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位經濟的資訊化時代,「信任」逐漸成為商業活動的核心動力之一。無論是透過新科技來建立交易的透明性,或藉由社群媒體來增強品牌信譽,「信任」不再只是傳統意義上的個人關係,而是以科技和經濟的方式實現更大規模的影響力。
本文將探討「信任科技」(Trust Tech)的技術沿革,並分析「信任經濟」(Trust Economy)如何透過品牌和流量變現來構建商業價值,最終探討新創公司是否有機會在這個生態系中取得成功。
區塊鏈的分散式帳本(DLT)與Web3,「信任科技」是關鍵!
信任科技源於虛擬數位世界中對於交易透明度與安全性的需求。隨著網際網路電子商務與全球商業交易平台普及,信任成為數位交易中的關鍵元素。
然而,早期的網際網路並未提供天然的信任保障,特別是在電子商務中,許多交易依賴第三方來促進信任,這使得詐騙和數據洩露風險無所不在。對於網路實名制的措施,正反意見都有。
區塊鏈的分散式帳本技術的出現,推動信任科技進入嶄新的階段。區塊鏈做為一種分散式帳本技術,通過公開透明的方式實現「去中心化」信任,消除對第三方的依賴。比特幣和以太坊等加密貨幣平台展示這項技術如何確保交易的不可篡改性和透明性,提升人們對數位交易的信任。
Web2再進化,Web3與去中心化防寡頭壟斷
Web3是區塊鏈應用的延伸,旨在構建一個去中心化的網際網路,讓使用者能夠對自己的數據和身份擁有更多控制權。
與Web2不同,Web3通過智能合約自動執行交易,減少了中間環節,同時防止網際網路中科技巨頭與寡頭公司的數據壟斷和濫用。
這些技術首先在數位金融領域帶來影響,如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興起,並擴及到供應鏈管理、醫療數據共享等多個領域之中。
區塊鏈和Web3已經某種程度上開始改變全球商業體系的信任基礎設施。至於此變革是否能持續,言之過早,仍有待時間驗證。
Trustworthy AI問世,打造「以人為本」的信任體系
人工智慧(AI)的急遽發展,建立可信的AI系統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議題。信任科技不僅局限於區塊鏈,AI技術的普及使得其可信度同樣成為焦點。
所謂的Trustworthy AI,指的是符合透明性、公正性、可解釋性及隱私保護標準的AI技術。這樣的AI系統必須能夠讓使用者信賴,並在道德和法律框架下運行,尤其是在醫療、金融等高風險領域。
歐美各國對AI技術的監管愈加重視,歐盟在2021年便提出《人工智慧法規》草案(AI Act),對不同風險等級的AI應用進行分類和管理。這項法案強調AI系統的透明度和責任歸屬,並要求企業在開發和部署AI技術時遵守嚴格的倫理準則。
美國雖然尚未有統一的聯邦AI法規,但各州開始針對AI技術進行立法,例如伊利諾伊州通過的《人工智慧透明度法》,要求雇主在使用AI進行招聘篩選時應明確告知應徵者。
AI的透明性和責任歸屬,與信任科技中的「可信」原則相輔相成,目的是要塑造一個「以人為本」的信任體系。
信任經濟:有了信賴基礎,產品更具可信度!
在信任經濟(Trust Economy)中,社群自媒體和網紅(Influencers)成為信賴感的核心來源。無論是YouTube、Instagram,還是TikTok上的個人品牌,都依賴其與觀眾之間的信任來創造商業價值。數位內容創作者透過與粉絲互動,建立信賴基礎,從而使產品或服務的推廣更具可信度。
根據研究數據,全球影響者行銷市場在2023年的價值超過210億美元。這顯示信任不僅僅是一個名詞,而是可以量化的經濟資產,並在數位商業模式的作用日益顯著。
社群媒體上的流量變現是信任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品牌通過在社群平台與消費者建立信任,實現更高的轉換率和客戶忠誠度。
例如,許多消費品公司通過合作網紅推廣,實現產品的高效銷售。這種策略依賴於影響者個人品牌的可信度以及他們與受眾之間的互動深度。風險也來自於網紅的品格與言行是否能始終維持一致性。
此外,企業品牌開始注重透明性和社會責任,成為企業與消費者建立長期信任的核心策略。美國品牌Allbirds是一個例子,該公司通過環保材料和透明的生產過程,成功在消費者中建立了深厚的信任感,並且這種信任直接轉化為銷售增長。
「信任科技」結合「信任經濟」:重塑商業模式的新引擎
信任科技與信任經濟的結合能為企業創造強大的商業模式效益。首先,區塊鏈技術可以應用於社群媒體平台上,通過去中心化機制提高用戶數據的透明度和控制權,讓用戶更加信賴平台。
例如,有些Web3應用允許創作者對其內容擁有完全的控制權,並通過智能合約自動實現收益分配,增加觀眾對內容真實性和公正性的信任。
