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一:花王(Kao)將在台灣新竹設立海外首座化學品精密洗淨中心,目標2026年初投產。
重點二:新據點鄰近新竹科學園區與台積電,聚焦先進製程的洗淨工程協作與驗證。
重點三:花王以「奈米界面控制技術」與高市占的 Flux Cleaning(助焊劑洗淨劑)強化半導體相關解決方案。
依據日媒《NNA》報導,化學與家庭日用品、化妝品大廠花王(Kao)宣布在台灣新竹湖口設立海外首座「化學品精密洗淨中心」,預計 2026 年初投運。 該中心設備規模對齊客戶實機場景,直指先進封裝的狹縫、窄間距與微細空間的清潔難題。
花王化學事業部資訊材料事業部長山崎征人接受《Business Insider》訪問時指出: 「就像洗臉要顧皮膚、洗衣服要顧布料一樣,半導體也必須在保護基板的同時把髒污洗掉,這點是一樣的。」
花王雖以「Bioré」與「一匙靈(Attack)」等洗手乳、洗衣精聞名,是眾所周知的日用品大廠;但在半導體『清洗』製程領域,它同樣具備全球關鍵地位。
本次新竹精密洗淨中心選址緊鄰新竹科學園區,與台積電 2 奈米先進製程廠屬同一地理聚落,有助貼近供應鏈核心,加速與客戶及夥伴的技術協作。
花王指出,半導體製造的微細化趨勢推升洗淨工程的難度與精度要求。新中心將以「洗淨工程課題解決」與「整體解決方案(Solution)提案」為主軸,透過在地連結強化技術落地與產線導入速度。新竹精密洗淨中心為繼日本和歌山工廠之後的第二處同類型據點。
山崎征人表示,為了能「模擬客戶端的真實生產環境」,中心備齊各類清洗設備:從支援「全尺寸面板(Full Panel Size)」的大型水平輸送機台、噴霧式助焊劑清洗機,到專攻微小縫隙的機型,一應俱全。
他強調,團隊不僅會利用電子顯微鏡嚴格驗證清洗成效,更積極與夥伴共同研發新製程,解決「極窄間距(Narrow Pitch)」結構難以清洗的痛點,為客戶提供從評估到解決的一站式方案。
把晶圓「洗乾淨」,就是花王的超能力
花王自 1890 年以高級化妝皂起家,長年累積跨日用品與工業用途的清潔與洗淨技術,涵蓋服飾、肌膚、頭髮到汽車零件、半導體封裝與晶圓(wafer),可以說只要用得到洗劑的地方,就可能看見花王的產品。
不過,花王的半導體之路並非一開始就直奔晶圓廠。1987 年全球推動「禁氟」後,花王將工業清洗從氟系溶劑轉向水系配方,打造了電子部件清洗的替代方案,隨後再把這套技術「橫向遷移」到晶圓與封裝領域。
由 AI 拉動的製程微縮與封裝堆疊,讓污染控制成為良率的生死線。依業界共識,在整個晶圓製造流程中,於蝕刻、擴散、薄膜沉積、光刻、CMP 等關鍵步驟前後,都會插入多次「洗淨/清潔」流程,目的在於去除微粒、金屬與有機殘留;這類清潔步驟對良率與缺陷密度有直接影響。
據業界共識,清洗作業在晶圓製造中約占 30% 的流程,可見其對良率的關鍵程度。
山崎征人指出,隨著半導體技術走向 2.5D/3D 先進封裝,利用中介層(interposer)將多個晶片組合到基板上,晶片與中介層、以及中介層與基板之間的連接,需要使用助焊劑(flux)。連接後會產生殘留物,因此必須清洗掉縫隙中的殘留助焊劑,清洗製程的難度也隨之大幅提升。
《NNA》指出,在技術面上,花王的核心能力為「奈米界面控制技術」(Nano Interfacial Control),可在物質界面進行奈米尺度調控,提升狹小間隙與細微結構的洗淨效果。 其包含「溶解」、「乳化/微粒化分散」、「降低附著力」等機制,目標是在不破壞被保護物的前提下,於奈米尺度徹底去除污染物,形成「精密界面」。
面向半導體製程,花王可在前段提供 CMP(Chemical Mechanical Planarization,化學機械平坦化)添加劑;後段則涵蓋 TBDB(暫時固定材剝離用洗淨劑)與 flux cleaning(助焊劑洗淨劑),其中助焊劑洗淨劑具備世界頂尖市占率。
駐地台灣!花王要靠「潔淨力」支援台廠
花王 2024 年合併營收為「1 兆 6,284 億日圓」,其中化學品事業占比約 25%;公司將化學品事業視為「成長驅動(Growth Driver)」之一。半導體相關需求受全球擴張推動,被列為優先資源集中領域。
山崎征人表示,將把「130 年以上」累積的技術提供給台灣最前沿的客戶與合作夥伴。花王(台灣)副總經理山瀬実律也指出,台灣在半導體與電子產業上居全球領先地位;中心設立將透過與具前沿技術的客戶與夥伴溝通,持續在高難度洗淨工程中打造課題解決與方案提案,並以此為在台半導體事業的成長踏板。
延伸閱讀:鴻勁精密掛牌上市首日,漲幅超過100%!主要產品「測試分選機」是什麼?厲害在哪?
上市公司2025前3季誰最賺?台積電稅後淨利奪冠、緯穎EPS稱王,還有哪些AI股大贏家?
資料來源:Business Insider、NNA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李先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