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深入ASML內部3年,《造光者》作者如何看投資Mistral AI?揭開曝光機龍頭的AI野心
專訪|深入ASML內部3年,《造光者》作者如何看投資Mistral AI?揭開曝光機龍頭的AI野心

9月9日,荷蘭曝光機大廠ASML宣布以13億歐元領投法國新創Mistral AI的C輪融資,取得約11%股權,並將進入其戰略委員會。雙方將展開長期合作,探索AI模型在ASML產品組合、研發與營運中的應用,加速半導體設備的開發與優化。

SEMICON Taiwan期間,《數位時代》總編輯王志仁專訪《造光者》作者、荷蘭《新鹿特丹報》資深科技記者馬克.海因克(Marc Hijink)。海因克長期追蹤ASML超過15年,並曾獲得公司允許進入內部觀察三年,完成這本描述ASML崛起歷程的專書。

海因克在訪談中,分享了他對ASML投資Mistral AI的觀察,以及他如何看待ASML與台灣的緊密關係。

ASML投資Mistral AI的兩大考量是什麼?

ASML為何選擇投資Mistral AI?海因克解讀,首先與數據處理需求有關。隨著晶片設計愈加複雜,每片晶圓都需要大量量測與檢測,產生龐大資料。ASML已將運算從CPU轉向GPU,以加速資料處理,並與NVIDIA合作,但仍需要更專屬且安全的模型來分析敏感資訊。

他引用ASML技術長Martin Van den Brink的看法,來形容AI的本質:「他常把AI稱作『巫毒軟體』,因為我們很難真正理解背後的運算是怎麼完成的。基本上只是丟進大量資料,再從中找出模式。」

ASML雖然對AI抱持懷疑,但又不得不依賴這些技術。他說,這類模型「將會成為公司中重要的積木,幫助消化數據、產生結論」,因此需要與Mistral這類AI先行團隊建立合作。

此外,這筆投資也呼應歐洲的戰略佈局。ASML長期與德國蔡司合作光學系統,並與比利時IMEC在研究上結盟,如今再加上法國的Mistral,意味著ASML在歐洲科技聯盟的版圖持續擴大。此外,海因克認為,隨著台積電在德國德勒斯登建廠,歐洲將逐步形成更完整的半導體與AI生態圈。

延伸閱讀:「晶片大神」Jim Keller是誰?宣布在台設辦公室、找台灣工程師,他創立的Tenstorrent看中什麼?

台灣與ASML,有著緊密連結與意外共鳴

談到台灣,海因克首先分享了2022年來台的經驗。他在機場海關表示自己是來寫ASML的專書,對方立刻回應:「喔,你是說做曝光機的ASML?EUV對吧?」海因克笑說,如果在荷蘭提起ASML,「大多數人只會抓抓後腦勺,說大概是跟IT或晶片有關吧」。這段小插曲讓他驚訝於台灣社會對ASML的高度認識。

他指出,ASML與台積電有許多相似之處:兩家公司都來自小國,必須透過國際合作才能生存;都擁有直接、坦率的工程文化;更重要的是,雙方彼此相互依賴,缺一不可。海因克說:「台積電一直是ASML的重要合作夥伴,工程師之間通常也相處得很好。」

在訪談中,海因克還分享了一則業界趣聞:美國某晶圓廠的一台ASML曝光機怎麼修都無法穩定運作,最後竟請來薩滿巫師,巫師穿著無塵服走進廠內,表示此地是原住民的墓地,為了解決問題,他搭了一個紅色小帳篷在機台上,之後機器就順利恢復正常。

這與台灣工廠裡的「乖乖文化」十分類似。工廠裡的「玄學」解方,竟然意外成為台灣與ASML的共鳴之處。

「萊茵河模式」重視長期技術投入,中國短時間難以複製EUV

面對中國嘗試生產EUV設備這項議題,海因克直言:「物理定律在北京與在布拉班特是一樣的」,理論上當然可以嘗試複製。然而他強調,使EUV順利、長期穩定運作是一大挑戰。即使能逆向工程某些零件,「你還是什麼都得不到,因為這台機器如果無法穩定運轉,就是一堆廢鐵。」

海因克表示,為了生產出可靠的EUV設備,ASML走過的路極為艱辛——投入了15年、150億歐元,還需要數以千計的工程師、無數錯誤的試煉,以及歐洲工程文化中習慣長期協作的氛圍。

此外,海因克特別提到歐洲的「萊茵河模式」與英美的「盎格魯撒克遜模式」差異,他解釋,英美企業文化通常專注於短期利潤、取悅股東,而ASML更接近重視長期發展的「萊茵河模式」。他說:「目標是放眼遙遠的未來,而不是追求利潤最佳化。利潤只是附帶的結果。」

正因如此,ASML能在產業低潮期依舊維持高比例研發投入,並持續以更具突破性的技術領先對手。

延伸閱讀:CoWoS是什麼?CoWoS、CoWoP、CoPoS差異一次看

海因克書寫《造光者》的幕後心得

談起書寫《造光者》的初衷,海因克表示,自己作為科技記者已逾20年,其中15年專注於ASML。他指出,ASML從飛利浦分拆、一度瀕臨破產,到最終壟斷先進曝光機市場的過程,背後有許多故事值得記錄。

他坦言,最大的挑戰並非採訪,而是如何把複雜的技術用一般人能懂的方式寫下來:「我覺得最費力的是把艱深的技術轉化成一般人能理解的語言……對我來說,就是要讓我媽媽也能看懂的程度。」

說起半導體產業整體發展,海因克用了鮮明的比喻:「這個產業就像鯊魚,必須不停向前游動,否則就會死去。」不過,他也提醒,真正長期穩定的並非技術本身,而是產業內跨越數十年的信任關係。他說:「這種信任的網絡非常珍貴,但如今卻被地緣政治撕裂,讓產業處境更加複雜。」

關鍵字: #ASML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