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300X性能是H100的2.4倍」、「推理速度是H100的1.6倍」,在超微(AMD)的新品發佈會上,執行長蘇姿丰在全球媒體面前,火力全開展示在AI的高速運算趨勢下,新品MI300系列晶片的強大效能,並全程對標輝達(NVIDIA)H100產品,對攻下大規模資料中心客戶的市場的野心展露無遺。
在超微6月公布的訊息中,包含MI300X和MI300A兩項產品,分別為GPU和APU(結合CPU和GPU的處理器)。MI300X已經出貨至慧與(HPE)、戴爾(Dell)、聯想和美超微(SuperMicro) ,預期2024年第一季上市;MI300A則已經被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實驗室正在安裝的超級電腦El Capitan所採用。
然而競爭者眾多,除了輝達以外,英特爾的AI加速器Gaudi也對資料中心虎視眈眈,超微則總結了三大策略加以應對。蘇姿丰明確表示:「雖然輝達(NVIDIA)現在擁有大部分市佔,但我們還是可以在這個市場分一杯羹。」
超微3大策略攻向輝達市場:成熟競爭者對現任者的挑戰
首先,超微在AI晶片主機板的設計上,依循了伺服器、儲存系統等硬體規格與建置標準 ,「客戶只需要拿出原本的板子,換上搭載MI300晶片的主機板即可。」蘇姿丰說。
超微相當清楚自己是AI市場的後進者,超微資料中心與加速處理全球副總裁麥克雷迪(Brad McCredie)指出,這樣做的好處在於讓客戶更容易採納,提升購買意願,「我們是作為成熟的競爭者來對抗現者。」蘇姿丰也表示,客戶換了板子後,不僅記憶體能增加2.4倍,計算速度還會加快1.3倍,顯見強烈誘因。
其次,超微會持續發展一流的產品和連接技術。 在過去十年間,資料的傳輸量增加了500倍,因此除GPU和CPU的運算效率及功耗,晶片間的資料傳輸的互聯速度,亦是影響性能的關鍵。
超微資料中心硬體部門主管諾羅德(Forrest Norrod)指出,超微是透過晶片的架構設計,讓CPU和GPU之間可以直接進行資料傳輸,與輝達選擇研發新互聯技術NV Link方式有所不同。MI300A的記憶體更是可以同時支援CPU和GPU,加快資料移動的速度。
至於伺服器外的互聯技術,超微則選擇和思科(Cisco)、博通(Broadcom)和Arista合作,持續開發乙太網路的傳輸技術。如同麥克雷迪所說,未來的競爭除了要能拿出世界級的產品,還必須要有優秀的互聯技術,「我們在這方面將持續投資。」
第三,麥克雷迪表示,超微和生態系夥伴有著非常深厚的關係。 他解釋,超微透過和客戶協作開發出產品,為的就是要替自家產品開創最容於採用的市場位置。透過協作的方式,超微更能掌握客戶的需求。
無懼雲端廠「自給自足」,贏家不只一個
不過,即使超微相當希望能夠拿下微軟Azure、AWS、Google Cloud和Meta等指標性客戶的市場占比,也不得不提防這些軟體巨頭開始自行研發晶片的野心,這是否會影響到超微的產品銷量呢?麥克雷迪信心滿滿回應:「 這是一個高達4000億美元的市場,樣貌也相當多元,未來會有不只一個贏家。 」
然而雲端客戶遍佈全球,中美禁令下的中國大企業仍存有採購需求,未來是否會發布降規產品?超微則回應,中國市場依然重要,但本次並未特別針對中國宣布產品。
【美國現場直擊】
・AMD推AI新晶片,劍指輝達一哥地位!誰說沒客戶?微軟、Meta都來了
・AI PC是什麼?為什麼超微押寶樂喊「大浪來襲」!蘇姿丰揭開未來佈局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