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工潮拖累,亞馬遜Q3比去年少賺50%!能靠年底購物季扳回一城嗎?
缺工潮拖累,亞馬遜Q3比去年少賺50%!能靠年底購物季扳回一城嗎?

美國電商亞馬遜公佈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亞馬遜第三季度營收為1108.1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961.45億美元相比成長15%,而分析師平均預期為1116億美元;淨利潤為31.56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63.31億美元相比下降50%,而分析師平均預期為46.23億美元;每股收益6.12美元,而分析師平均預期為8.92美元。

亞馬遜第三季度利潤大幅下滑,公司預計這種情況將持續到整個假日季結束,主要原因是維繫快遞業務的巨額支出拉低了亞馬遜在電商市場的收入。

shutterstock_1083512990_amazon.jpg
圖/ Sundry Photography via shutterstock

亞馬遜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下跌4%。

其中亞馬遜電商平台營收為49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包括全食超市在內的亞馬遜實體店營收為42.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3%。來自第三方賣家的服務營收為242.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8%,增幅低於第二季度的34%和第一季度的60%。第三方賣家服務營收包括亞馬遜電商平台收取的佣金、商品打包、分裝和運輸費用。

第三季度亞馬遜服務方面的營收首次超過商品零售額。本季度亞馬遜商品淨銷售額為549億美元,而來自亞馬遜雲端服務AWS、廣告、第三方賣家服務和Prime會員訂閱方面的總營收達到559億美元。

其中AWS營收超過預期,一舉躍升39%至161.1億美元,而分析師平均預期為154.8億美元。同期AWS營運利潤為48.8億美元,相比之下母公司亞馬遜營運利潤僅為8.8億美元。

此前一年亞馬遜業績驕人,但現在其正面臨更為嚴峻的前景。在勞動力市場持續緊張的情況下,亞馬遜提高了旗下倉庫員工的平均工資,並利用更高的入職獎勵來吸引更多藍領工人,從而保持電商業務的持續運轉。

與此同時,亞馬遜也在努力應對全球供應鏈出現的問題。公司已將自家集裝箱處理能力提高了一倍,不斷擴大配送服務合作夥伴計劃,加大對倉儲基礎設施的投資,其中的投資金額不斐。再者更多消費者重返實體商店購物,公司第三季度營收成長放緩至15%,低於去年同期37%的增幅。

亞馬遜還表示,預計第四季度營收在1300億至1400億美元之間,成長率在4%至12%之間;營運利潤將在0到30億美元之間,低於亞馬遜去年公佈的69億美元。在剛剛結束的第三季度,亞馬遜淨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約50%,這是自去年年初疫情開始以來亞馬遜單季利潤首次出現較去年同期下滑。

今年7月份出任亞馬遜首席執行長的安迪·賈西(Andy Jassy)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公司將在消費者業務上產生數十億美元的額外支出,旨在應對物流成本增加、員工工資上漲和勞動力市場的短缺局面。

Andy Jassy
Andy Jassy
圖/ 截圖自YouTube

賈西表示,亞馬遜正在「盡一切努力,在當前假期購物季將不利因素對客戶和銷售合作夥伴的影響降到最低」。 「短期來看,這對我們來說代價高昂,但對我們的客戶和合作夥伴來說,這是正確的選擇。」

目前,亞馬遜一直在努力防止2013年聖誕節購物季期間出現的問題重演,當時商品交付延誤導致部分消費者在聖誕節當天沒有收到禮物。

公司首席財務長布萊恩·奧爾薩夫斯基(Brian Olsavsky)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勞動力短缺問題導致公司員工數量不穩定。

亞馬遜已經僱傭了13.3萬名員工,使得第三季度亞馬遜全職和兼職員工總數增至147萬人,不過公司在今年假日購物季仍需要更多員工。

奧爾薩夫斯基說,第三季度製約公司利潤的主要因素是人力成本,而非實體商品。他強調,亞馬遜在招聘和留住員工時勞動力成本高企不下,其中包括發放3000美元的入職獎金和推出免費大學學費等新福利。

