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在捷運站販賣機購買一條價格300~400元的生乳捲嗎?
甜點名店亞尼克前陣子宣布關閉部分實體門市,將營運重點放在YTM蛋糕販賣機力道,引發市場關注。
就「產品」與「通路」來說,亞尼克此舉策略將發展什麼可能?
亞尼克宣布調整通路:實體收手、加大販賣機力道
回顧亞尼克一路走來的過程,成立於2000年的亞尼克,2013年積極經營電商通路,其推出的蛋糕新品「生乳捲」,將生乳捲推向市場巔峰。2015年賣破百萬條,甚至創造每10秒賣出一條的驚人紀錄。
2018年年中,亞尼克劃時代地宣布自行研發自動販賣機YTM,以台北捷運站點為主要布點策略,引發風潮,而這一步,也將生乳捲推到更多人眼前。
其中相當有趣的一個數據是,亞尼克生乳捲在大舉推出捷運站YTM後,意外收獲不少男性客群,我認為那會是兩種情境:
一種是家庭日常,太太請出門上班的老公下班帶一條回家給家人吃,因此主力消費結帳者即是男性本身。
一種是朋友串門,搭捷運順帶帶個甜點去朋友家作客,甜點又感覺比較柔軟,比起買便利商店的隨手禮盒,更有心意感。這也讓不會走進去甜點店或是不會上網團購生乳捲的男性,有了一個接觸生乳捲的機會。
亞尼克在電商市場取得巨大成功,在通路上的革新,也強勢地讓生乳捲的招牌一亮亮十年。
猛爆性甜品如何維持話題?
不過甜品不同於一般的消費需求,亞尼克的甜點操作,確實不同於一般甜點店強調實體消費體驗,亞尼克著重在商品本質,這某部分喪失了甜點存在應該有的浪漫與刺激,亦沒有結合到儀式、節慶等日常小確幸,這在邏輯上是相對危險的一種操作。
那甜品應該怎麼維持熱度呢?
方式一:成為人們的日常
猛爆性的甜品要紅很久是很難的一件事情,它必須融入人們的日常,像是一之鄉的蜂蜜蛋糕,至少生子送禮時會想起這個品項,又或是生日會想到的紅葉生日蛋糕,否則甜品類別並非正餐,購買動機來自於儀式感。
方式二:聯名維持新鮮感
就目前主流來看,透過聯名的方式持續增加話題,是不錯的方式。像是近期breadpapa與頂呱呱聯名,將炸雞與泡芙做搭配,就是一個相當有趣的合作,也讓泡芙這個單品多了各種可能想像。
甜品點用販賣機適合嗎?哪些產品適合用販賣機?
另一個問題是,用販賣機賣甜品適合嗎?這個問題要先檢視一下販賣機的特性。
首先是布點廣大。可以看到像是早期傳統的飲料販賣機,正是一種「就算台灣有破萬間便利商店,我還是可以更深入到校園、軍中、巷弄」的底氣。再來就是7-11的自販機,更可以深入機場、辦公大樓等。
其次是24小時都能買到。這更滿足了像是醫院、輪班制廠區的需求,比方自動拉麵機新創Yo-Kai推出的拉麵販賣機,就是以醫院市場為主打,滿足半夜病人醒來肚子餓的果腹之需。
就其上述特性,回頭來看自動販賣機適合的產品,撇除已知的飲料、零食或是熟食機,「麵包」這個品項或許更適合自動販賣機。
原因有兩個,首先,麵包是可以果腹也可以做為點心的產品,再者,麵包的食用情境是非常日常的,無論是早餐、過餐期、加班,甚至下班買回家當隔天早餐,如果能夠做到比便利商店的機製麵包口感更佳的產品,絕對具有競爭力,像是當前知名麵包店,米哥、哈肯舖、小鳥吃吐司等都很合適。
亞尼克的另一個選擇:找超商通路合作
回到文章開頭的那句問題:你會在捷運站販賣機購買一條3、400元的生乳捲嗎?
對於亞尼克來說,選擇自動販賣機這個賽道,可以為未來YTM裡面販售的產品增添更多可能,也可以自行運籌這個通路,為廣大的加盟邏輯做展開,這是企業面的商模創新。
不過以更有效率的邏輯來看,台灣身為全球便利商店密度第二高的國家(第一為韓國),生乳捲與便利商店更進一步的深度合作,或許會是不錯的選擇。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