其次,AI技術同樣可以賦能信任經濟。AI驅動的個性化推薦系統,可以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提供高度相關的產品或服務推薦,有助於提高消費者對品牌的喜愛與信賴度。同時,AI還可幫助企業在客戶關係管理(CRM)中實現更精準的互動,提升品牌忠誠度。
美國新創公司Audius是Web3應用與信任經濟結合的範例之一。Audius是一個去中心化音樂分享平台,讓音樂創作者能直接與粉絲互動,並在無需中間商的情況下獲得收入。
不僅提升音樂人對平台的信任,還增強粉絲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使創作者的價值獲得了更為公平的反饋。
另一個例子是Bumble,這個交友平台結合AI和區塊鏈技術來保障用戶的隱私和資料安全,並透過高透明度的演算法為使用者提供精準的配對體驗。這種模式不僅提升用戶的信任感,也幫助平台在市場上脫穎而出。
新創公司如何切入信任科技與信任經濟的市場
對於新創公司來說,切入信任科技與信任經濟的市場,需具備幾個關鍵條件:
1. 技術創新與安全性
新創公司要想在信任科技領域立足,技術創新是不可或缺的。無論是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或AI演算法開發,必須具備強大的技術實力,並能確保系統資訊的安全性。這意味著在設計產品或服務時,必須從一開始就考慮到透明性、隱私保護(Privacy by Design)以及數據安全。以DeFi領域的新創公司為例,許多企業已經開始構建去中心化的金融平台,以滿足用戶對交易透明度和自主權的需求。
新創公司在切入信任經濟時,自身要先建立以信任和透明度為核心的組織文化。這不僅是技術層面的要求,更是公司品牌塑造的關鍵。在面對消費者時,必須公開其運營模式、產品來源和社會責任。這樣的透明度有助於提升消費者的信任,從而轉化為更高的品牌忠誠度。
以Allbirds為例,該品牌強調其環保承諾和透明的供應鏈,這使得它在環保意識高的消費群體中贏得了極高的信任。同樣,新創公司若能以透明和誠信為核心價值,則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社群經營在信任經濟中非常關鍵。新創公司需要策劃並建立或參與活躍的社群,並透過持續互動來增強消費者信賴感。這可以通過社群媒體、自媒體平台或是與網紅的合作。獲得社群的信任進而轉化為產品銷售和品牌影響力,這在B2C和B2B市場同樣有效。
舉例來說,Patreon這樣的平台讓數位內容創作者直接向支持者收取訂閱費,而這種基於信任的商業模式使得許多獨立創作者能夠在沒有傳統媒體支持的情況下獲得穩定的收入。同樣,新創公司如果能建立起強大的社群並且有效經營,將能夠更容易實現商業目標。
2.法規與合規意識
新創公司進入信任科技領域時,須對法規與合規有充分的認識。無論是在AI的透明性要求,還是區塊鏈技術的合規應用,法律風險都是企業成功的挑戰之一。新創特別需要與法律專家合作,確保技術和商業模式符合當地及國際法規,特別是在歐美市場,至關重要。
歐盟的《人工智慧法規》以及美國的《人工智慧透明度法》等規範對企業提出了合規性要求,新創公司若能及時應對這些法規挑戰,不僅可以避免法律風險,還能在國際市場塑造出合法可靠的品牌形象。
3.信任是商業的核心資產
信任科技與信任經濟的結合,重新定義了商業運作的基礎。從區塊鏈的去中心化交易,到AI技術的透明化應用,再到社群媒體中的品牌信任建立,這些技術和策略已經成為企業成功的關鍵。對於新創公司而言,切入這個市場需要技術實力、透明的組織文化、社群經營能力以及對法規的深刻理解。成功的企業將能夠通過信任的力量建立穩固的市場地位,並邁向商業成長。
美國的Audius與Bumble這些新創公司,通過結合信任科技和信任經濟的策略,證明了信任可以轉化為實際的商業價值。這為全球的新創公司提供了一個示範,發展符合當代消費者需求的創新商業模式。我們期望信任科技不斷進化,與信任經濟融合,為全球經濟建造一個穩固的交易基礎。
本文由AI與作者共同完成。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延伸閱讀:【觀點】門市零售媒體是什麼?它如何讓一家店「很好買」?一文解析實體店行銷撇步
75%老闆評Z世代「3大不OK」:不專業、不主動、溝通不良!Z世代真正在乎的是?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責任編輯:溫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