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港Lalaport開幕,台北城東百貨版圖大震撼!三井高層狂喊「diversity」,一次看懂2大巨變
南港Lalaport開幕,台北城東百貨版圖大震撼!三井高層狂喊「diversity」,一次看懂2大巨變
2025.03.20 | 新零售

「待全數櫃位開幕後,年營業額挑戰(新台幣)100億元!」台灣三井不動產南港分公司總經理鎌迫俊大自信喊道。台北居民引頸期盼的南港Lalaport,儘管仍有約20%的櫃位尚未準備好,但依然如期於3月20日開幕。

繼信義遠百A13開幕後,台北市民睽違六年再迎來一座大型百貨商場。占地1萬2千坪,總樓地板面積近5萬坪,南港Lalaport挾帶超過300家品牌櫃位,將對台北城東市郊的百貨版圖造成什麼樣的衝擊?

南港Lalaport盛大開幕,三井新店王降臨!

「坦白說,對北市現有的百貨影響不大。」資深百貨專家百貨情報誌部落客Denny觀察,由於Lalaport的品牌較趨近於中等價位的社區型百貨,館內品除了Pandora、PROMESSA等輕奢珠寶,及部分中高價位日系服飾外,缺少主流一線精品。

此外,由於三井不動產在招商方面多以消費者主流需求、長期穩定合作對象出發,南港Lalaport即便引進20、30個品牌是全台或北部首店,但多數櫃位仍是熟面孔,其中像無印良品、Uniqlo、Lopia超市幾乎成為三井目前在台各商場的定番(標準款)。

南港lalaport_lopia.jpg
繼台中Lalaport之後,南港Lalaport再次與日系超市Lopia攜手合作,開幕當天就吸引排隊人潮。
圖/ 劉燿瑜攝影

儘管對台北蛋黃區影響有限,但南港Lalaport若真能旱地拔蔥,憑空長出100億元營業額目標,對周邊地區將帶來至少兩大變化。

變化一:帶動南港商機!CityLink、環球購物中心受惠

首先是南港地區的繁榮。自2019至2023年間,南港軟體園區站的房價,以4年內翻漲近4成的漲幅,榮登北市捷運漲幅最高的捷運站,截至2024年底,南港區也是北市地價漲最兇的行政區,背後主因正是南港區近年成為台北市都更以及興建大型商辦的重點區域。

南港lalaport.jpg
南港Lalaport是三井不動產與中信金控子公司台灣人壽合作開發,台灣人壽董事長許舒博也指出,該案總投資新台幣400億元,是目前公司最大規模的建設投資案。
圖/ 劉燿瑜攝影

目前南港區不只有50萬坪辦公大樓排隊等蓋,還有總樓地板面積達11萬坪以上、北市規模最大公辦都更案「南港之心」如火如荼進行。

這些都使目前南港Lalaport方圓10分鐘車程內的20萬居民,數量在未來幾年只增不減,也帶動鄰近兩座商場,南港CityLink以及環球購物中心南港店的共榮。

環球購物中心高層日前指出,隨著南港Lalaport開幕,聯通南港車站的南港店業績應不減反增,光平均月人流應能成長10%以上。

事實上,去年11月當林口三井Outlet二館開幕,位於鄰近機捷A8站的環球購物中心分店人流同樣飆升,前兩個月成長至少20%。尤其以目前外界粗估的業績:南港CityLink年營業額約20億元、環球購物中心南港店約在7、8億元,「兩者成長空間都還很大,有望創造南港一帶的百貨商場更加熱鬧。」一名資深百貨人士觀察。

變化二:因地利之便,拉走汐止遠雄客群

唯一較受南港Lalaport開幕衝擊的,可能是位於汐止的iFG遠雄廣場。不像台北市民需要特地繞去南港逛Lalaport,南港車站一帶本身就是多數汐止居民上下班必經之路,加上iFG遠雄廣場雖然也是樓地板面積兩萬坪以上的大型商場,但目前進駐櫃位多以平價、大眾品牌為主,較缺乏獨家、中高端品牌的號招,因此未來如何守住現有營業額不流失,恐怕是遠雄商場得面對的挑戰。

延伸閱讀:南港LaLaport開幕!LaLaport懶人包:交通資訊、必逛櫃位一次看

在台資產三年翻三倍!南港lalaport成三井旗下多元商業設施表率

回到三井不動產本身,集團近年加大對台投資力道,從財報來看,台灣三井不動產公司的資產規模從2021年底的472億日圓,到2024年第三季到的1,655億日圓,三年內增加1,183億日圓(新台幣263億元),顯示其對台灣發展的重視。

而即便商場的品牌組合本身沒有太多驚喜,但南港Lalaport無疑對集團具有特殊意義。

首先,目前預估的100億元年營業額,若成真,無疑使其成為三井不動產集團目前在台的新「店王」(以單館來看);再者,南港Lalaport也是目前三井在台唯一結合運動、休閒娛樂等展演功能的商業設施。

Lalaport南港.jpg
南港 LaLaport開幕首日,吸引人潮。
圖/ 尤韻蓉拍攝
三井不動產集團在台商業設施一覽

由於疫後各不動產集團紛紛體悟到只依賴辦公大樓或商場的單一風險,多元豐富的物業結構,成為重要戰略之一。而這次南港Lalaport開幕記者會中,「diversity」也成為三井不動產多位高層口徑一致的關鍵字。位於南港Lalaport樓上、約能容納5,000人的多功能展演廳,未來能提供中型運動賽事、演場會、電競場地之用,雖稱不上大型展演會場,但確實也能替集團帶來更豐富多元的營收結構。

由於南港Lalaport要到5月份才能完成95%的櫃位開幕,而且占地2,000坪的櫃王Kidzania(類似Baby Boss的高級親子體驗設施),得等到2026年第一季才開幕,所以短時間內南港Lalaport恐怕還無法實現其100億元營收的野心,但隨著今年下半年遠東Garden City、統一Dream Plaza等更多大型百貨開幕,未來一年台北城東的百貨業肯定更加熱鬧。

延伸閱讀:南港LaLaport背後推手解密:商場營收占比不到15%,三井不動產為何還要開?