奧爾薩夫斯基說,第三季度亞馬遜因勞動力短缺、通貨膨脹和營運中斷等問題增加20億美元開支。而這一數字將在第四季度升至40億美元。

亞馬遜員工們也在爭取更多收入。本週,紐約市約2000名亞馬遜倉庫員工請願投票,決定是否讓他們所工作的倉庫成立亞馬遜在美國的首個工會。

面對全球範圍內的供應鏈問題,亞馬遜已經採取措施完善供應鏈,不斷增加航運港口、運輸飛機和卡車數量。為刺激消費者在亞馬遜電商平台購物,公司早在今年10月4日就開始啟動促銷優惠活動。

所幸亞馬遜雲端服務AWS是一個亮點。疫情期間,隨著人們對遊戲和遠端工作的需求不斷增加,AWS營收持續成長。首席財務長奧爾薩夫斯基表示,AWS營收成長再度加速,第三季度淨營收達到161億美元,超出分析師預期。如果去除從AWS獲得的巨額利潤,亞馬遜第三季度將出現虧損。

本文授權轉載自:網易科技

【熱門焦點】

1.電動車將成下一個兆元產業!劉揚偉預告:鴻海原型車將被美國車廠採用
2.張忠謀首談半導體在地製造挑戰,「不看好美國能重回榮景,台積電競爭力在於根留台灣」

責任編輯:傅珮晴、錢玉紘

關鍵字: #amazon亞馬遜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創業到成功,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化身台灣新創最強後援、搶進全球科技商機
從創業到成功,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化身台灣新創最強後援、搶進全球科技商機

資誠(PwC Taiwan)在台成立55年,除協助企業成長與走向國際市場,也十分重視新創生態圈,為更好協助新創成長卓越,2018年,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Scale Programme因應而生,以「厚創新、後加速」為主軸,整合財務、稅務、法律、管理顧問等服務、以一站式平台協助智慧生活、智慧交通、ESG、金融科技、數位轉型、生技醫療、材料科技、智慧製造8大領域新創成長,以及促成新創、投資人與產業夥伴之間的鏈結,時至今日,不僅累計培育67個新創企業,更協助新創累積完成超過10億元的募資金額。

在日前圓滿落幕的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第六屆Demo Day中,有14家來自人工智慧、生技醫療、資安等領域的新創展示研發能量,吸引超過200位新創生態圈夥伴與會,共同尋找投資與媒合的新機會。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營運長徐聖忠於會中表示:「Demo Day不僅是展示創新能力的關鍵時刻,更是跟投資人互動的好時機,建議『以終為始』的構思展示內容,例如,從商業模式、產品服務影響力與永續成長等角度切入,讓投資人與新創夥伴更了解自己;同時,也藉著一次又一次的梳理,讓產品服務更聚焦,團隊與業務持續成長。」

PwC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營運長徐聖忠
圖/ 數位時代

第六屆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培育近20個新創,Demo Day展現豐沛AI與生技能量

有別於其他加速器,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的定位是「厚創新 X 後加速」,透過六大機制協助新創完成規模成長的目標:6個月的客製化輔導計畫、專屬業師定期陪跑,創新創業學院與專業課程,更串聯龐大的企業、投資人與國際網絡,協助新創持續壯大、穩健出海。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創新創業服務主持會計師顏裕芳進一步指出:「本屆加速器培育的新創為歷屆最多,橫跨六大產業領域,不僅一對一深度輔導,更成功促成30家以上企業與投資人對接,平均每月舉辦一場媒合活動,此外,更透過橫跨20個國家的加速器網絡,更好協助新創在海外市場落地發展。」

