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第2顆大腦!這樣做數位筆記,打造自己專屬的高效思考知識庫
解放第2顆大腦!這樣做數位筆記,打造自己專屬的高效思考知識庫

在這個學習永無止盡的數位時代,無論是精進專業知識,或是吸收、統整新聞資訊,「做筆記」都是不可或缺的學習技能。

傳統人們習慣以紙筆來做筆記,因此蘋果公司於1993年開創個人數位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裝置Apple Newton,便搭配了觸控筆,而當時開發手寫辨識技術的史達潘.帕奇科夫(Stepan Pachikov),深受這段經歷啟發,於2002年創立了《Evernote》,其商標是一頭大象,意指其超強記憶力,立志成為人們的「第二大腦」。

在前述第一波「數位筆記浪潮」中,我們不再局限於手寫筆記,還能運用各種網頁擷取、搜尋、標籤等方式來整理筆記。然而,這就只是像我們過往看完報章雜誌等媒體,為了搜集資訊而做的剪貼簿,稱不上是真正的學習筆記。

Chris-and-Stepan-blog-header-1024x618
史達潘.帕奇科夫(圖右)創立Evernote,其標誌是一頭大象,意指超凡的記憶力。如今Evernote已是知名的數位筆記軟體。左為數位筆記軟體Glean商務長、Evernote前執行長Chris O'Neill。
圖/ Evernote

為靈感「雙向連結」,作為你的第2大腦

因此,在近年第二波數位筆記浪潮中,以創立於2017年的《Roam Research》為首,進一步發展了個人知識管理功能(PKM,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運用「雙向連結」來把知識資訊串連起來,模擬大腦神經網路互相連接的方式,讓數位筆記架構更像是人的「第二大腦」,得以助益人們學習。

以往我們會以資料夾或標籤,來分類管理文件資訊;但當資訊量大到一個程度後,會變得相當難管理或查找資訊,以致我們多半得改用搜尋功能來查找資料,但這仍然仰賴我們在有限的記憶裡想出關鍵字。

Evernote
當資訊量大到一個程度後,會變得相當難管理或查找資訊。「雙向連結」則是當每一份新筆記,都連結到既有的相關筆記後,所有的資訊就變成互相關聯的網狀資訊。

「雙向連結」則是當每一份新筆記,都連結到既有的相關筆記後,所有的資訊就變成互相關聯的網狀資訊。透過這樣的「雙向連結」過程,我們便能深入思考不同資訊之間的關聯性,並在查找時僅透過任一份筆記,就能順著雙向連結,將所有相關聯的資訊一把抓起來,整理成更有組織的知識體系與個人見解。

這樣的查找模式似乎很熟悉?

「雙向連結」確實不是新概念,譬如網際網路上的「超連結」就是一種單向連結,部落格軟體則發展出「Pingback」達到雙向連結的效果。當我們在網路上閱讀資訊,點擊到其他相關網頁繼續閱讀時,就已經在運用這樣的連結機制,瀏覽人類共享知識體系。
可以說是在第二波數位筆記浪潮中,才終於將「雙向連結」的操作概念,帶入數位筆記產品中。

然而,筆記軟體並不像過往智慧型手機革命的典範轉移,倒更像是漸進式創新的步調,因此當前可說是筆記軟體百花齊放的黃金時代,新舊世代並存,這些筆記軟體功能各有差異化,也會互相學習長處,每個人都能尋找適合自己的產品。

note_discuss.jpg
將知識資訊串連起來的數位筆記,能長期發展成自己的研究夥伴,也是靈感與概念寶庫, 讓你不用仰賴空想。
圖/ 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一塊平板成賈伯斯未竟之願,為何幫不了蘋果「一統江湖」?

百花齊放的筆記軟體市場

依據Google Play下載次數排行,傳統文字編輯軟體《Word》、《Google文件》累計都有超過10億次的下載量,而筆記軟體《Google Keep》、《Microsoft OneNote》與《Evernote》也是超過1億次的熱門類型。後兩者其實也能透過「內部記事連結」的機制,來手動建立單向或雙向連結,但操作流程比較不順手。

筆者作為《Evernote》的長年使用者,不得不說其軟體創新腳步放緩,又在v10大改版後出現諸多問題,儘管後續陸續改善中,但也給其他競爭產品發展的空間。

從技術角度來看,《Evernote》原先在電腦與行動各平台以原生方式開發,大改版後皆分別改為跨平台框架(電腦為Electron、行動為React Native),巨大變革影響了許多舊用戶的既有工作流程。

Notion.png
Notion直觀、簡潔的設計,以及強大的筆記功能,使他成為許多使用者喜愛的筆記軟體。
圖/ Notion

近年熱門起來的筆記軟體《Notion》則有超過100萬次下載,以個人資料庫為主要核心概念,網路上有相當多人分享使用方式,整體態勢與當年的《Evernote》不相上下。《Notion》的軟體功能強大且視覺設計美觀,就像是強化版的《Evernote》,並能透過「backlink」機制來操作雙向連結。

站在第二波數位筆記浪潮前鋒的《Roam Research》,至截稿前還在緊鑼密鼓地開發原生行動App,目前僅有Web App可用。《Roam Research》首先參照了《Workflowy》的列表筆記方式,並借鑑了維基(Wiki)語法來實作雙向連結,即透過兩個方括號來連結筆記、兩個小括號來引用文字段落(Block),並自動建立反向連結的參考資料區塊(Linked References)。

