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近2萬員工確診!被爆防疫不力、還監控員工私生活,電商巨頭背後是黑心公司嗎?
亞馬遜近2萬員工確診!被爆防疫不力、還監控員工私生活,電商巨頭背後是黑心公司嗎?

10月2日,美國疫情突發的新狀況,使其再次成為全球焦點。最受矚目的無疑是川普夫婦確診,美股、總統選舉、中美貿易戰等一系列連鎖反應可能正在悄然醞釀,挾帶著全球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

延伸閱讀:《快訊》川普確診!距離美國總統大選一個月,投下巨大變數將牽動選情

同一天,矽谷也發生了一次來自亞馬遜的震盪。一直備受美國勞工組織健康專家、政客以及媒體等多方施壓的亞馬遜,終於公佈了內部員工感染新冠肺炎的具體情況。該公司透過查看其在美國約137萬名亞馬遜和全食超市一線員工的數據,得出了19,816例新冠肺炎推定或確診的結論。

員工冒著感染病毒的危險拼命工作,卻成就了亞馬遜和貝佐斯在疫情期間不斷高漲的財富。據統計,相較2019年12月31日1847.84美元的股價(約53,064元台幣),截至8月底,亞馬遜股價累計上漲逾86%,貝佐斯則被預測將成為全球首個破兆美元的富豪。

Jeff Bezos_amazon提供_002Resize 1280.jpg
圖/ Amazon

財富的增長越顯資本的冷酷,在不斷延燒的疫情中一線員工的保護,可稱作「完全失敗」,而真正暴露的還不只這些。

電商巨頭的「無賴」行徑?

3月份,亞馬遜曾對外宣佈需要在全美招聘10萬名全職和兼職員工,以因應新冠疫情帶來的激增訂單。直到9月份,又再度宣佈招募10萬名員工。至此,今年亞馬遜總共進行了四輪大規模招聘。

延伸閱讀:亞馬遜再招3.3萬名員工、平均年薪破400萬!電商巨頭透露將開「智慧雜貨店」

在疫情導致美國裁員潮不斷的情況下,這位電商巨頭的逆勢擴招,似乎給了很多失業人員希望。然而,在全球招攬這麼多的新員工之後,亞馬遜的防疫保護工作一直存在著缺失。

尚未公佈確診病例之前,《紐約時報》的文章稱亞馬遜有超過50個倉庫工人遭感染,15個州的州檢察長表示該公司的防疫措施不充分。在法國,法院裁定亞馬遜未能保障工人的健康後,要求該公司關閉在法國的工廠。除此之外,接連不斷的倉庫罷工事件也側面證實了問題所在。

限編輯使用_亞馬遜_Amazon_倉庫_1514808617
圖/ Frederic Legrand - COMEO via shutterstock

但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亞馬遜的態度。當輿論的聲音將亞馬遜推上風口浪尖,這個全球電商巨頭卻只會簡單粗暴地把「鬧事」的員工炒魷魚。Staten Island倉庫罷工事件曝光後,檯面上亞馬遜承諾會改善工作環境,背地裡早已開除召集人。

這樣的招數屢試不爽。前兩年,Uber和Lyft將司機定位為獨立承包商,而不是雇用的員工,此舉就曾引起軒然大波,而真正走在Uber和Lyft前面的其實是亞馬遜。亞馬遜建立了一個龐大的物流網路,在全美的主要大都市區和近郊區域幾乎都有數千輛貨車營運,但司機是由第三方公司所雇用。亞馬遜僅與第三方公司簽訂合約,以免於為司機承擔任何責任。有數據顯示,2019年僅亞馬遜物流中心就有14,000名員工受重傷,比2016年高出了33%。

AMAZON 5.jpg
圖/ 地球圖輯隊

不過,亞馬遜不想對司機負責,卻可以輕而易舉地決定司機的去留。2017年3月,物流公司Silverstar Delivery的一群司機加入了工會,幾週之內,這些人因加入工會而被解僱。圍繞在亞馬遜周圍的快遞公司,依賴著亞馬遜存活,他們深知這位巨頭的心態。

今年,有兩名員工因為公開批評亞馬遜對氣候變化所採取的政策,同樣也遭到解雇。有員工表示,「如果亞馬遜真的想要保護員工,為什麼要那麼害怕工人開口說話?亞馬遜想要讓員工在媒體面前閉嘴,也希望公司內部可以保持沉默」。

資訊透明度最差的矽谷科技公司?