PwC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創新創業服務 主持會計師 顏裕芳
圖/ 數位時代

在日前登場的Demo Day上,這股蓄積已久的能量全面爆發,在人工智慧、智慧生技醫療與智慧科技等領域展現令人驚艷的成果:

在人工智慧與智慧生技醫療這個領域,不僅有「台灣牙易通」透過牙科資訊整合平台協助牙醫診所轉型,「鎂迪生醫」以奈米科學跟先進細胞追蹤技術進行創新癌症治療,「采風智匯」運用AI技術開發骨骼與心臟疾病輔助診斷系統以優化慢性病治療品質,還有「睿谷科技」展現以專利生醫陶瓷表面技術開發出的可吸收注射型人工骨、「久方生技」開發出的全球第二款無線手術刀等高階微創醫材,「益康生醫」以便捷的牙醫到府服務打破傳統就診模式,「唯寵」也展現新意,針對毛孩個體差異,開發出高品質、可靠的營養方案。在人工智慧與智慧科技方面,同樣可圈可點。

例如,「迪威智能」展現以聲學AI技術打造的高效會議紀錄管理服務,「十論科技」協助企業將流程、知識與數據整合進AI系統打造新世代人機協作模式,「樂易創」透過AI加速音樂創作流程與靈感實現,「繁晶科技」專注於提供兼具低功耗與成本效益的基地台晶片解決方案以搶佔市場商機,「互宇向量」專注於國產光纖陀螺儀技術,「奇妙水」將廢輪胎橡膠轉換為全球首個符合GB/T15904-2020標準的再生橡膠粉,以及「艾斯冰殼」打造台灣自主研發的APP防護產品。

為延續這一波豐沛且蓄勢待發的創新創業能量,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宣布第七屆招募正式啟動,未來將持續以財、稅、法為基礎,陪伴更多新創朝規模化發展,同時,鼓勵創投、中大型企業加入新創生態夥伴圈,以持續完善的企業、新創與創投交流平台極大化創新創業的綜效。

新創規模化發展的另一選擇:以創櫃板躍向大未來

根據《2024台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僅32.7%台灣新創已完成對外募資,若進一步細看募資階段,超過八成處於早期募資(天使輪與種子輪)階段,其次,因應政府的友善資本市場機制,新創團隊在國內IPO的意願隨之提升,較2023年高出6個百分點。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新創發展部研究員曹國榮表示,為協助企業在不同階段募集所需資源,櫃買中心建置上櫃、興櫃與創櫃等多層次市場,響應政府協助「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計畫」政策目標,將2014年設立的創櫃板蛻變為「創櫃板Plus」,透過增加推薦單位、簡化申請程序、廣納輔導公司、逐步優化登板公司體質以銜接資本市場等機制,扶植更多新創、創新與青年創業,以及挖掘更多隱形冠軍企業加入櫃買家族、進入資本市場,實現規模化發展。

「對新創團隊來說,加入創櫃板不僅可以免費享有公設聯合輔導、免辦公開發行(籌資成本低)、提升知名度、吸引人才與凝聚員工向心力、逐步擴大經營規模,更重要的是,不用公開發行股票即可創櫃,不會影響股權結構、決策下達等。」曹國榮表示,登錄創櫃板後,將享有豐富資源與友善措施,如擇優參加「創櫃菁英選拔會」、擇優補助「創櫃菁英課程」,以及協助強化公司財務業務體質等。「從2014年至今,已有30家創櫃板公司成功上櫃掛牌,接下來,將與資誠等輔導夥伴合作,期望協助創新企業在發展階段獲取關鍵資源,加速成長,進而促進經濟發展,創造企業成長之動能,激發企業交流合作的火花。」

PwC
圖/ 數位時代

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第七屆新創徵案中,期待全方位協助新創企業創造高峰,歡迎各界新創潛力新秀踴躍參與。更多有關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 Scale Programme,請至:https://www.pwc.tw/zh/services/start-up/scale-up.html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