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亞尼克販賣機啟示:猛爆性甜品如何維持話題?販賣機最適合產品是什麼?
【觀點】亞尼克販賣機啟示:猛爆性甜品如何維持話題?販賣機最適合產品是什麼?
2024.03.18 | 新零售

你會在捷運站販賣機購買一條價格300~400元的生乳捲嗎?

甜點名店亞尼克前陣子宣布關閉部分實體門市,將營運重點放在YTM蛋糕販賣機力道,引發市場關注。

就「產品」與「通路」來說,亞尼克此舉策略將發展什麼可能?

亞尼克宣布調整通路:實體收手、加大販賣機力道

回顧亞尼克一路走來的過程,成立於2000年的亞尼克,2013年積極經營電商通路,其推出的蛋糕新品「生乳捲」,將生乳捲推向市場巔峰。2015年賣破百萬條,甚至創造每10秒賣出一條的驚人紀錄。

2018年年中,亞尼克劃時代地宣布自行研發自動販賣機YTM,以台北捷運站點為主要布點策略,引發風潮,而這一步,也將生乳捲推到更多人眼前。

亞尼克生乳捲_2.jpg
亞尼克以生乳捲打響名號,2015年創下每十秒賣出一條的紀錄,在蛋糕販賣機打進捷運後,又更進一步將產品推到顧客面前。
圖/ 亞尼克官網

其中相當有趣的一個數據是,亞尼克生乳捲在大舉推出捷運站YTM後,意外收獲不少男性客群,我認為那會是兩種情境:

一種是家庭日常,太太請出門上班的老公下班帶一條回家給家人吃,因此主力消費結帳者即是男性本身。

一種是朋友串門,搭捷運順帶帶個甜點去朋友家作客,甜點又感覺比較柔軟,比起買便利商店的隨手禮盒,更有心意感。這也讓不會走進去甜點店或是不會上網團購生乳捲的男性,有了一個接觸生乳捲的機會。

亞尼克在電商市場取得巨大成功,在通路上的革新,也強勢地讓生乳捲的招牌一亮亮十年。

延伸閱讀:亞尼克董事長:不好就要收,才不會被淘汰!親解YTM蛋糕販賣機「大膽擴張」策略

猛爆性甜品如何維持話題?

不過甜品不同於一般的消費需求,亞尼克的甜點操作,確實不同於一般甜點店強調實體消費體驗,亞尼克著重在商品本質,這某部分喪失了甜點存在應該有的浪漫與刺激,亦沒有結合到儀式、節慶等日常小確幸,這在邏輯上是相對危險的一種操作。

那甜品應該怎麼維持熱度呢?

方式一:成為人們的日常

猛爆性的甜品要紅很久是很難的一件事情,它必須融入人們的日常,像是一之鄉的蜂蜜蛋糕,至少生子送禮時會想起這個品項,又或是生日會想到的紅葉生日蛋糕,否則甜品類別並非正餐,購買動機來自於儀式感。

方式二:聯名維持新鮮感

就目前主流來看,透過聯名的方式持續增加話題,是不錯的方式。像是近期breadpapa與頂呱呱聯名,將炸雞與泡芙做搭配,就是一個相當有趣的合作,也讓泡芙這個單品多了各種可能想像。

甜品點用販賣機適合嗎?哪些產品適合用販賣機?

另一個問題是,用販賣機賣甜品適合嗎?這個問題要先檢視一下販賣機的特性。

首先是布點廣大。可以看到像是早期傳統的飲料販賣機,正是一種「就算台灣有破萬間便利商店,我還是可以更深入到校園、軍中、巷弄」的底氣。再來就是7-11的自販機,更可以深入機場、辦公大樓等。

其次是24小時都能買到。這更滿足了像是醫院、輪班制廠區的需求,比方自動拉麵機新創Yo-Kai推出的拉麵販賣機,就是以醫院市場為主打,滿足半夜病人醒來肚子餓的果腹之需。