美國的疫情蔓延後,不斷有媒體、議員或相關組織質疑亞馬遜內部的防疫工作,公司卻直到現在才公佈了具體的確診病例。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阿里、美團也曾因為員工的確診病例而引發恐慌,比如8月份深圳市盒馬鮮生超市出現了無症狀感染者,全市21家盒馬門市、2家倉庫火速暫停營業。因為資訊被直接公開,公司才會迅速作出反應、避免疫情進一步擴散,可見亞馬遜缺少的正是對外的資訊透明度。

延伸閱讀:科技抗「疫」!阿里巴巴出4招,幫中國研發疫苗、特效藥

不僅是疫情期間員工的健康情況、基層員工的薪資待遇,以及工作強度與環境等外界關心的問題,亞馬遜同樣閉口不談。

去年來自紐約的民主黨對亞馬遜進行了猛烈抨擊,稱低工資是貝佐斯成為世界首富的原因之一。總統候選人拜登曾表示,「我不反對亞馬遜,但沒有一家公司能比消防員和教師繳納的稅還少」。德國工會也時常把矛頭對準亞馬遜,去年4月份,四家亞馬遜物流中心的工人進行罷工,這一抗議是德國亞馬遜工人長期以來要求提高薪資、改善工作環境的行動。

亞馬遜罷工
圖/ Daily Kos via Twitter

亞馬遜日常的工作環境中還有許多受傷隱患,基層員工經常呼籲改善,但管理高層給出的答覆永遠是「他們有權無薪休假」。

矽谷向來崇尚自由、開放,我們時常把焦點放在學習Google、蘋果等公司如何塑造優良的企業文化和工作環境,使其成為全世界最佳的工作場所,但若一間企業龍頭做不到的話,全世界都會尋找原因並批評它。亞馬遜就身處在這樣的狀態之中,越是不公開資訊,將會有更多的媒體、政客、非盈利組織盯緊亞馬遜。

2015年,《紐約時報》的一篇報導將亞馬遜推上輿論風口,這篇報導反映了亞馬遜的職場環境極度惡劣和緊張,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員工們被迫將工作放在他們的私人生活之上,並要求員工們在充滿壓力的績效評估會議上互揭瘡疤。此外,亞馬遜的強勢還表現於無所不在的「監控」。

延伸閱讀:亞馬遜用AI判定:該開除哪位員工?

開放市場研究所透過調查發現,亞馬遜使用導航軟體、物品掃描器、腕帶、熱像儀、安全攝像頭和錄影設備等工具監視其物流倉庫和門市的員工。如果說這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也許無可厚非,但卻有文件顯示,亞馬遜正在系統化地監控、分類和分析他們的Flex司機私人的社群媒體頁面。這種做法很大的程度上是為了阻止員工利用社交網路「說話」,引來工會的調查。

作為矽谷商業環境下的產物,在亞馬遜,基層員工似乎看不到自由和開放。

亞馬遜員工也受困於系統?

先前《人物》雜誌發表的文章《外送員,困在系統裡》,一時間在社群中傳遞開來。文章提到,隨著中國外賣平台的後台演算法逐漸精進,外送員卻一時間陷入了「快速」、「準時」的數據綁架中。所以,「外送員,已成為最危險的職業之一」。

亞馬遜對配送司機沒有強制規定工作的速度,但工作強度仍舊使他們不得不追求速度。一位司機表示,他們每天必須配送超過250件包裹,有時甚至遠超過於標準。如果按照8小時輪班來計算,每個包裹的配送速度甚至不到兩分鐘。

