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智先,3年入主4家公司!圖解統一帝國:如何從1家小麵粉廠煉成6千億營收母艦?
羅智先,3年入主4家公司!圖解統一帝國:如何從1家小麵粉廠煉成6千億營收母艦?
2025.01.23 | 新零售

統一集團掌門人羅智先,2024年共出席了4場活動:統一企業和統一超商的股東會及2場大型門市的開幕記者會。由於出場機會難得,每當羅智先現身發表對零售產業與大環境的看法時,往往能博得外界不少眼球。

然而,他2024年對外發表的4次談話,顯然都沒有鏡頭外,無預警出手併購雅虎、入股網家2家電商的消息來得令人矚目。憑藉這兩紙併購重訊,羅智先被強迫拉到鎂光燈下,成為2024年台灣零售業討論度最熱烈的人物。

算算近3年羅智先光在家樂福、foodomo、雅虎及網家這4樁併購案上,累計出手超過新台幣370億元,這還不包括集團近年持續為北、中、南3地物流園區獵地的百億元開銷。

延伸閱讀:被當笑話20年,統一便宜買下2家「昔日老大」!羅智先電商帝國要崛起了?

統一頻繁擴張集團線上、線下零售版圖不無道理。自統一回購家樂福的6成股權,在2023年中完成交割後,家樂褔近千億元年營收逐步併入統一企業年報,這也使該年便利商店加上其他流通事業,首度占統一近55%營收,奠定零售業超車食品製造本業,成為集團最大營收支柱的基礎。

近10年統一集團營收一覽

統一掌舵手羅智先,年擲百億打造亞洲最大生活平台

2024年7-ELEVEN在台突破7,100家,帶動統一超商營收創新高。2025年1月中,母公司統一企業宣布,2024全年營收首度突破6,000億元大關,達新6,576億元,而統一企業也連3年以逾10%營收年增率笑傲同業。

統一能有超群的成績,背後道理其實不只規模經濟這麼簡單。高科大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教授吳師豪觀察,統一是少數成功化解身兼供應商(食品製造)與通路商(超商業者)矛盾的案例,「放眼全球,沒有一個流通業龍頭,背後母公司居然出自食品製造業。」

統一更強大的成長底氣還來自超越規模經濟的「範疇經濟」(economies of scope),也就是隨更多產品、服務種類的整合,其生產與銷售效益也連帶提升,羅智先親自主持開幕的康橋門市與湖美商場就是最好例子。在這2家大型店裡,統一整合旗下多種零售品牌,讓消費者一站式購足所需,不僅降低獲客成本、提高搭售機率,也讓不同部門共同分攤營運成本。

不可否認,統一能有今日優勢,很大部分來自前人的建樹。像是統一超商如今最賺錢的7-ELEVEN、黑貓宅急便(統一速達)、星巴克,最早都是時任統一超商董事長徐重仁在創辦人高清愿的授命下引進。「但沒有對的經營人才,巨人也可能一夕傾倒。」曾任昔日統一對手味全食品主管的吳師豪說。

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
羅智先1956年生,成大外文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企管碩士。1985年與高秀玲結婚,從統一國外事業部起家,一路坐上集團逾20家公司董事長。現為統一企業、統一超商、統一中控、太子建設、台灣神隆、統一實業等20多家公司董座。
圖/ 蔡仁譯攝影

羅智先解密:低調駙馬用實力說話,最嫩副總蛻變「熱賣」計畫通

1956年出生台南尋常小康家庭的羅智先,家中排行老么,父親是自來水公司職員。成為統一駙馬爺的緣分,最早來自就讀新化高中時,認識了高清愿獨生女高秀玲。

當時英文就好的羅智先,當過高秀玲的英文家教,2人的戀情自學生時代開始萌芽。曾有任職新化高中的教職員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回憶,高秀玲活潑外向,羅智先雖成績優異,但個性內向,兩人一動一靜,很是不同。

羅智先開始在媒體獲得較多關注,多是從2002升任副總後,當時他接管的低溫、速食與飲料群,占統一企業6成營收,當年46歲的他一夕成為統一最年輕、掌管版圖最大的副總。

即使有這樣的成績,羅智先早期在統一內部其實不如外人想像的吃香。1986年與高秀玲結婚後的隔年,羅智先才進入統一企業,且由於先前曾擔任知名鑽石公司的駐台業務,羅智先第一站便被派到國外部任職課長,而夫妻倆就這樣共赴美國,一待就是8年。