 亞尼克YTM二代機
亞尼克在2018年推出第一代YTM,2023年中旬則進一步推出第二代YTM,改為透明櫥窗可以讓消費者清楚看見銷售品類
圖/ 亞尼克

就其上述特性,回頭來看自動販賣機適合的產品,撇除已知的飲料、零食或是熟食機,「麵包」這個品項或許更適合自動販賣機。

原因有兩個,首先,麵包是可以果腹也可以做為點心的產品,再者,麵包的食用情境是非常日常的,無論是早餐、過餐期、加班,甚至下班買回家當隔天早餐,如果能夠做到比便利商店的機製麵包口感更佳的產品,絕對具有競爭力,像是當前知名麵包店,米哥、哈肯舖、小鳥吃吐司等都很合適。

亞尼克的另一個選擇:找超商通路合作

回到文章開頭的那句問題:你會在捷運站販賣機購買一條3、400元的生乳捲嗎?

對於亞尼克來說,選擇自動販賣機這個賽道,可以為未來YTM裡面販售的產品增添更多可能,也可以自行運籌這個通路,為廣大的加盟邏輯做展開,這是企業面的商模創新。

不過以更有效率的邏輯來看,台灣身為全球便利商店密度第二高的國家(第一為韓國),生乳捲與便利商店更進一步的深度合作,或許會是不錯的選擇。

延伸閱讀:燒掉6千萬的大膽賭注,銷售卻不如預期⋯亞尼克蛋糕販賣機下一步怎麼走?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責任編輯:林美欣

關鍵字: #餐飲科技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多問一點,離健康更近一些!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陪你找回身體的聲音
多問一點,離健康更近一些!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陪你找回身體的聲音

健康知識普及,卻未讓選擇變得容易。琳瑯滿目的營養補充品與建議,加上網路上碎片化、標準不一的資訊,反而讓判斷成本提高,許多人因此在起步階段就裹足不前。

「很多人其實想掌握健康,卻在資訊洪流中忘了相信自己身體的感受。」VITABOX® 營養師溜溜觀察,當選擇焦慮與資訊混亂成為常態,人們反而忽略了最簡單的事——傾聽身體的聲音。VITABOX® 因此在 LINE 推出 「AI 健康配速員」,透過對話幫助消費者重新找回與身體的連結,從內在需求出發,打造簡單好上路的保健起點。

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開啟健康對話第一步

「大眾常見的保健問題其實高度重複,但過去客服量能有限,我們常常得讓客戶等上兩三天才回覆。現在有了 AI,能即時解答基礎問題,營養師則可專注處理較複雜的個案。」溜溜說明,VITABOX®「AI 健康配速員」是一套全年無休的對話系統,平均每日處理超過 600 筆提問,其中約 90% 可由 AI 即時解決,僅有 10% 需轉由真人營養師接手。常見問題如「孕婦能吃哪些益生菌?」或「睡不好該補什麼?」等,AI 均能提供清楚、專業的建議。

若遇到較複雜或個人化程度高的問題,則可透過機器人自動回應+AI+營養師的分層機制,轉接給真人營養師進行後續諮詢,有效縮短等待回覆的時間,也提升整體使用體驗。「我們不是單純導入 AI,而是選擇用 AI 互動來實現我們相信的一種陪伴方式,讓對身體的好奇與理解,不必等待。」

VITABOX
VITABOX® 營養師溜溜表示,「我們希望 AI 不只是回答問題,而是陪伴每個人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需求。」
圖/ 數位時代

啟用方式也極為簡單,加入 VITABOX® 的 LINE 官方帳號即可一鍵啟動。系統會先詢問性別、年齡等基本資訊;若使用者無法清楚描述問題,AI 也能進一步拋出問題、比對歷史紀錄,或透過選擇題的方式,引導釐清隱性需求與個人目標。

「像是近期討論度較高的 NMN,不少人打成 NNN、MNM,所以我們也特別訓練 AI 的語意理解與錯字判讀能力,能親切引導確認:『請問你是想問 NMN 嗎?』即使輸入有誤,也能繼續獲得正確資訊,讓使用者感受到 AI 的理解與體貼。」溜溜指出,AI 的價值不只解答問題,還要能夠預判可能的模糊與錯誤,比使用者先想一步,做到主動理解、精準回應。

