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維珍集團創辦人布蘭森(Richard Branson)創下商用太空旅行首航里程碑後,接下來將會有愈來愈多旅客前往宇宙探索,就像所有旅程一樣,想要打造畢生難忘的體驗,一定要做好行前準備、行程規畫,才能淋漓盡致享受出遊樂趣。
行前準備:登山、離心機及體能訓練
2004年美國國會通過商用太空發射修正法案(Commercial Space Launch Amendments Act),全權交由企業自行負責安全事項,因此各太空旅行公司也能各自規範對行前訓練的要求。倘若你和貝佐斯一樣選擇藍色起源(Blue Origin)提供的太空旅行,那恭喜你,藍源只要求極少的體能訓練、熟悉各項安全措施,就能開心啟程。
倘若你搭乘SpaceX,又決定要和預計9月份前往外太空的「啟發4」(Inspiration4)4位素人一樣,選擇在沒有任何專業太空人陪同的狀態下展開「自助旅行」,就必須先完成一連串體能和專業訓練。
第一站, 你要到國家航空訓練暨研究中心(NASTAR)報到,在離心機裡經歷無數次天旋地轉,訓練你接受強大重力(G力)的考驗。
第二站, 你要和其他乘客一起攀爬海拔4,392公尺的雷尼爾山,訓練你們在遇到困難和意外阻礙時,如何互相支持、彼此溝通、共同克服挑戰。
第三站, 若你在這趟自助旅行擔任駕駛的角色,就要額外前往SpaceX學習駕駛「飛龍」(Crew Dragon)太空艙;如果你是擔任指揮官,也要學習如何正確給予指令。最後,順利通過太空艙駕駛訓練的你,必須和正規太空人一樣,學習駕駛噴射機,等訓練完成後,恭喜你正式獲得遨遊太空的資格!
必備物品:一顆勇敢的心——因為沒有人敢幫你保險
針對衛星、火箭、無載人太空艙等設施的保險市場,高達約5億美元產值 ,然而倘若你在前往外太空前,想和搭飛機一樣購買旅平險,很抱歉,根據路透社調查,目前還沒有保險公司願意為乘客承保。保險資訊機構(Insurance Information Institute)的發言人表示,太空旅行充滿非常大風險,但尚未有保險公司投入資源精算其中風險,因為前往太空旅行的人數實在太少。
旅程安排:放空漂浮、做些實驗都OK
目前太空旅行的停留時間都不會很長,因此如何把握時間好好享受人生難得的旅程,就全依個人選擇。你可以和布蘭森一樣,在抵達太空後,發表一段極為勵志的感想,接著就立刻卸下安全帶,和團員一起享受恣意漂浮的樂趣。
「啟發4」這支由出資贊助旅程的創業家、兒童時期抗癌成功的醫師助理、投身太空產業的數據工程師、和熱衷藝術與詩詞的地球物理學家組成的團隊,則計畫將環繞近地軌道數天,而他們選擇搭乘的飛龍太空艙,可載貨約166公斤,除了將攜帶4位成員所需的基礎物資,更將攜帶實驗器材,在微重力的環境下進行科學研究和實驗,希望更加拓展人類對宇宙的認知。
倘若你是參與預計於2022年出發的公理太空(Axiom Space)行程,預計在國際太空站停留8天,行程則又可以安排得更豐富。「公理任務1號」(Ax-1)4位團員,除了擔任駕駛員的前NASA太空人之外,其餘3位都是企業家,他們也將進行科學實驗和醫學健康相關研究,更預計在國際太空站內用線上教學方式與身處地球的學生們交流。
旅程驚喜:空中的迪士尼樂園!
是否覺得太空旅程的娛樂度不足?別擔心,這些「太空旅行社」正在努力打造更豐富的享受體驗!例如公理太空已經獲得NASA合約,將於2024年在國際太空站安裝數個新太空艙,待2028年國際太空站退役,再將這些太空艙改裝成實驗室、生產據點、生活起居室和觀星瞭望台,一步一步完成在太空建立人類家園的願景。
而總部位於加州的「通道基金會」(Getaway Foundation),更以摩天輪為設計原型,計畫建造一座名為「假期站」(Voyager Station)的太空旅館,不僅有時尚的房型設計,更將提供精緻的餐廳和酒吧,彷彿太空中的迪士尼樂園。令人興奮的是,這座聽起來很不可思議的太空旅館,即將於2026年正式建造,並預計於2027年正式運抵外太空。
太空科技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大幅前進中,提供短則數分鐘、長則好幾天的各式旅程任君挑選,你是否已經充滿躍躍欲試的心?現在開始儲蓄旅費、鍛練身體,人人都將有機會前往外太空開心出遊!
資料來源:Axiom Space、CNN、Inspiration4、路透社、Space.com、華爾街日報
責任編輯:文潔琳、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