周品均力挺Andy!東京著衣如何從峰頂落到負債1.1億地步?當年她犯了哪3大致命錯誤?

本文不授權轉載

關鍵字: #百貨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聯手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象徵臺灣資本市場邁向新局面。此平臺鎖定重點產業、法規鬆綁及強化推動策略等重點項目,面對此布局,擁有產業導師、獨立董事及投資者等多元角色的簡立峰,分享他的觀點與建議。

簡立峰開門見山直言,現在是臺灣資本市場加速前進的「好時機」。從量化角度來看,臺灣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特別是資通訊與半導體產業,目前已有四家企業(台積電、鴻海、台達電、聯發科)進入世界市值500大。受惠科技群山加持的優勢,讓打造「亞洲NASDAQ」的願景有厚實的底氣。

此外,簡立峰相當肯定本次針對創新版的制度優化,提供更鬆綁、具有創意的做法,大幅提高了國際團隊來臺上市的便利性。不過,除了擴大投資規模與流通性,簡立峰也提出三個策略觀點,鼓勵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多家善用制度優勢,設定更宏大的發展目標。

觀點一:深化內部資本市場創新動能,鼓勵「小金雞」早期上市

這幾年臺灣的新創趨勢,簡立峰指出一個現象:現今成功的上市櫃案例,多半是大型集團的「小金雞」(子公司或孫公司),但集團通常傾向在小金雞獲利穩定並能確保控股後,才會在市場上釋出少數股份(25%)允許其上市。此情況容易造成臺灣的資本市場動能不足,甚至讓國際以為臺灣缺乏新創的誤解。

對此,簡立峰認為創新板的價值,即是鼓勵小金雞能提早登板的腳步,一來展現創新能量、翻轉產業典範;二來邁向資本市場不只是需要募資,更重要是上市後的經營策略,知道自身優勢所在,將營運方向隨時調整更貼近資本市場的需求。

因應簡立峰的觀察,本次創新板的新制,即是讓本國公司的股票集保期間從二年縮短為一年,並免除三年的承銷商保薦。此舉有助於降低集團小金雞提早進入市場的法規門檻,讓企業能更快速、更早實現「面對市場」的目標。

觀點二:強化產業聚落思維,主動招募國際上與臺灣互補的新創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的重要訴求之一,便是要成為亞洲NASDAQ。簡立峰直言,「如果是以此為願景,那它就不應該只是『臺灣人的亞洲』,而是成為『世界的亞洲』,也就是主動吸引更多國家的創新企業來臺上市,那麼招商策略必須從被動等待,轉為主動積極洽談。」

至於招商的目標該如何鎖定?簡立峰認為臺灣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其聚落現象,因此建議可瞄準能與臺灣產業有高度互補的區域國家或技術領域。讓臺灣的供應鏈業者與他們成為戰略夥伴關係,共同分享這些國外企業來臺上市後所創造的利潤。

如果是區域國家,簡立峰拿「以色列」為例,該國新創擁有強大的創意和軟硬整合能力,但缺乏生產製造基地,若考慮來臺灣上市或募資,將有利於他們與臺灣的製造商建立關係,增加其信賴度,並容易找到供應商。至於前瞻技術方面,簡立峰認為矽光子、3D封裝/先進封裝、AI資料中心冷卻等,與臺灣半導體產業有緊密合作關係,可借助資本市場吸引這些企業來臺投資、上市,不僅是實體的產業聚落,更有助於形成虛擬的資本市場聚落。

簡立峰的論述,也呼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鎖定的重點產業,涵蓋半導體、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數位雲端、機器人、次世代通訊等前瞻新經濟領域。另外國際企業來臺上市的門檻,證交所也優化了既有制度,針對主要營運地或股東結構均未涉及陸港澳地區之外國企業,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

觀點三:吸引國際分析師、產業媒體,成為亞洲NASDAQ絕佳觀測站

最後,簡立峰認為一個能持續有活水挹注的國際籌資平臺,成功上市是手段,但真正關鍵的目的,是能持續獲得投資並取得市場關注的聲譽。要獲得聲量,具體的執行策略是提高國際能見度,吸引國際級分析師的關注。

簡立峰以當時Appier在日本上市為例,他提到上市對Appier的最大益處並非來自本益比,而是被國際金融機構的分析師看到,並獲得他們的分析與報導。「這些報導對於B2B企業來說,是最紮實的行銷加分,能極大化取得業界客戶的信賴。」

簡立峰認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下一步,可主動規劃一些登板的亮點案例,形成「標竿」進而產生群聚效應。對此,證交所回應未來將以多元行銷策略,配套措施包括加強外國公司資訊揭露,提高法人說明會的召開頻率,藉此提升企業國際知名度,為國際分析師提供更充足的資訊來源,助力更多指標的企業打響全球名氣。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典禮上提到,臺灣經濟發展已從勞動密集、資本密集階段,進入到創新驅動的全新里程。最後簡立峰肯定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後,期待它的角色能槓桿資本市場的力量,讓『臺灣人的產業』轉變為『臺灣人主導的產業』,仰賴國際企業壯大臺灣的人才庫,同時也為臺灣創造新的經濟發展動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