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科技業大遷徙!英業達董事長卓桐華:台商是動物,不是植物

英業達董事長卓桐華說,「今年是變化的一年」,他以一個字形容是「易」,衍生出「變易」、「不易」、「簡易」三大方向。
2019.01.16 | 機器人

英業達是全球最大伺服器代工廠,2018年營收5068.7億元,首度業績衝破五千億元大關,董事長卓桐華說,2018年總產品出貨年增10%,但今年保守估與去年持平,因為「今年是變化的一年」,他以一個字形容是「易」,衍生出「變易」、「不易」、「簡易」三大方向。

他表示,2018年MLCC跟處理器缺貨,但實際表現超出預期,今年更是變化的一年,即便川普跟中國似乎達成大進展,但未來還是需要觀察,製造業也必須做好所有準備,除台灣製造,海外也隨時待命Turn On。

9DB08D55-F504-48CF-A48E-0AA8D8A1F8DF.jpg
英業達表示,台商是動物,不是植物
圖/ 王郁倫攝影

今年是「變」,科技業只能應變,卓桐華說,美洲與中國貿易戰影響大,業者必須注意發生什麼事,採取應變,中國是目前生產最有效率的地方,不能放棄,但未來也會提高投資工業4.0比例,預估14個月就可產生效益開始回收,另外也因為工業4.0導入,英業達上海廠每年都能少20%人力。

中國的湖水,誰能吸納?

「中國產能都移回台灣是練肖話,以中國巢湖的水來說,是台灣日月潭的一百倍,要如何把巢湖水灌到日月潭?」卓桐華說,未來還需要產能的話,必須到東南亞找基地。

英業達主管透露,目前英業達也提出全球分布式生產,上游由中國生產,最後要改關稅碼的部分則移到海外,這樣的模式,客戶同意,且生產效率最佳,成本最低,檳城去年11~12月開始出貨。

相對檳城現在僅數百人,英業達上海廠2萬人,南京廠1萬人,那麼為何還要前往江西設立南昌新廠,2019年6月前投產?英華達說,上海有一個原罪成本就是「貴」,未來會加大南昌廠的投資,該廠面積10萬坪方米,能容納1~2萬人,製造成本預估比上海廠少3成。

AirPods
英業達是蘋果AirPods代工廠,將在南昌設廠加速產能擴充跟成本下降
圖/ shutterstock

由於電子製造業2019年是變化的一年,卓桐華也坦言,易這個關鍵字,衍生是變易,對業者而言不易,管理流程必須學會簡易。「台商是動物,不是植物,」卓桐華說,台商不能說無法移動。

南昌、檳城製造成本低

英業達台灣已經能單月生產15萬台筆電,2017年就已經開始在台生產美國政府需要機種,而未來若客戶需要,也能擴張10倍產能,也因應新客戶需要,英華達在馬來西亞檳城設廠,12月開始出貨,佔英華達營收約10%比例。

「中國仍是最大製造基地,短期無法改變,」卓桐華說,以前策略是單一客戶策略,現在要做到服務消費者導向,以最終消費者滿意度為依歸。在伺服器部分,在墨西哥組裝之外,也會在台灣建立主機板生產線,預計1~2個月內就會出貨,目前產能利用率已經百分百。

現在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就送你2019科技產業趨勢懶人包,如果是老朋友,請輸入「2019」。

關鍵字: #英業達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