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影視寒冬,而且是美國、韓國、台灣等市場都面臨電影票房衰退的狀況,那麼在串流平台上的電影表現又是如何呢?
我們從Flixpatrol的排行榜上榜周數做出的排行榜,試圖看到2024年串流市場的觀影趨勢,本篇先為大家帶來Netflix的電影排行榜。
本文取得的資料來自Flixpatrol的全球Netflix Top 10排行榜統計,統計數字為上到 Top 10排行榜的國家數與周數,但並非點擊流量,因此作品的周數長短也會受到同檔是否有其他強檔等的影響,必須說有上榜就代表有流量。對下半年、較晚上線/上映的作品較為不利,因累積時間不夠長而有誤差(因計算時間較短)。
因此本文不是以精準觀看數字來排行,但還能夠看單一作品不同地區的反應,以及市場趨勢。也因此這次討論範圍是全球前100名做分析,主要放上前30名,基本上能夠進到前30名都代表一定觀看數跟聲量。簡單說,名次高低不能代表全局,不過因為是最新更新的第三方數據,相當值得參考。
Netflix全球電影排行榜,喜劇與閤家成為新關鍵字
從Netflix的全球電影排行榜前30名來看,除了聖誕電影(節慶電影),傳統好萊塢電影仍然占大宗外,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等非英語國家的作品開始崛起。
類型上動作片雖然有一定占比,但驚悚、災難、恐怖、喜劇、青少年成長、愛情等「中型成本」題材也都有所斬獲,看得出多元化的趨勢,分眾化更為明顯。而微奇幻、微科幻、動作、驚悚則是爆款電影的主流;喜劇、愛情、青少年成長電影的基本盤都從戲院轉到串流了。
2024全球Netflix電影排行榜
名次 | 中文片名 | 類型 | 產地 |
---|---|---|---|
1 | 小小兵2:格魯的崛起 | 喜劇、動畫 | 美國 |
2 | 少女鬥惡龍 | 奇幻、動作、冒險 | 美國 |
3 | 巴黎深淵 | 恐怖、驚悚 | 法國 |
4 | 當我們盟在一起 | 動作、喜劇 | 美國 |
5 | 偷破天際線 | 動作、喜劇、竊盜 | 美國 |
6 | 逆嶺 | 動作 | 美國 |
7 | 絕地盟約 | 驚悚、實案、災難 | 西班牙 |
8 | 鬼靈精 | 動畫 | 美國 |
9 | 神偷奶爸3 | 動畫、喜劇 | 美國 |
10 | 隨身危機 | 驚悚、動作 | 美國 |
11 | 非常家務事 | 愛情喜劇 | 美國 |
12 | 歡樂好聲音2 | 動畫 | 美國 |
13 | 比佛利山超級警探:艾索·福里 | 動作喜劇 | 美國 |
14 | 親家遇到愛 | 愛情喜劇 | 美國 |
15 | 我瞞的聖誕 | 愛情 | 美國 |
16 | 啄木鳥伍迪來去夏令營 | 兒童 | 美國 |
17 | 愛爾蘭之願 | 愛情喜劇 | 美國 |
18 | 戰後之戰 | 動作驚悚 | 美國 |
19 | 醜人兒 | 科幻動作 | 美國 |
20 | 異星戰境 | 科幻驚悚 | 美國 |
21 | 那年聖誕不一樣 | 動畫 | 英國 |
22 | 行動倒數 | 驚悚 | 美國 |
23 | Rebel Moon—第2部:烙印之人 | 科幻 | 美國 |
24 | 眼淚工匠 | 青少年、愛情、奇幻 | 義大利 |
25 | 逆時追兇 | 恐怖、奇幻 | 美國 |
26 | 金牌特務 | 動作、驚悚 | 英國 |
27 | 8 級警戒 2 | 科幻動作 | 美國 |