但與倉庫的基層員工相比,配送司機已是幸運。在《一網打盡:貝佐斯與亞馬遜時代》一書中提及,隨著亞馬遜的不斷壯大,貝佐斯對員工的要求不斷提高。不僅週末要召集會議,週六早晨還舉辦了一個由行政人員參與的讀書俱樂部,並在會議上不斷重申要用心工作、努力工作和超時工作。更關鍵的是,員工所有的工作訊息都會被納入系統中。

貝佐斯
圖/ MoneyDJ理財網

亞馬遜有一套嚴格的系統,會對員工的工作成效展開量化分析,無法透過數據分析的內容則由同事來揭露。管理者依賴系統數據,對員工進行排名或開除落後的員工。正如亞馬遜員工控訴的那樣,數據是評估一切的標準。

亞馬遜並非不知道依賴數據太過於死板,但在消費者面前,這似乎成了最佳解答。在網路快遞、外賣平台等服務體系中,顧客成了最頂端的存在,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而他們正變得越來越挑剔。

然而,亞馬遜正好習慣將用戶服務置於首位。一位在亞馬遜倉庫工作過的臨時分揀員透過描述,反駁了媒體對亞馬遜的批評。他表示,外界常批評亞馬遜用不人道的方法逼員工提高生產效率,但他認為真正令人作噁的卻是對此一無所知的消費者,是他們想要在兩天之內、不花運費就收到包裹。

Amazon
圖/ shutterstock

當然,這並不能為亞馬遜壓榨基層員工辯解,既然員工的工作不簡單,為什麼亞馬遜不大方獎勵員工呢?相比美團外賣的多工多酬,亞馬遜的工作環境更顯苛刻。

從一家不起眼的創業公司成長為市值過萬億的商業巨頭,亞馬遜一直被業界同仁視為眼中釘,連公司名字都被收進了商業詞典。在詞典中,「亞馬遜化」一詞是指傳統企業只能眼巴巴地看著一家來自於西雅圖的暴發戶網站(即亞馬遜)把所有的顧客和利潤都搶走。

如今,亞馬遜不僅是零售業的公敵,也漸漸成為自家員工的敵人,不斷有員工批評它,但結果往往卻是被解僱或離職。外界所擔心的是,當亞馬遜作為一家越成功的商業公司,它越不會改變其對待員工的錯誤方式。

責任編輯:文潔琳、錢玉紘
本文授權轉載自:鈦媒體

關鍵字: #亞馬遜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在物價節節高漲的年代,想要確保退休後的生活品質,不能只靠儲蓄和保險,必須做好投資理財規劃。然而,投資最難的挑戰,其實不是掌握市場波動,而是如何抵抗人性的誘惑,看漲時急著追高,遇跌又容易慌張停損,原本的投資紀律往往在情緒波動中被徹底打亂。

為了協助民眾克服這道難題,金管會推動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aiwan Individual Savings Account,TISA),透過制度設計降低理財投資門檻,引導民眾進行長期且規律的定期定額投資。而永豐金證券的大戶豐 App則讓這條路走得更輕鬆,藉由簡單易用的操作介面與功能設計,及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營造一個友善的投資環境,幫助投資人輕鬆養成穩定理財的習慣,也讓「紀律投資」能夠真正成為日常理財的一部分。

資產配置多樣化,打造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認為,退休理財規劃不能只追求資產成長,更應重視資產的穩健性與持續現金流,因此資金不能只放在單一商品上,最好同時配置在多個不同商品,像ETF搭配主動式基金,就是相對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ETF雖然具有低成本與有效追蹤大盤的優勢,但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影響。而退休理財就像一場數十年的長跑,很難預料這段旅程中可能發生哪些大環境變化,此時主動式基金的價值便顯現出來,藉由專業基金經理人的專業與操盤經驗,不僅可以主動發掘被市場低估或具有高成長潛力的投資標的,當面臨重大環境變動時,也能快速調整投資策略、有效降低衝擊,並與ETF的被動追蹤策略形成良好互補,讓投資旅程更加穩健。

