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llycat是什麼?在紅什麼?拆解Jellycat行銷術:4大情緒價值,打下療癒經濟!
Jellycat是什麼?在紅什麼?拆解Jellycat行銷術:4大情緒價值,打下療癒經濟!
2025.03.09 | 時事焦點

你也有關注 Jellycat 這個品牌嗎?是否也曾被 Jellycat 的玩具給療癒過呢?

近期,Jellycat 因為沉浸式打包影片與混血帥哥店員的顏值魅力,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不小的熱潮!許多用戶熱情分享在 Jellycat 的購物體驗,讓品牌一夜之間成為爆紅品牌;而倫敦和紐約的快閃活動更是大受歡迎,只要活動一公開,粉絲們就爭相排隊預約。

在過去來看,這並不是 Jellycat 首次爆紅。這個在全球 77 個國家都有銷售的品牌,早已是 Amazon 等電商平台上的熱門玩具。Jellycat 的行銷手法,不僅讓品牌在 2022 年創下 1.46 億英鎊(約新台幣 60 億元)、13 億人民幣的營收、61% 的高毛利率,還讓今年 5 月的網站線上收入達到 874 萬美元,盈利相當驚人!

Jellycat 的成功背後,運用著非常聰明的「情緒行銷策略」,擅長將玩具從單純的毛絨物品轉變為年輕人心中的療癒角色,品牌也從一開始的嬰幼兒安撫玩具定位,逐漸擴展成為現代消費者心中的治癒象徵。

消費者在門店中親手「照顧」玩偶,並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玩偶的故事時,Jellycat 已經成功地將購物轉變成一場情感體驗。今天本篇文章,FiFi 將深入解析這個簡單的毛絨玩具品牌如何憑藉情緒價值,一步步成為療癒經濟的代表!

Jellycat
圖/ Jellycat 官網

Jellycat 品牌背景介紹

Jellycat 品牌誕生於 1999 年的英國倫敦,創辦人最初的構想是為嬰幼兒設計一種可以安撫入睡的毛絨玩具。品牌名稱 「Jellycat」 也充滿童趣靈感,來自於孩子喜愛的兩樣東西——果凍(jelly)和貓(cat),它們雖然看似毫無關聯,但碰撞出的趣味性,正是 Jellycat 產品的特點:可愛又充滿奇幻色彩。品牌的玩偶不僅擁有柔軟舒適的觸感,還擁有各種擬人化設計,使得這些毛絨玩具成為孩子的好朋友。

療癒經濟=新經濟風口?

根據全球健康研究所的數據顯示,療癒經濟確實已顯示出巨大的市場潛力,預計接下來到了 2025 年,還將達到 7 萬億美元,成為全新的經濟風口。

但一家經營多年的品牌突然間爆紅,絕對與當前的社會情緒和全球經濟趨勢也有很大的影響關聯。隨著時代的變遷,Jellycat 聰明地逐漸察覺到其產品對成年人的吸引力,於是早在 2014 年,品牌就決定重新設定定位,將焦點從嬰幼兒轉向成人市場,積極地迎合現代人對「療癒 」與 「陪伴」的需求。

透過療癒又幽默的玩偶形象,Jellycat 已不再僅是兒童的安撫物,而是成為成人日常生活中的「心靈治癒品」,並逐漸嶄露頭角,成為療癒經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Jellycat 的 4 大情緒行銷策略

Jellycat 情緒行銷策略一:顏值行銷創造

「顏值也是情緒價值的一部分」,Jellycat 非常懂得如何把「顏值」作為品牌的宣傳利器。品牌透過招聘年輕、混血特徵明顯的帥哥店員,在店內形成高顏值的吸引點,迅速成為社交媒體上的話題焦點。這種策略不僅吸引女性消費者,更吸引了不少社群媒體用戶前來打卡、拍照,甚至為了看到店員而購買產品,Jellycat 順利藉此讓品牌知名度迅速擴散,快速成為年輕一代的「心頭好」。

Jellycat 情緒行銷策略二:營造沉浸式購物體驗

「你購買的是我們的洋水仙朋友,現在讓我們來幫她換盆、鬆土、澆水,讓她住進藍色小房子。」在 Jellycat 的店內,這樣的話語和動作成為了一場充滿儀式感的「表演」,每當店員銷售一隻玩偶時,他們都會進行這樣的展示。