28 | 墜愛地中海 | 愛情喜劇 | 美國 |
29 | 恐懼的代價 | 動作、冒險 | 法國 |
30 | 驚魂救贖 | 恐怖、靈異 | 美國 |
亞洲內容的部分,只能說去年差強人意。東亞的部分除了南韓以《烏有之地》跟《黑帶出勤中》進入榜單,以及印尼《叛影浪客》登上前50。台灣則是完全沒有上榜單。日本電影則在50名之後才有《哥吉拉-1.0》跟《城市獵人》。
而高居第7名的非英語災難片《絕地盟約》成為異數(為西班牙語),也徵顯真實新聞事件改編作品在串流上,真的有相當強勁且不可或缺的需求。恐怖科幻《絕命大平台2》也進入前50,西班牙電影與西語系影視作品大舉擴散。
而談到非英語系,今年可以說是歐洲電影逆襲的一年。除西班牙以外,瑞典、法國、義大利、波蘭成為奇襲軍,在前百名名單出現義大利青春奇幻愛情《眼淚工匠》以及驚悚電影《黑夜謎蹤》。
2024是法國電影豐收的一年,前三有恐怖驚悚的災難電影《巴黎深淵》、兼具動作與核能源災難的《恐懼的代價》聯手闖進前30,穿越到中世紀村莊背景的遊戲中的《狼人夜逃殺》也前進前50。
瑞典也表現不俗,災難電影《險礦深淵》,結合動作的犯罪荒謬喜劇《麻煩跟我走》、以厭世媽媽為視角的《放手再愛》、驚悚社會議題電影《戮鹿北國》進入前100名。
波蘭探討銀行搶劫與政治改革的《劫後難逃》、破解離奇死亡案件的《極惡原色:腥紅血岸》、謀殺推理《爭產合家歡》、愛情喜劇《勉強無幸福》進入榜單。
德國則以拳擊熱血題材《鬥陣 60 分》一枝獨秀:科威特以《蜜月團團轉》成大驚喜。
超級英雄動作大片不香了?電影票房、串流都沒起色
從類型上來看,超級英雄動作大片不但在票房上滑鐵盧,甚至在串流也未見起色,在串流上表現最亮眼的是動作喜劇「舊片」《金牌特務》,躋身前30名,顯見嚴肅傳統的動作片似乎已成昨日帝國。
「動畫與青少年冒險作品」則在串流上表現得甚至比院線票房更好,這反映出普遍落地後的Netflix,愈來愈像過去的有線電視,取代傳統的電視台成為閤家觀賞的收視管道,因此占大宗的確實是偏向輕鬆娛樂向、任何年紀的觀眾都能同樂的作品。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台灣的Netflix電影排行榜,跟世界排行的差異不可說不大,但卻同時徵顯出「第四台」的特性。
2024年Netflix台灣電影排行榜
排行 | 中文片名 | 類型 | 產地 |
---|---|---|---|
1 | 周處除三害 | 動作、犯罪、實案 | 台灣 |
2 | 小小兵2:格魯的崛起 | 動畫 | 美國 |
3 | 請問,還有哪裡需要加強 | 愛情、犯罪、實案 | 台灣 |
4 | 查無此心 | 驚悚、犯罪 | 台灣 |
5 | 孤注一擲 | 犯罪 | 中國 |
6 | 惡女 | 驚悚、犯罪、實案 | 台灣 |
7 | 沙丘 | 科幻 | 美國 |
8 | 黑帶出勤中 | 動作、犯罪 | 韓國 |
9 | 捍衛戰士:獨行俠 | 動作 | 美國 |
10 | 蒼鷺與男孩 | 動畫 | 日本 |
11 | 默殺 | 驚悚、犯罪 | 中國 |
12 | 烏有之地 | 科幻、動作 | 韓國 |
13 | 城市獵人 | 動作、犯罪、IP | 日本 |
14 | 誰偷了垃圾桶 | 動作、犯罪 | 印度 |
15 | 私刑教育3 | 動作、犯罪 | 美國 |
16 | 偷破天際線 | 動作、犯罪、喜劇 | 美國 |
17 | 還錢 | 動作、犯罪、喜劇 | 台灣 |
18 | 逆嶺 | 動作 | 美國 |
19 | 老狐狸 | 犯罪、劇情 | 台灣 |
