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寶佈局東南亞製造30年,如何看待2019年因美中貿易戰掀起的製造業大遷徙?執行長沈軾榮表示,過去科技業製造是單選題,答案只有一個:中國,現在變「多選題」,要懂得更適應多元語言、文化、貨幣、稅制的挑戰,複雜化,讓製造業生產成本大增,企業必須認真思考未來5~10年的長線佈局。
「分布式生產」、「多點分散製造」,最近三個月成為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英華達總經理何代水口中常提到的名詞,而金寶更早在30年前就佈局東南亞製造據點,中國早已不是最大製造國。
選擇題如何填答?10年後分高下
沈軾榮接受《數位時代》專訪談如何看2019年製造業大趨勢,他直言有三個思考面向:一從單一製造走向多地生產;二是一個中國一種語言,變成面臨多元語言、文化、貨幣、稅制的挑戰;三則思考中美貿易戰不斷變化,長線如何因應?
「多地生產難度更高!」沈軾榮說,以前生產只有一個事:中國,但未來要到各地生產,管理資源分散,又要克服語言跟文化不同,投資勢必增高,「過去在中國投資的成功模式被打破」將是台商首要挑戰。
不過即使留在中國製造,研究機構也已預言2019年起五險一金的社會福利金也從過去社保局改為稅局收取,收取的官方機構不同,表示能省得空間也限縮,未來工廠必須乖乖全額繳交,這部分也會墊高勞動成本。
「大環境複雜太多,未來3~5年每一步都走得驚險,」沈軾榮也提醒同業:佈局早一點,會好一點,過去是客戶因素決定生產,而未來會更納入政治因素。
中國成本大增,出走也有投資成本
選擇去哪些地方製造,會是業者的新難題,除回台灣,去東南亞也是熱門選項,但無論如何,多地點製造帶來的多貨幣考驗也將來臨,業者貨幣避險成本拉高,東南亞貨幣常上上下下升貶,相對過去中國匯率相對穩定,絕對是新的考試題。
最後,沈軾榮建議,業者長線佈局要思考的一定是5~10年後的美中關係,「過去台商製造業領先,就是因為思考的不只是短短五年內的需求,」他日前也分享,在挑東南亞地點時,相對菲律賓跟泰國的地理環境跟人口數,越南設廠是他難以晚上睡得著覺的地點,也因此目前暫無越南廠投資,未來分布製造也同樣會以此考量出發判斷落腳地點。
現在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就送你2019科技產業趨勢懶人包,如果是老朋友,請輸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