這種充滿趣味與情感的「表演」,讓 Jellycat 的快閃店每次開放預約,總是在短短一分鐘內名額就被搶光,讓消費者不惜花費 2,000 元只為購買五個巴掌大的毛絨玩具。

Jellycat 為顧客營造出一種「玩偶儀式」的購物體驗,店員們以情境化的表演,帶領顧客一步步完成「照顧」玩偶的過程,讓每位顧客感受到這些玩偶不僅僅是商品,更像是生活中的「情感寄託」。

這種沉浸式體驗,使顧客不再只是購買物品,而是透過與玩偶的互動獲得情感上的滿足,加深了顧客對品牌的情感依賴;這波沉浸式購物體驗營造,也打破了品牌與顧客之間的無形界限,讓顧客進入品牌故事的場景,成為見證者、甚至參與其中。

Jellycat
圖/ Jellycat 官網

Jellycat 情緒行銷策略三:建立產品故事,與 UGC 內容

跟著 Instagram 和 Facebook 等社交媒體潮流,Jellycat 開始轉戰線上行銷和銷售。Jellycat 看中社交媒體的傳播效應,以及年輕人強烈的分享欲望,於是打破了傳統的動物形象,加入了植物、食物等日常化的擬人化角色。

社群上的粉絲們會自己在社交平台上分享 Jellycat 的產品照片,然後讓話題自然發酵,產品那種帶有反差萌的可愛形象也讓大家有更多創作的空間。比如,大家一定有看過那個紫色茄子的表情包,現在已經成為網友們常用來「 代替自己說話、表達心情 」的表情了。

過去十年,靠著成功的線上行銷,Jellycat 已經遍布全球 77 個國家。其 Amuseables 系列和 Ocean 系列開始孕育成為知名的品牌系列,也讓它在亞馬遜、eBay 等電商平台上成為熱賣的玩具商品。

Jellycat 情緒行銷策略四:為商品創造出獨特的稀缺性與限定感

Jellycat 每年推出的限量款和各種季節性,舉凡聖誕節、復活節、情人節、中秋節週年慶等大大小小的節日,產品無一例外會發布新品,並且以系列方式發售,最終成為搶手商品讓粉絲們爭先收集,一段時間後,同時 Jellyccat 還會頻繁地下架部分產品,目的為製造出一種 「限時限量」 的稀缺氛圍。

這種「錯過即失去」的行銷方式,讓消費者無法抗拒地想要即刻擁有,無形中強化了購物的即時性和成就感。Jellycat 透過巧妙的供需平衡,精準抓住了消費者的購買衝動,使玩偶不再只是玩偶,而是變成 「值得收藏」的紀念品。

延伸閱讀:「只做教科書,就被淘汰了!」72歲南一書局拚轉骨:不只賣線上課,還跨界經營VTuber

滿足消費者情緒價值

Jellycat 的情緒行銷策略著眼於現代人對「短暫逃離」的渴望,儘管許多顧客知道這是一種商業手段,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為這份情緒價值買單。Jellycat 為消費者提供了一種「心靈小憩」的機會,讓他們在購物的過程中獲得片刻的安慰和放鬆。這種微妙的情感聯結讓消費者更願意為產品支付較高價格,因為他們追求的是一種情感滿足。

甚至,Jellycat 還會為每款玩偶量身打造背景故事和性格,並且附上一張領養卡片,讓這些毛絨玩具似乎不再只是普通的玩具,而是成為了一個個擁有獨特靈魂和故事的生命體。

情緒驅動的消費需求正在快速商業化,Jellycat 懂得將產品的價值從功能轉向情感,透過不斷提升情緒價值,將玩偶轉化為生活中的「小確幸」與「情感連結」 ,讓消費者感覺這些產品已成為日常陪伴的一部分。這種商業模式使得 Jellycat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成為情緒驅動型消費的代表品牌。

Jellycat 的情緒行銷策略展示了如何通過顏值、情境體驗、情感故事、稀缺性與情緒滿足等手段,在高度競爭的市場中精準抓住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創造出一個深受喜愛的療癒品牌。

延伸閱讀:泡泡瑪特在紅什麼?一家北京小賣店,如何10年翻出3880億市值?最賺IP大解密

FiFi 怎麼看?