20 | 蜘蛛夫人 | 奇幻、動作 | 美國 |
21 | 巴黎深淵 | 恐怖 | 法國 |
22 | 富都青年 | 劇情、犯罪 | 馬來西亞 |
23 | 當我們盟在一起 | 動作 | 美國 |
24 | 侏羅紀世界:統霸天下 | 科幻 | 美國 |
25 | 隨身危機 | 驚悚 | 美國 |
26 | 非常家務事 | 愛情喜劇 | 美國 |
27 | 異星戰境 | 科幻、驚悚 | 美國 |
28 | 熱辣滾燙 | 劇情、運動 | 中國 |
29 | 絕地戰警:生死與共 | 動作、喜劇 | 美國 |
30 | 珍愛硬起來 | 性喜劇 | 美國 |
美國大卡司跟全球級IP還是相當有優勢,這點跟戲院端一樣。看完全球排行再來看台灣的前三十名,體感落差相當大、也相當衝擊。
尤其以前十名來說,在地化與地域性成為今年的關鍵字,僅有3席是傳統美國好萊塢強片,其中一部還是兒少向動畫《小小兵2》,一部科幻大片《沙丘》(則是因為《沙丘2》上映),跟一部阿湯哥主演的《捍衛戰士:獨行俠》,日韓各占一部,具有亞洲文化近用性的作品占了7成。若算上台灣電影與馬來西亞電影(華語片)則上榜了7部。
進一步看,礙於無法在台灣上映的中國華語電影《孤注一擲》、《熱辣滾燙》、《默殺》這些在對岸大賣的片,到了台灣串流榜上也有一定熱度。而《周處除三害》在中國熱賣後上架到Netflix,國際流量表現也非常好。
同時,成功賣到Netflix全球的台灣電影,可說成了串流之戰的贏家。2023年在院線破4,000萬、表現不錯的中型片《周處除三害》、《請問,還有哪裡需要加強》不僅在台灣Netflix榜單表現出色,更成功登上多國榜單,在國際性上逆襲,算是遲來的肯定。
而2024賀歲檔《還錢》在台灣票房也逾4100萬,以台片來說算是表現不俗,雖然比起破億的好萊塢電影並沒有優勢,不過上到串流之後仍有國際熱度,算是意外的驚喜。
值得注意的是,在院線票房表現不如預期的《查無此心》跟《惡女》看似沒有多大水花,但一上國際串流舞台,卻成果豐碩,不僅在台灣榜上逗留許久,更打入不少國家,尤其《查無此心》表現相當驚人。有趣的是,反而代表台灣參加奧斯卡的金馬導演得主《老狐狸》僅有在台灣上榜(但表現不錯)。
這確實再次顯示出Netflix在台灣實際的觀影習慣上,取代的甚至不是歐美電影第四台,而是亞洲或華語電影第四台,顯示出這些具有文化近用性的中型電影,台灣人仍然是愛看的,但跟過去一樣會等到「上第四台」再看就好。
Netflix在地化、家庭化趨勢顯著
至於韓國電影,在串流與戲院表現都不樂觀,韓國科幻電影《烏有之地》、《Cross:跨界任務》與日本《城市獵人》闖進前30名,而《哥吉拉-1.0》《劇場版 排球少年!! 垃圾場的決戰》進入前五十。
印度片《誰偷了垃圾桶》成為超級黑馬、無院線播映跟上線時毫無聲音,但實際反應很好的成功案例。
從這兩個排行榜看出Netflix確實已成為家家戶戶普遍落地的龍頭,以至於許多觀影習慣漸漸更加在地化、家庭化,也可以理解為何Netflix現在有更多只購買當地版權的作品——因為這樣的各地分眾營運,顯然比上一階段不斷大灑幣想要做出「一魚多吃」、做出一部旗艦劇同時拿到全球各地觀眾(如經典的《超感8人組》)的做法更有效益,也說明了這是必要的轉型。
但這樣的新觀影習慣,偏偏和Netflix一開始的立場「做電視台不做的事」背道而馳,未來Netflix在尺度上、題材上的選擇會否進一步改朝換代,是非常值得注意的觀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