
  2. 優質實體經營與展銷專業價值:降低文創空間與藝文展演活動場地的取得成本,強化書店、商場、旅館、展演空間結合力,以提升經營效益並提高顧客黏著度。
  3. 大量高忠誠度會員的採礦價值:掌握會員性向、嗜好等內容性消費資訊,有機會在零售紅海中跳脫價格競爭、開發高性價比內容組合提案。
  4. 線上下全通路生態圈經營價值:深入全台的小型社區電可以複製,大小並行,虛實互補,改變以店鋪為中心的經營主軸,轉變為以顧客為中心,打通線上線下,誠品線上、內容網站、各式社群、誠品人App、簡訊電郵及顧客服務等環節,讓270萬會員享受完整服務。
經營內容_誠品線上(590x442).jpg
誠品倉儲型物流初期營運不順,正在逐步克服中,目的是提供誠品線上快速到貨服務。
圖/ 誠品線上

而這也呼應了誠品的成長飛輪8大元素,除誠品線上與倉儲型物流、誠品人App、社區型模組店之外,也將舉辦年度大型主題展銷,舉辦會員之夜,並打造深度內容的「迷誠品網站」,並推出誠品Podcast,以串連線上線下內容,達成產品介紹、人流互導的目的,並擴大黑卡跟金卡權益及貢獻度,並建立生活文創產業主導地位,藉此降低取得成本,取得獨家合作內容,並豐富文化觀光功能的大型獨立店產品內容豐富度。

誠品生活.jpg
誠品生活的飛輪成長引擎。
圖/ 誠品生活

艱辛的3年才開始,4大挑戰在眼前

吳旻潔表示,2021~2023年將是艱辛的3年,因為1.外旅觀光的零售住宿收入仍將短缺,2.社區小型店的成功與否受到直接檢驗,3.誠品線上的使用介面與商品策略需持續優化,4.倉儲型物流尚未到達規模經濟。但她認為這必須是開挖寶藏及挖土奠基的3年。

而建立後,誠品生活全通路將形成飛輪,未來這個飛輪將逐漸自助運轉,建立良性循環,達OMO的營運模式,吳旻潔也期望,會員經濟將是誠品生活的重要營收與獲利來源。

責任編輯:蕭閔云

關鍵字: #誠品生活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的「去風險化」浪潮之下,長期觀察臺灣產業發展趨勢的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建議,臺灣不能再依賴單一的製造能力來換取戰略保障,而是將國家戰略從「製造中心」升級為「技術與系統整合」的樞紐。

在此背景下,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成立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詹文男觀察該平臺的價值,絕不僅是為資本市場引進活水,更能放大產業附加價值,成為驅動臺灣產業整合的關鍵引擎,打造下一波更多護國群山。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可望創造的三個附加價值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核心宗旨,希望在臺灣本土打造「亞洲的NASDAQ」市場板塊,詹文男認為除了「籌資」的任務之外,其實平臺更可以扮演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進一步擴大其附加價值,其中可以體現於以下三個面向。

首先是先前美國商務部長提出「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的主張,詹文男認為臺灣不能只靠單一「矽盾」作為我國戰略的屏障,也就是調整「重製造、輕解決方案」的現狀,讓製造轉向技術及解決方案的綜合發展,成為我國的新籌碼。隨著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建立,加上精進創新板上市及交易制度,開放當沖交易,提升創新板規模及流動性,都能讓更多具備利基技術的企業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

第二個是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成為「軟硬整合」與「以大帶小」的創新引擎。詹文男指出,臺灣有數家市場領頭的電子硬體製造商代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進一步驅動這類科技業者與新創企業合作,例如以大帶小模式,當新創技術獲得大廠的認可,進而藉助大廠的商業人脈,打進全球大型客戶的供應鏈合作網絡,讓新創開發的技術方案與服務,有更多機會在全球落地。

詹文男認為第三個附加價值,有助於加速中小企業的AI轉型及數位化落地。他觀察臺灣多數中小企業仍處「數位化」階段,加上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百工百業用AI」,當越多加入創新板的企業推出類似AI as a Service的解決方案,能讓資源相對不足的中小企業,以較低門檻、不需高成本導入AI解決方案,又為新創企業帶來實際營收。「此模式促使新創和中小企業的Win-Win局面,同時驅動產業朝向AI轉型的助力,」詹文男補充道。

勿為上市而上市!登板企業應具備「全球思維」與「治理韌性」

不過對於渴望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經營團隊,詹文男院長也提醒,切忌把「募資作為單一手段,上市視作唯一目標」。詹文男提供企業創辦者幾個思考方向,第一是確立全球市場目標,臺灣可當成實地試驗(Field Try)和建立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試煉場,但也建議新創在發展初期以全世界市場為目標,募資的規劃也可以從全球市場的角度出發,確保產品應用在國際市場獲得青睞。

第二是提升透明度與公司治理能力。上市後,投資人會高度關心公司治理及獲利能力,若要提升流動性,新創必須加強企業的透明度。因此詹文男院長強調,千萬不要「為上市而上市」,而是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並依據目標按部就班,資本市場會給予相對的回饋。另外他也建議平臺針對上市前的企業,能提供「治理的輔導」,而非僅是「程序上的協助」,協助新創導入更健全管理制度。

建構亞洲NASDAQ的驅動引擎,給平臺的三大策略建議

因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後,迎來創新板交易制度改革、放寬外國企業上市櫃規範、帶動轉板彈性、鼓勵大眾參與等多項舉措。在此基礎之上,詹文男分享三大策略建議,期許平臺日後運作持續成長茁壯。

首先是強化非傳統資訊揭露,提升市場流動性。詹文男觀察創新板企業多處早期發展階段,傳統財報資訊較不足,導致降低投資人進場意願。為了強化流動性,他建議主管機關要求企業揭露更多反映成長性的實質指標,例如使用者數據、研發進度、商轉里程碑或專利成果。透過降低資訊不對稱,以活絡交易量。

第二個建議是建立研究報告體系,深化產業洞察。由於創新板企業的研究報告仍稀少,導致價格難以反映基本面,降低機構投資人的參與意願。詹文男認為平臺可透過獎勵機制、研究補助或資料庫資源的方式,邀請投信、券商或研究機構成立專責團隊,藉由定期提供具產業洞見的研究報告給投資人參考。

第三個方向是促進制度國際化,吸引跨國創新企業來臺上市。詹文男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不僅是鼓勵臺灣企業在地上市,也希望吸引國際創新企業走進來。除了持續制度鬆綁開放,也要讓制度與流程國際化。」他舉例,推動跨境申報文件與流程的全面英語化、提供具預測的審查流程、以及稅務制度透明化,讓臺灣在全球資本競爭持續脫穎而出。

對於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最終期許,詹文男認為其價值可從「募資導向」轉向「品牌導向」。一方面讓全球瞭解臺灣除了半導體之外,還有領先的解決方案,進而建立起全球市場對我國產業的信任;另一方面,強化「說故事」能力,讓登板的企業協助全球打造AI及ESG「雙軸轉型」,進而建立起嶄新的國家形象。透過上述的努力,相信臺灣將能持續造山,確保下一波的護國群山如春筍般持續成長茁壯!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