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一:2024年全球OSAT市場營收成長3%,然面臨技術演進與產業整併挑戰。
重點二:日月光投控(ASE)穩居龍頭,然中國廠商如長電科技(JCET)、華天科技(HT-Tech)受惠內需強勁成長。
重點三:市場需求受消費性電子等產業復甦緩慢影響,然AI、HPC帶動高階封裝需求。
根據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報告,2024年全球委外半導體封裝測試(OSAT)產業在加速的技術演進與持續的產業整併雙重挑戰下, 全球前十大OSAT業者合計營收達415.6億美元(約為新台幣1兆2546億元),年成長約3%。
儘管日月光投控(ASE holdings)與艾克爾科技(Amkor)維持領先地位,但來自中國的OSAT業者,如長電科技(JCET)和華天科技(HT-Tech),受惠於政府政策支持與內需市場強勁,營收呈現雙位數成長,對既有市場格局構成日益嚴峻的挑戰。
全球封裝Top1:日月光市占45%成龍頭
日月光投控以185.4億美元(約為新台幣5,597億元)的營收位居榜首,佔前十大業者近45%的市佔率。 然而,智慧型手機、消費性電子、汽車和工業領域的緩慢復甦抑制了封裝訂單的成長。在測試業務方面,日月光也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以及部分客戶內部測試興起的壓力。
艾克爾科技以63.2億美元(約為新台幣1,907億元)的營收位居第二,年減2.8%,並佔前十大業者近15.2%的市佔率。 艾克爾主要受汽車領域持續庫存修正和全球汽車銷售低迷影響。儘管消費性電子訂單開始回溫,但中國和東南亞地區激烈的價格競爭限制了營收成長。
而長電科技位居第三,營收達50億美元(約為新台幣1,509億元),年增19.3% ,主要得益於半導體庫存於2023年底開始消化後,消費性電子需求改善,以及AI PC和中階智慧型手機新平台的需求增加,幫助長電科技快速填補了標準封裝服務的產能。
華天科技、Hana Micron…成長強勁,營收年增逾20%
華天科技營收達20.1億美元(約為新台幣606億元),年增26%,在前十大OSAT業者中增速最高。該公司不僅量產中低階封裝,也積極投資高階技術開發,專注於AI、HPC、汽車電子和記憶體等應用,在中國擁有強大的在地客戶基礎。
報告指出,2024年全球OSAT市場反映了半導體價值鏈的持續結構調整。OSAT業者正因應異質整合(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和晶圓級封裝(WLP)、晶粒堆疊等技術要求日益嚴格的趨勢,以及AI和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驅動的高頻、高密度封裝需求激增,產業正從傳統製造模式轉向以先進整合和研發為核心的戰略領域。
通富微電(Tongfu Microelectronics)營收33.2億美元(約為新台幣1,002億元),年增5.6%,受惠於通訊和消費性電子需求回溫,關鍵客戶AMD的強勁表現也支撐了營收穩定。
力成科技(Powertech Technology)以22.8億美元(約為新台幣688億元)營收位居第五,年增1%,成長受記憶體封裝/測試需求未明顯回溫以及先進封裝仍處於轉型階段的限制。
智路封測(WiseRoad)營收15.6億美元(約為新台幣470億元),年增5%,成長動能來自半導體需求復甦和技術升級。此外,部分外國競爭對手因美中科技衝突退出,也讓華峰測控擴大了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
韓亞微(Hana Micro)營收9.2億美元(約為新台幣277億元),年增23.7%,主要受惠於記憶體客戶的強勁表現;京元電子(KYEC)營收9.1億美元(約為新台幣286億元),年減14.5%,主因出售子公司京隆科技所致。儘管如此,AI伺服器和HPC晶片日益成長的需求持續支撐京元電子的測試業務,CoWoS測試需求也持續增加。
南茂科技(ChipMOS)營收7.1億美元(約為新台幣214億元),年增3.1%,其驅動IC業務受惠於汽車和OLED領域的穩定需求。
總結而言,2024年全球OSAT市場呈現成熟業者穩固領先地位,與區域挑戰者快速崛起並存的雙重動態,此趨勢將為先進封裝和異質整合等下一代技術的競爭加劇奠定基礎。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