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20更新
星宇可以說是上週以來最搶手的興櫃人氣王,上周股價狂飆高達77%,加上今(20)早盤漲幅,短短六個交易日就漲幅翻倍,早盤強彈一度來到39.45元,漲幅超過21%,更在盤中13時12分創下新高,每股飆到50.5元,漲幅超過55%,正式擠下虎航成為新「航空股王」。星宇航空股價表現亮眼,也讓董事長張國煒身價再度暴增百億,對於自己一手催生的星宇,張國煒又有哪些期待,未來會如何佈局他的航空夢?以下是2022年12月報導,帶你一次看。
2022年已經到了尾聲,今年裡,有許多人對科技界作出重大貢獻或影響,《數位時代》整理10大最具代表性的科技人物,帶您回顧這充滿動盪的一年。
今年10月,一部有三架客機編組隊形側飛、配著滂礡背景音樂的影片,在YouTube上快速累積了近20萬的點閱數,更在各式主流媒體間引起巨大討論。這是星宇航空特意拍攝,董事長張國煒從法國親自將客機駕駛回台的行銷短片。
熱愛飛機的張國煒,是台灣唯一擁有機師、維修證照的航空公司董事長。今年10月,張國煒將A350從法國開回台灣,更吸引無數航空迷守候接機,扎實的專業背景、不依舊俗的行事風格,與出奇制勝的行銷策略,讓張國煒、星宇都收穫了一票忠實粉絲。
此外,與長榮家族的糾葛也讓他成為媒體寵兒,媒體熱愛用「王子歸來」、「王子復仇記」來描繪張國煒與長榮的關係。從2016年無預警被拔除長榮航空董事長身份,2018年星宇成立,2019年星宇首航,2022年4月擔任立榮董事長,被看作是重返長榮的第一步,卻在9月辭去立榮董事長職位。出自長榮集團,張國煒每次職位的異動都引起眾人的目光。
星宇連7個月雙位數正成長,但累積虧損也超過百億
然而,他卻更希望大眾將目光放在星宇的發展上。今年9月底,成立4年的星宇航空興櫃,直面資本市場的考驗。日前公告的11月的營收新台幣6.2億元,月增率62%,年增率752%,連續7個月雙位數正成長;但同時間,到今年第3季時,星宇也已經累積了超過新台幣100億元的虧損。
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教授戴佐敏表示,「航空運輸需要具備經濟規模,透過經濟規模來降低成本,未具經濟規模前的虧損是必然的。」在星宇航線、航點、航班建立完備,航網形成規模之前,虧損是無法迴避的過程,歷來航空業者都無法倖免。
張國煒買飛機、拓展航線⋯,力拚星宇轉虧為盈
與期待國門開放一樣急切,旅客出遊的急迫之情,也部分轉嫁為對星宇的監督與評價。星宇從2018年成立起,就一路「趕進度」,不論是與立法機構折衝,放寬成立航空公司的法規,建設自己的飛機維修廠、爭取航班時間、部署飛機數量,以及佈局飛往東北亞、東南亞、港澳地區等數十個航點,與下一步規劃拓展亞洲以外的長程航點,預計明年4月飛向美國洛杉磯,在在都是不小的資本投入。
一開航就迎來疫情,興櫃的關頭又迎來全球景氣下行。強勢美元為科技業帶來大量的匯兌收益,對於打基礎、購買新機的星宇,卻是沉重的資本負擔。隨著星宇進入資本市場視線範圍,在粉絲、投資人、乘客目光下,在基礎設備逐漸部署到位後,優異的行銷策略會為星宇帶來多少客戶,將是張國煒的下一道考驗。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