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一:Apple暫停Vision Pro重大改款,優先投入AI智慧眼鏡研發,與Meta競爭。
重點二:計畫兩款眼鏡:N50(無顯示、連iPhone,最早2026亮相、2027上市),以及另一款具顯示器的版本。
重點三:眼鏡主打語音與AI,含喇叭、相機、健康追蹤;Vision Pro今年僅小改款(更快晶片)。
據《彭博社》報導,蘋果已暫停原訂為Vision Pro(混合實境頭戴裝置)進行的「大幅改款」計畫,轉而將資源優先投入智慧眼鏡產品線,目標直指Meta在消費級AI眼鏡市場的領先地位。
知名科技記者馬克·古爾曼指出,內部代號N100的「更輕、更便宜」版Vision Pro原規劃於2027推出,但蘋果近期已通知團隊調度人力,加速智慧眼鏡開發。此一策略調整反映產業對「AI為核心、形態貼近日常」的新一代個人裝置的押注。
換句話說, 相比笨重且高價的頭戴式設計,智慧眼鏡更可能成為下一個大眾化載體。現階段,Vision Pro將在今年進行小幅更新,重點僅在於導入更快的晶片。
產品藍圖:兩種路線並進、時程全面提速
報導指出,蘋果同步推進至少兩款智慧眼鏡。其一為代號N50的「無顯示」款,設計為與iPhone(智慧型手機)配對使用、依賴語音及AI互動,據報最早可於明年公開亮相、目標2027上市。
其二則為「內建顯示」版本,定位對標剛發表的Meta Ray‑Ban Display(Ray‑Ban顯示版智慧眼鏡),原時程定於2028,蘋果現已加快開發速度。
兩款產品皆強調以語音與人工智慧為主要介面,並規劃多種外觀樣式,配備喇叭(音樂播放)、相機(影像紀錄)與可與手機協同的語音控制;同時評估導入健康追蹤功能,並以全新自研晶片支援低功耗與即時AI運算。
這種產品策略,明顯意圖縮短與Meta在智慧眼鏡領域的差距。Meta自2021推出Ray‑Ban Stories起,2023的Ray‑Ban Meta成為市場口碑逆轉點,近期更刷新無顯示款,強化相機與電池續航,並布局2027年的雙目顯示新機型。
硬體升級版Vision Pro,有望於年底上市
雖然說蘋果官方無意大幅改版Vision Pro,但也不意味著這款市面上最強的頭戴裝置從此變成「孤兒」。據《MacRumors》報導,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9月30日意外上傳多份測試文件,直接揭示蘋果正進行新一代Vision Pro的認證工作。
報導指出,從FCC測試重點觀察,新款Vision Pro在WLAN項目仍以Wi‑Fi 6為主,測試中未出現6GHz頻段(即Wi‑Fi 6E)或更高標準的跡象,代表無線連線規格延續現行世代。硬體升級版Vision Pro可能會在今年底前上市,售價可能仍為 3,499 美元(台灣定價為新台幣119,900元)。
市場傳聞則指出,蘋果將把現役M2(蘋果自研晶片)換為更快的M5,著重效能與能效提升,以改善混合實境計算負載、視覺處理與多工表現;機身設計方面並不預期有明顯外觀更動,整體策略偏向「內在升級、外型延續」。
由於FCC認證通常發生在上市前的合規流程階段,文件所見的測試型號A3416與WLAN/SAR項目,與產品量產前置作業相吻合,為世代更新提供可信佐證。
新版Siri成關鍵!最快明年3月上線
Vision Pro自2024上市以來,因重量、價格與內容生態(影片與App不足)備受質疑,蘋果內部亦被指私下認為其「工程過度」。因此蘋果改採「企業應用」的市場溝通策略,類似微軟與Google在頭戴式裝置的路線,但過往成效有限。
為支撐眼鏡等新形態硬體,蘋果正加速「Apple Intelligence」與語音助理Siri的能力重建。報導指出,「重建版Siri」最快有望於2026年3月上線,作為眼鏡、智慧喇叭、顯示器與相機等新裝置的共同AI引擎。
另一方面,蘋果曾評估的Mac外接顯示型眼鏡(代號N107)已在今年較早時段取消。雖然公司並未完全放棄未來的Vision Pro「輕量、低價」方案,但現階段策略重心已明確指向智慧眼鏡,加速邁向更貼近日常的穿戴AI終端。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