1999年回台出任低溫事業群協理,羅智先更趨近集團核心。儘管有出眾外語能力,為人向來低調、內斂的羅智先,不僅說話風格冷靜保守,據過往媒體透露,私下也不太與人應酬,寧願花時間陪家人。這在早期講究人情的統一裡,行事風格可說相當迥異。還有媒體曾以「高清愿女婿的台語不輪轉」來強調他在一片本土草根味的台南幫企業高層中,有多麼格格不入。

然而,對外話一向不多的羅智先,選擇用實力證明。2004年升任執行副總後,羅智先推動聚焦重點品牌的「Mega Brand」計畫,將旗下品牌以營收2億、5億、10億為基準分級,並投入對等的資源栽培。如今統一旗下為人熟知的長青品牌,如純喫茶、麥香紅茶都是該計畫初代的試行品牌。

而2008年接任統一企業總經理的隔年,羅智先也對中國市場推出類似的「鳳凰計畫」。該計畫雖將統一當時的速食麵品項從400多個砍剩不到40個,卻帶領速食麵事業轉虧為盈,為統一中控奠定基礎。在中國景氣難以預測的今天,統一中控連2年營收、獲利皆寫下新高。

延伸閱讀:圖解統一入股網家有望打造最大零售物流!蝦皮店到店日均包裹破10萬,電商物流變化一次看

打樁統一下個輝煌50年!羅智先從減法邏輯轉向併購事業

2013年高清愿卸下董事長大位,由羅智先全面接手統一超商在內等所有集團版圖。羅智先同樣大刀闊斧,在1年內處分7項統一超商轉投資的流通事業,將寵物達人、深圳康是美等獲利與前景不佳的項目砍光,讓統一超商稅後淨利從以往60億元上下,一口氣衝破80億元,至今統一超商仍維持每年淨利百億元水準。

然而,羅智先以績效掛帥的「減法邏輯」,卻在統一邁入第51個年頭,有了關鍵性轉變。2018年底統一企業公告,以70億元取得在韓國零售通路有9成覆蓋率的韓國熊津食品逾7成股權。羅智先則在隔年股東會首次對外拋出「亞洲流通大平台」構想,並解釋併購熊津,就是為了構築此目標下的一步棋。

羅智先全面接班12年布局大事記

他期許,建構亞洲流通大平台將成為統一下一個50年的成長動能。這個大平台,據羅智先說法,將集結消費者各方所需的生活品牌,且服務的對象是北至日、韓、南至印尼的25億亞洲人口。

羅智先過去曾對媒體指出,亞洲流通大平台的工程也許1個世紀都做不完,現在的5到10年只是基礎打樁。即使如此,他仍將奉行10多年的減法策略,逐步改為加法,才有了近年多起豪擲數10億元併購的手筆。

儘管外界好奇向來注重獲利、不盲目擴張版圖的他,未來將如何整頓foodomo、雅虎及網家這些尚處於虧損的平台。但如羅智先所說「通路布局就像蓋台鐵、國道,事先就得把路鋪好。」畢竟面對未來全通路的零售戰局,誰能多一條橋梁靠近消費者,誰可能就是贏家。

延伸閱讀:快時尚巨頭倒一片,Uniqlo憑什麼逆風成長?拆解迅銷集團40年平價帝國之路

統一超「真正」無人店落地!揭秘小七2大關鍵技術,無人結帳要成超商主流了?

責任編輯:謝宗穎

關鍵字: #零售業 #統一超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在物價節節高漲的年代,想要確保退休後的生活品質,不能只靠儲蓄和保險,必須做好投資理財規劃。然而,投資最難的挑戰,其實不是掌握市場波動,而是如何抵抗人性的誘惑,看漲時急著追高,遇跌又容易慌張停損,原本的投資紀律往往在情緒波動中被徹底打亂。

為了協助民眾克服這道難題,金管會推動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aiwan Individual Savings Account,TISA),透過制度設計降低理財投資門檻,引導民眾進行長期且規律的定期定額投資。而永豐金證券的大戶豐 App則讓這條路走得更輕鬆,藉由簡單易用的操作介面與功能設計,及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營造一個友善的投資環境,幫助投資人輕鬆養成穩定理財的習慣,也讓「紀律投資」能夠真正成為日常理財的一部分。