總結來看,Jellycat 的成功不僅在於打造高品質的毛絨玩具,更在於它如何巧妙地抓住現代人對情感陪伴的渴望;也透過情緒價值的建立,創造了顧客與產品之間的深厚連結,使每一個玩偶都不再只是商品,而是顧客生活中的「情緒夥伴」,讓消費者在忙碌與壓力中,找到一份小確幸,帶來專屬自己的片刻放鬆。

隨著情緒驅動消費日益增長,這種行銷模式將愈加受到現代品牌的重視。當今的消費者,不再只是購物,而是渴望通過商品獲得情感滿足和陪伴;未來,消費者將不再僅僅只追求產品的功能性,更會關注品牌能帶來的情感連結,唯有能夠深入洞察顧客內心需求的品牌,才有望在這場情緒經濟的浪潮中脫穎而出。未來的行銷重點,將會從產品價值轉向情感價值,品牌將成為消費者情緒需求的共鳴者與滿足者。

以「顧客的情感訴求」為核心,Jellycat 的成功讓品牌樹立成了典範,打造出令人難以忘懷的購物體驗,真正實現了品牌的長遠發展。

(本文經國際行銷領航員 FiFi授權轉載 )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競賽激發創新力,第一銀行如何以AI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型塑數位生活圈?
從競賽激發創新力,第一銀行如何以AI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型塑數位生活圈?

Deloitte研究指出,導入人工智慧(AI)技術不僅有助於金融業者在短時間內提升5%到7%的營收,長期來看,漲幅高達10%到15%,換言之,AI不僅是科技趨勢,更是金融業邁向永續競爭的關鍵動能。

觀察到上述趨勢,第一銀行不僅透過AI加速創新轉型能量、提出名為GALA的生成式人工智慧行動方案,更舉辦「2025年第一銀行DigitALL黑客松」競賽,吸引總、分行單位逾50隊參賽,以內部競賽方式激發創新,打造一個全行共享、員工賦能的智慧金融場景服務。

聚焦三大面向,第一銀行以AI策略加速創新轉型能量

為什麼第一銀行能夠快速回應AI浪潮並做出最佳行動?原來,第一銀行早在2014年就展開數位轉型,並將AI視作驅動業務創新與流程優化的關鍵角色、廣泛應用在風險預測、詐騙防制、精準行銷,以及法金與個金的客群洞察等領域,持續擴大創新轉型能量與產業影響力。

為極大化AI帶來的創新轉型綜效,第一銀行將AI策略聚焦在三個面向:第一,將AI定位從工具轉變為全員賦能的關鍵,讓AI融入業務流程與決策機制,成為第一銀行的數位轉型基礎設施;第二,透過自研AI模型與外部合作的方式提升技術服務能量、加速AI賦能應用服務落地;第三,將AI應用場域從提升內部效率與優化風控擴展到客戶體驗與產品創新,化身成客戶最值得信賴的銀行。

例如,針對傳統授信開發過程中面臨的客戶評估流程繁瑣等議題,第一銀行以AI建立「法金潛力客戶模型」,透過分析金流強度與上下游關係,更快速且精準的辨識潛力客戶、提升招攬效率與成功率,進而創造更高的業務成效;根據統計,該模組自2023年下半年上線至今,不僅協助中小型分行招攬企業授信新戶逾百戶,核准授信額度達十億元以上,並且持續滲透其他產品成效。

隨著生成式AI崛起,第一銀行以生成式AI與擷取增強生成(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RAG)技術整合各單位轄下規章並推出「企業內部智能詢答」系統,透過AI強化回覆能力,不僅有效縮短行員查找作業規範與詢答時間,也讓海外分行可以無時差的進行提問,系統上線已回應逾萬筆查詢,使用者普遍給予高度肯定,顯著提升整體作業效率。

