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餐飲「蹲低跳高」規模超越疫情前!科技怎麼解決流動率高、人手不足的危機?

在2023年未來商務展上,舉辦了「餐飲OMO轉型實戰論壇」,各方專家分享、對談台灣餐飲科技趨勢。
2023.06.17 | 新零售

2023年未來商務展首度與 AI Taiwan 聯展,以「AI FOR ALL」為主題,引領商界進入未來商務的全新篇章。一同抓住科技所帶來的新契機,開啟下一波商業革命海嘯!

《數位時代》也將直擊,帶來第一手的現場觀察。

在過去三年新冠肺炎情影響之下,餐飲業者無疑是受創最慘烈的產業之一,如今疫情陰霾逐漸過去,餐飲業者也迎來大爆發。然而,卻也面對第一線缺工危機,餐飲OMO(Online merge Offline)轉型需求迫在眉睫。

在今年的未來商務展上,就舉辦了「餐飲OMO轉型實戰論壇」,邀請到未來流通研究所總監林原慶、beBit TECH微拓科技商務長譚學凱、Ocard奧理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陳逸生對談,拆解台灣疫情後餐飲生態改變趨勢,以及在其中OMO科技所扮演的角色為何。

餐飲OMO.jpg
今年的未來商務展上,舉辦了「餐飲OMO轉型實戰論壇」。
圖/ 程倚華攝影

疫後市場大回溫,餐飲科技成缺工解方

「疫情期間蹲得越低的產業,就跳得越高,」林原慶這樣分析不同餐飲業態疫情前後的改變。他引用數據指出,在2022年,整體餐飲業營業規模都已經超過2019年的水準。代表儘管在缺乏境外旅客的情況之下,台灣餐飲依然可以穩定成長。而疫情前後成長最多的是便當自助餐、早餐店以及手搖飲。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而且,疫情也大幅扭轉企業營運環境與消費者餐飲型態,構成台灣餐飲科技加速應用的關鍵轉捩點。像是在2020年,台灣餐飲業者導入POS系統比例達75.6%的歷史新高,建置線上點餐系統業者的比例也自2019年的16.2%大幅成長至2022年達34.8%。餐飲產業儼然成為繼零售產業後,各項數位科技在實體經濟應用中的最大實驗場域。

為何餐飲科技會在此時爆發性成長?林原慶指出,勞動力不足是關鍵。

在2022年未來流通研究所的調查指出,台灣餐飲業者主要面臨的前10大困境中,有3項與勞動力有關,分別為人事成本過高、人員流動率高、人力短缺。對餐飲產業而言,適當的導入餐飲科技,有助於降低成本、提升營運效率、增進獲客留客機會。

科技應用不僅是業者短期應對疫情的選項,在疫情後更已轉化成為企業長期優化獲利結構與保持競爭力的基礎設施。「從去年開始,像是送餐機器人這種過去比較少使用的新技術,餐飲業者都開始大量採用,」林原慶說。

餐飲OMO3.JPG
Ocard奧理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陳逸生,將餐飲業的數據會員經營歷程分為3大階段。
圖/ 程倚華攝影

如何讓新客變熟客?Ocard指出餐飲會員3階段

在餐飲OMO科技領域,數據蒐集、會員經營也是重要方向,台灣新創Ocard就透過相關服務,成功拿下全台2,000個品牌、4,600家門市的合作訂單。陳逸生透過自家業務觀察,在合作的品牌中,有90%已經開始執行集點活動、有42%已經開始執行會員分級制度。這些數字都比疫情前提升許多。

同時,他把餐飲客戶經營分為三階段:

第一,提升顧客忠誠度、吸引回購

陳逸生觀察,在2019年之前的餐飲業者,思考會員經營時多半停留在這個階段。

第二,開始思考如何使用CRM達到有效營運

他認為,台灣大約僅有10%餐飲業者在此階段,大部分業者還沒有數位化思維。

第三,CDP(客戶資料平台)導入

這意味著開始做數據整合、資料分群貼標、行銷自動化等等。但他認為,第三階段對於餐飲業者來說,實際執行工作上相當辛苦。「Ocard想做的,就是花30分鐘,讓大家擁有像是星巴克一樣的會員系統,」陳逸生這樣定義自家服務。期待能讓餐飲業者都輕鬆經營會員機制。

延伸閱讀:別燒錢做App了!懂顧客經營眉角,Ocard靠「滿滿大平台」把過客變主顧

責任編輯:錢玉紘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