整合知識圖譜,打造 AI 與營養師的雙軌協作

這套 AI 系統由大型語言模型(LLM)驅動,結合 VITABOX® 多年累積的產品資料、CRM 數據、真實客服對話、營養學與醫學期刊,建構出可持續學習的健康知識圖譜。不同於傳統「問一答一」的機制,AI 採用語境分層邏輯,先從作息與飲食習慣切入,層層推進至保健建議,再進一步提供產品推薦,並不直接導向消費,反而強化使用者信任與參與感。

「我們不是在打造冷冰冰的機器人,而是塑造一個有溫度的健康夥伴。」溜溜強調,VITABOX® 延續 Make it Simple 的核心精神與一貫的品牌語調,講究準確,也講究陪伴與信任。

VITABOX
有了「AI 健康配速員」多問一點,營養師也能專注處理較複雜或個人化程度高的專案。
圖/ 數位時代

為強化資訊安全與建議品質,AI 系統由營養師與產品團隊共同把關,建置完整的風險識別與回應邊界。當提問涉及藥物、疾病診斷等超出 AI 處理範疇時,系統即自動提醒使用者就醫或真人諮詢,避免誤導。

為了讓整體設計貼近使用者,VITABOX® 將 AI 健康配速員直接整合在 LINE 平台上,無需額外下載 App 或開啟網站。「我們並不改變使用者的習慣,而是在他們最自在的地方,陪伴他們開始健康對話。」

「AI 健康配速員」於 2024 年九月正式上線,初期封測滿意度不到五成,經三個月優化調整後,2025 年第一季提升至 98.7%。溜溜分享:「我們收到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用戶回饋,有顧客表示被『一秒就收到回覆』嚇到,覺得回覆既『精準』又『貼心』;也有顧客雖然猜到是機器人,卻仍感謝 AI 的『悉心回應』,甚至有人說:『你們的服務系統真的很好,跟真人營養師一樣厲害!』這些回饋顯示,AI 的回覆品質已能與真人營養師無縫銜接,讓顧客在體驗上幾乎沒有落差。」

最令人驚喜的,是品牌導入 AI 後,整體轉換率提升了 13%。「原本只是想減輕客服壓力、解決顧客的問題,沒想到竟然也助攻銷售轉換,真的是意料之外!」

愈簡單、愈不容易,VITABOX® 的選擇與堅持

AI 強大而即時,那還需要營養師嗎?溜溜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AI 是輔助,不是替代。它能處理多數標準問題,但人與人之間的細膩互動與臨床判斷,是 AI 做不到的。」她舉例,曾有使用者一開始以為是退化性問題,後來經過營養師協助釐清生活與補充習慣後,才發現另有可能的影響因素。這類交叉比對與個別化觀察,仍需仰賴營養師的經驗和引導。

因此,VITABOX® 保留「一鍵切換真人諮詢」的設計,當問題超出 AI 範圍,系統會即時轉由專業營養師接手。AI 專注於初步引導與問題分流,營養師則投入更具判斷力與價值的個案管理與產品研究。

VITABOX® 也是目前業界少數以 AI 提供「專業智能健康輔助」的品牌,跳脫傳統 FAQ chatbot,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對話設計。「健康的選擇,就是多問一點。多問一點,就能往健康的理想更靠近一點。」溜溜笑說,有了 AI,就不用擔心麻煩別人,什麼問題都能安心提問。「當營養師不用再回答重複問題,就能更聚焦在專案開發、營養規劃、檢測優化等工作。」

這樣的設計思維,也與一直以來的品牌理念相呼應。不上通路、不靠代言的 VITABOX®,始終專注於天然成分(A.A. Clean Label 無添加)、加乘配方(VITASYNERGY®)、安全驗證(SGS、BSI)與永續包裝(FSC 紙材、環保油墨)。從產品研發到服務設計,一以貫之地實踐「Make it Simple」的初衷。如今,「AI 健康配速員」更讓「今天開始享受健康生活」成為每個人都能實踐的行動起點,把保健變簡單,也更容易開始。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