然而,對多數投資人而言,即便了解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在實際操作上仍常遇到難題。根據劉柏甫的觀察,目前民眾在基金投資上普遍有3大痛點:首先是市場基金琳瑯滿目,投資人往往不知道該如何挑選。其次是難以精準掌握進出場時間。三為容易忽略手續費、管理費等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

針對這些痛點,永豐金證券透過大戶豐App的創新功能與貼心設計,協助投資人逐步化解困境。「大戶豐不只是交易工具,更是陪伴投資人累積財富的虛擬夥伴,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一步步達成理財目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圖/ 數位時代

6大分類,輕鬆找到心儀的基金

主導App開發的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資深經理黃亮喻進一步說明,大戶豐App如何幫助投資人篩選基金商品及掌握進出場時機。

在選擇基金商品時,投資人除了參考由TISA基金委員會嚴選的TISA級別基金,也可以透過大戶豐App提供的6大分類機制,再搭配個人投資偏好,快速 縮小範圍,找到喜歡的投資標的。例如,看重基金長期表現的投資人,可以選擇「連年正績效」分類,鎖定近2至3年持續表現良好的基金,若是對市場波動較為敏感,則可選擇「穩定超耐震」分類,篩出資產規模超過5百萬美元且過去3年波動度低於8%的基金。

智慧加減碼創新設計,量身計算每檔基金的加減碼區間

當投資人找到心儀的基金後,下一個要面對的難題就是,該在何時進出場?如何避免買到最高點?大戶豐 App 內建的智慧加減碼功能,可以輔助投資人做出更精準的決策,讓交易不再憑感覺。

「智慧加減碼雖然不是新機制,但大戶豐App的設計邏輯卻與市場普遍做法不同,」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強調。

很多數位平台的智慧加減碼功能,都是直接套用特定比例,例如下跌 5% 就建議加碼、上漲就建議減碼,這樣的操作邏輯雖然簡單直覺,卻忽略基金本身的差異性。事實上,市場上的基金種類相當多,標的可能涵蓋美國、新興市場,或是股票、債券,不同產業的操盤邏輯也都不一樣,如果以單一標準來套用所有基金,勢必會出現偏差,間接影響長期投資績效。

為了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大戶豐 App跳脫既有框架,根據每支基金的歷史表現與波動幅度,量身計算加減碼區間,當基金淨值進入「加碼區」或「減碼區」時,就立即推播通知,提醒投資人第一時間檢視是否需要調整部位。

「智慧加減碼功能自 2025 年 7 月上線以來,已吸引超過 1.5 萬人使用、累積超過6萬次的使用頻次,甚至還有客戶運用此功能找尋強勢基金,成功提升投資紀律。」劉柏甫分享,不只優化投資效果,更有助於建立長期投資紀律,原因在於,智慧加減碼是經過數據分析而得出的客觀建議,能夠幫助投資人克服「追高殺低」的人性弱點,以更理性、更科學的方式判斷是否需要調整交易策略,讓投資人能夠在市場波動中能夠穩健操作、從容應對。

「大戶豐App的核心目標,是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劉柏甫指出,這不僅體現在智慧加減碼功能的創新設計上,更展現在實質的費用優惠中,透過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降低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鼓勵更多民眾及早加入退休理財的行列。

從投資小白到高資產客戶,滿足每一位客戶的投資需求

此外,永豐金證券亦關注高資產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規劃相應的數位金融服務。例如:開放在App線上申購境外結構型商品,讓專業投資人不必倚賴傳統專人服務,可以直接在線上完成交易,提高交易的彈性與便利性。「永豐金深信,數位財富管理平台不應僅服務投資新手,而是要讓每一位客戶,無論資產規模大小,都能享受到便利且專業的數位化服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穩健累積資產 。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強化大戶豐App的服務深度與廣度,納入更多金融產品,為客戶帶來一站式的數位投資體驗。同時,也將引入更多AI智慧功能,透過人機協作,提供更貼近個人需求的理財服務,朝著成為客戶身邊最值得信賴的「數位理財顧問助手」目標邁進。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