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 Banana(現在叫 Gemini 2.5 Flash Image)的出現,代表的是 Google 再次強化了自己原本的廣告事業護城河,那些主打利用生成式 AI 進行創意素材生成的新創公司,現在應該都要趕快打包求售了。
而現在 Google 最大的誘因,就是讓 Nano Banana 這種技術變成完全免費,而其他任何 AI 公司並沒有這種誘因、也無法這樣做。為什麼呢?
這還是回到生態系的戰爭。
大量生成不同的廣告創意素材,並且進行廣告投放的 A/B 測試,本來就是數位廣告流程當中的一個環節。
以前,這個環節是設計師來做,現在,這個環節是生成式 AI 來做。
對於 Google 和 Meta 來說,要強化自己的廣告護城河,讓廣告主來投更多廣告,自然就要讓 Nano Banana 這種技術盡量免費,讓投廣告的摩擦力更小、自動化更多。
實際上,Google 和 Meta 發展的方向已經非常明顯:以後投廣告的事情不用人類操心了,無論是廣告即時的優化或是素材生成,通通交給 AI 來處理就好了。兩家公司在最近推出的廣告產品,在在預示了未來投廣告的事情要全部交給 AI。
所以人類在投廣告當中扮演的角色,其實是一直在弱化的。而投廣告的 AI 技術,Google 和 Meta 會完全以免費的方式釋出。因為兩家公司要的是廣告費,而不是技術使用費。
這已經開始對其他的 AI 新創公司(特別是那些針對廣告投放技術而生的 AI 公司),產生致命的打擊。
這些公司沒有 Google 和 Meta 的肥厚廣告收入來支撐燒錢的 AI 技術,最後往往只能靠著訂閱(SaaS)來盡量創造現金收入,但是一旦 Google 和 Meta 逐步完善利用 Gen AI 來投廣的整個自動化流程,把相關技術都免費釋出,這些公司就麻煩大了。
老黃的 GPU,真的是不太便宜啊。
Google 和 Meta 的羊毛可以出在豬身上、叫狗來買單。其他公司沒這麼好命。
所以那些主打生成創意素材的 AI 新創公司,其實能夠抓住的只有 Google 和 Meta 還沒有推出自己類似工具之前的短暫機會之窗。兩家公司一旦神龍擺尾,聰明的廣告主和企業主將沒有誘因繼續訂閱把這些技術包裝成模組賣給客戶的服務。
如果你已經購買、或是正在考慮購買這樣的服務,可以踩煞車再等等,各種廣告投放相關的免費工具將會被 Google 和 Meta 更快丟到市場上。比起長期購買一個貴森森的模組,花點內部或是外部人力串接這些原廠幾乎免費的廣告模組,成本小很多。
這樣的發展也預示了一個 Google 和 OpenAI 接下來的競爭態勢,Gemini 的生態系打法,在過去一段時間已經明顯在企業市場勝出,現在 AI 的多模態技術帶來了一個新的競爭維度。
Google 在企業市場以外的消費者廣告市場,將以免費的多模態技術,對 OpenAI 的訂閱商業模式進行直接的打擊。OpenAI 至今還沒有辦法跳脫訂閱的商模,這會是 Google 和 Meta 利用手上既有的廣告補貼優勢專注攻擊的一個弱點。
這也是為什麼 OpenAI 也急著想要發展自己的廣告事業,不是因為使用者多了就一定要發展廣告事業(Netflix 就沒有急著這樣做),這只是一個淺層的原因。
主要的原因是因為 OpenAI 也非常清楚跟 Google 是在打一場生態系的戰爭,OpenAI 如果不發展其他的商業模式,就沒有了交叉補貼的空間可以做為戰術來抵抗 Google 的組合拳。
不過建立起一個廣告模式談何容易,所以現在整個競爭態勢看起來,Google 在這場 AI 大戰當中又準備要領先更多了。
Nano Banana 的指標意義,絕對不只是拿來生成我們的專業形象照而已。其背後代表的,又是 Google 下出來的一手好棋。
延伸閱讀:Google推出Gemini 2.5 Flash Image!AI修圖不再「走鐘」,還支援多圖融合:5大亮點一次看
一年挑戰30億營收!新光三越睽違12年打造台南最潮百貨,「小北門店」將攪動百貨版圖?
本文授權轉載自:程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