Roam Research
《Roam Research》看似簡潔的介面,但整理邏輯與運用方式與一般數位筆記不同,擁有很強大的連結功能,讓不同筆記頁面可以快速切換、互相連結。
圖/ Reddit cc by RusticBohemian

這樣的語法與機制設計,使得《Roam Research》超越了傳統個人維基,讓雙向連結成為強大易用的核心功能,不但募得了900萬美元種子投資、公司估值達2億美元,也已經開始盈利。但正由於《Roam Research》訂閱價格不菲,許多市場後進者包含《Athens Research》、《Logseq》與《Obsidian》等都仿效了這樣的語法機制,卻提供更低廉或免費的方案。

此外,從技術角度觀察,前述《Notion》、《Workflowy》與《Obsidian》的行動App,皆以一整面web view作為使用介面,意即運用網頁前端技術框架來跨平台開發使用介面,以往容易有效能不佳的問題,如今則成為主流選項之一。

話說回來,只是將相關資訊透過雙向連結串起來,就是系統性地學習知識了嗎?這樣就能發展出獨到見解了嗎?

城裡只有一間百貨的啟發:開發者心冷、壟斷案纏身,蘋果讓創新停滯了?

運用第2個大腦來發展創新

在第二波數位筆記浪潮中,人們經常引用德國社會學家盧曼(Niklas Luhmann)所提出的卡片盒(德文Zettelkasten,英文slip-box)筆記法,這協助他在學術生涯30年間,發表了多達58本著作與數百篇文章,甚至在他過世後,還能從遺留筆記中再整理成好幾本著作。

另有德國教育哲學家艾倫斯(Sönke Ahrens)於2017年出版《How to take Smart Notes》(中國譯本書名為《卡片筆記寫作法》),則是介紹此方法論的暢銷書籍。該書指出,卡片盒筆記法不單是為了搜集資訊,主要是用來發展創見,因此最終目的是寫作發表。

首先以一張卡片筆記為單位,每張僅記下一個概念想法,分別透過Fleeting Notes記錄靈光一閃的想法(要在一天內整理起來),或閱讀文獻資料並記錄成Literature Notes,最重要的是依循當下研究議題,去選擇性閱讀、思考並記錄與既有筆記的關聯性、用自身想法重寫成一張完整的卡片筆記,即為Permanent Notes,這些就成為未來發表著作的素材。

前述流程能確保我們善用短期記憶,再運用卡片筆記的連結性協助我們學習、成為長期記憶資源,這些外部工具讓大腦得以專注思考並發展個人見解。最終這份卡片盒筆記就成為你的第二大腦,但它不只是仿造大腦結構的知識體系,還能長期發展為共同研究對話的夥伴,也是你的靈感與概念寶庫,而無需仰賴腦力激盪來空想創新。

盧曼_卡片盒記憶法
盧曼的「卡片盒筆記法」讓我們能建立個人的知識網路,克服學習與寫作上的痛點:讀完記不住、筆記亂糟糟、寫作無從下筆等問題。
圖/ Der Tagesspiegel

盧曼一生累積了約9萬張卡片筆記,乍看很多,但其實平均一天僅記下6張卡片筆記。由此可知,前述的筆記軟體發展就像是武功招式演化,最重要的仍是長期的內功修煉,每一步都確實地透過自己的書寫來融會貫通。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學術研究者的生涯早期,有效的筆記法就已經發揮重要功效。盧曼早年學習的是法律,在政府部門工作期間,運用下班時間學習研究感興趣的哲學與社會學,逐步發展出卡片盒筆記,並在前往哈佛大學進修的機緣後,轉往德國斯拜耳行政大學任職,後續在一位德國社會學家薛爾斯基(Helmut Schelsky)提攜下,完成博士學位並成為社會學教授。

在台大教授張文亮所著《電學之父:法拉第的故事》中記載,早年法拉第僅小學畢業,便成為訂書匠學徒,工作之餘除了讀店裡的書,還去大眾科學教室上課,他是這樣做筆記:「我在筆記紙的左邊,迅速寫下上課主題、內容與關鍵字句……在右邊寫下在我腦中瞬間閃過的反應與看法。下課後,我立刻回家,趁著印象仍深,立刻將第一份筆記,完整而有序地謄寫成第二份,這裡包括我所記得的每一個細節,我是用自己的思路來貫通,用自己的語氣來書寫……最後我會就上課內容的疑點,再去查書、默想、實驗與老師討論,以做為第二份筆記的補充。」

法拉第的筆記本
由英國皇家學會收藏「法拉第的筆記本」於201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計畫」的保障文獻。
圖/ Royal Institution

法拉第上了知名科學家戴維(Humphry Davy)的4小時課程後,做了386頁筆記,讓他應徵上英國皇家學院的研究助理,最終發現電磁感應的發電機原理,成為史上重要的科學家之一。

這些筆記法都有著相似的流程,用以學習感興趣的事物,能夠發展出有價值的成果。輔以這些筆記軟體,作為我們的第二大腦,我們就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有效地發展創新。

最新10月號雜誌《無程式碼時代來了!》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責任編輯:吳佩臻、張庭銉

關鍵字: #數位工具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