除以AI優化內部營運效率,第一銀行於理財領域建置「e-First 智能理財」系統,其資產管理規模在國內銀行業的機器人理財服務中名列前茅,有效打破傳統理財服務仰賴人工諮詢、客戶對投資組合的理解及參與度有限的問題,深受投資人青睞與信任,至於在消金領域,則是透過「AI智能鑑價」,提升客戶即時取得房屋物件預估可貸金額及每月還款金額的效率。

從GALA到黑客松,第一銀行以AI創新文化打造未來金融新樣貌

在以AI加速創新轉型的過程中,第一銀行認為,目前最重要的不是追求技術,而是讓每一位員工可與生成式AI協作,因此,於2025年展開名為Project GALA(Generative AI Liberalize & Accelerate)的生成式AI行動計畫,透過定義GenAI價值金字塔,提升個人效率、創造集體智慧、改善部門流程及推動業務創新的方式,評估每一個應用案例的價值貢獻度,進而形塑生成式AI創新文化與思維,讓員工熟悉生成式AI並且願意使用。

為鼓勵員工以AI賦能工作與流程,第一銀行首次舉辦以「AI輔助工具」為主題的內部競賽活動「2025年第一銀行DigitALL黑客松」,以高額獎金吸引員工組隊參加,並提供技術支援與專業輔導,若方案具備高度可行性與發展潛力,將有機會進一步實作、推動落地並對外展示創新成果,傳遞第一銀行「全員創新、共創未來」的數位轉型精神。

第一銀行
第一銀行鼓勵員工以AI賦能工作與流程,首次舉辦「2025年第一銀行DigitALL黑客松」,提供技術支援與專業輔導,傳遞第一銀行「全員創新、共創未來」的數位轉型精神。
圖/ 第一銀行

不僅如此,第一銀行亦評估導入具備自主學習、多模態互動的AI Agent,如以NVIDIA高效能GPU與NeMo平台整合語音、文字與影像等多模態能力建立AI Agent,由其負責日常重複性工作並輔助複雜判斷與服務溝通,讓AI輔助並補足人力缺口,並保留關鍵知識以利經驗傳承。此外,導入Microsoft 365、Copilot、Power BI、Teammate等自動化工具與協作平台以提升作業效率,讓員工得以更專注於創造高價值的核心事務上。

以AI賦能數位轉型成效,第一銀行致力建置與完善數位生活圈

除以AI強化創新轉型能量,第一銀行亦十分重視「數據治理」、「資訊架構現代化」與「數位生態圈拓展」等議題,透過系列實作提升第一銀行的數位轉型能量,更精準且快速地提供客戶所需金融服務。例如,透過「銀行即服務(BaaS)」與「銀行即平台(BaaP)」雙軌模式,以應用程式介面(API)串聯電商、旅遊、房產等異業服務,將金融服務嵌入各種生活場景,如線上分期消費、旅遊險保障與房貸鑑價等,藉此擴大客戶接觸與優化使用體驗,逐步打造與完善以「金融即生活」為核心的數位生活圈,多項產品服務更陸續獲得「傑出金融業務菁業獎」、「國家品牌玉山獎」與「臺灣金融研訓院–我國銀行業金融科技創新與數位轉型大調查–《領先者》」等肯定。

為更好的連結與發揮數位生活圈帶來的影響力,第一銀行推出一個全面展示數位金融成就與異業合作成果的「數位生活圈」資訊整合平台,讓客戶與合作夥伴能更直觀地理解銀行在創新、產品服務與數位生態策略上的發展與實績,此外,第一銀行亦透過平台提供客戶眾多好康優惠「小確幸」以減少資訊分散痛點;根據統計,迄今已累積超過120檔以上成功合作案例,平台自4月上線短短三個月即累積超過18萬次瀏覽量,顯示市場對該平台的高度興趣與接受度,有利於數位生活圈的擴展工作。

展望未來,為更好回應「Banking Everywhere, Never at a Bank」以及客戶行為日益場景化與即時化等趨勢,第一銀行將以高度敏銳的策略眼光持續關注外部監管規範與新興科技發展,攜手員工與夥伴以AI等創新技術實踐與擴大「金融即生活」願景,以兼具溫度與科技力的全新金融服務形塑未來金融新世界。

第一銀行
第一銀行攜手員工與夥伴以AI等創新技術實踐與擴大「金融即生活」願景
圖/ 第一銀行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