資產配置多樣化,打造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認為,退休理財規劃不能只追求資產成長,更應重視資產的穩健性與持續現金流,因此資金不能只放在單一商品上,最好同時配置在多個不同商品,像ETF搭配主動式基金,就是相對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ETF雖然具有低成本與有效追蹤大盤的優勢,但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影響。而退休理財就像一場數十年的長跑,很難預料這段旅程中可能發生哪些大環境變化,此時主動式基金的價值便顯現出來,藉由專業基金經理人的專業與操盤經驗,不僅可以主動發掘被市場低估或具有高成長潛力的投資標的,當面臨重大環境變動時,也能快速調整投資策略、有效降低衝擊,並與ETF的被動追蹤策略形成良好互補,讓投資旅程更加穩健。

然而,對多數投資人而言,即便了解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在實際操作上仍常遇到難題。根據劉柏甫的觀察,目前民眾在基金投資上普遍有3大痛點:首先是市場基金琳瑯滿目,投資人往往不知道該如何挑選。其次是難以精準掌握進出場時間。三為容易忽略手續費、管理費等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

針對這些痛點,永豐金證券透過大戶豐App的創新功能與貼心設計,協助投資人逐步化解困境。「大戶豐不只是交易工具,更是陪伴投資人累積財富的虛擬夥伴,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一步步達成理財目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圖/ 數位時代

6大分類,輕鬆找到心儀的基金

主導App開發的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資深經理黃亮喻進一步說明,大戶豐App如何幫助投資人篩選基金商品及掌握進出場時機。

在選擇基金商品時,投資人除了參考由TISA基金委員會嚴選的TISA級別基金,也可以透過大戶豐App提供的6大分類機制,再搭配個人投資偏好,快速 縮小範圍,找到喜歡的投資標的。例如,看重基金長期表現的投資人,可以選擇「連年正績效」分類,鎖定近2至3年持續表現良好的基金,若是對市場波動較為敏感,則可選擇「穩定超耐震」分類,篩出資產規模超過5百萬美元且過去3年波動度低於8%的基金。

智慧加減碼創新設計,量身計算每檔基金的加減碼區間

當投資人找到心儀的基金後,下一個要面對的難題就是,該在何時進出場?如何避免買到最高點?大戶豐 App 內建的智慧加減碼功能,可以輔助投資人做出更精準的決策,讓交易不再憑感覺。

「智慧加減碼雖然不是新機制,但大戶豐App的設計邏輯卻與市場普遍做法不同,」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強調。

很多數位平台的智慧加減碼功能,都是直接套用特定比例,例如下跌 5% 就建議加碼、上漲就建議減碼,這樣的操作邏輯雖然簡單直覺,卻忽略基金本身的差異性。事實上,市場上的基金種類相當多,標的可能涵蓋美國、新興市場,或是股票、債券,不同產業的操盤邏輯也都不一樣,如果以單一標準來套用所有基金,勢必會出現偏差,間接影響長期投資績效。

為了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大戶豐 App跳脫既有框架,根據每支基金的歷史表現與波動幅度,量身計算加減碼區間,當基金淨值進入「加碼區」或「減碼區」時,就立即推播通知,提醒投資人第一時間檢視是否需要調整部位。

「智慧加減碼功能自 2025 年 7 月上線以來,已吸引超過 1.5 萬人使用、累積超過6萬次的使用頻次,甚至還有客戶運用此功能找尋強勢基金,成功提升投資紀律。」劉柏甫分享,不只優化投資效果,更有助於建立長期投資紀律,原因在於,智慧加減碼是經過數據分析而得出的客觀建議,能夠幫助投資人克服「追高殺低」的人性弱點,以更理性、更科學的方式判斷是否需要調整交易策略,讓投資人能夠在市場波動中能夠穩健操作、從容應對。

「大戶豐App的核心目標,是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劉柏甫指出,這不僅體現在智慧加減碼功能的創新設計上,更展現在實質的費用優惠中,透過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降低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鼓勵更多民眾及早加入退休理財的行列。

從投資小白到高資產客戶,滿足每一位客戶的投資需求

此外,永豐金證券亦關注高資產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規劃相應的數位金融服務。例如:開放在App線上申購境外結構型商品,讓專業投資人不必倚賴傳統專人服務,可以直接在線上完成交易,提高交易的彈性與便利性。「永豐金深信,數位財富管理平台不應僅服務投資新手,而是要讓每一位客戶,無論資產規模大小,都能享受到便利且專業的數位化服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穩健累積資產 。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強化大戶豐App的服務深度與廣度,納入更多金融產品,為客戶帶來一站式的數位投資體驗。同時,也將引入更多AI智慧功能,透過人機協作,提供更貼近個人需求的理財服務,朝著成為客戶身邊最值得信賴的「數位理財顧問助手」目標邁進。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