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產業薪水大調查:誰起薪高?誰飆最多?誰最薪酸?一張圖看懂
16產業薪水大調查:誰起薪高?誰飆最多?誰最薪酸?一張圖看懂

今年大學學科能力測驗有超過12萬人報考,2月25日學測成績出爐,3月19日開始個人申請入學報名,如何選填志願成為全台考生及家長最燒腦的大事。

根據1111人力銀行產業起薪排名調查,在16個產業中,工作一年以下平均起薪前五名,分別是電子資訊、醫療環衛、貿易倉儲、金融保險、建築營造;觀察七年後的薪資排名,電子資訊業仍居冠,第二名是金融保險,礦業能源則排名第三。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考生該如何結合個人興趣與產業「錢」景,以作出最佳的升學策略?

1111人力銀行於3月3日發布「16大產業起薪排名」,根據數據與相關分析,以下是成長幅度最高與最低的產業及其背後原因:

工作一年以下,起薪前五名有誰?

從排名可以看出,工作一年以下平均起薪前五強,分別是電子資訊、醫療環衛、貿易倉儲、金融保險、建築營造。

第一名:電子資訊(36800元)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曾仲葳表示,整體而電子資訊不僅起薪優,隨著資歷累計,年薪分紅更是驚人,說明了台灣科技業撐起全球 AI 供應鏈,產業價值的重要性,也同步反映在從業人員待遇條件方面,依然扮演產業領頭羊,從業人員工作7年均薪58400元。

AI供應鏈_shutterstock_2510535407.jpg
圖/ shutterstock

第二名:醫療環衛(34700元)

曾仲葳指出,為了緩解護理人員出走潮,去年有不少醫療院所透過加薪措施來提高留任率,因而墊高薪資表現,且近年永續環境意識高漲,也讓環衛工作薪資跟著上揚,因此醫療環衛相關工作起薪落在34700元,工作7年後薪資直逼5萬元。

第三名:貿易倉儲(34600元)

曾仲葳分析,近年貨櫃航運股營運表現優於預期,指標企業不僅豪氣發放年終獎金犒賞員工,也積極調整待遇延攬人才,帶動貿易倉儲人員起薪。

第四名:金融保險(34300元)

曾仲葳表示,人人稱羨的金飯碗「金融保險」起薪34300元,福利制度健全,每年調薪、績效分紅以及穩定的年終獎金,因此在薪資成長變化高達62.7%,是長遠職涯的理想選擇。

延伸閱讀:金融業大徵才!一張表看富邦、國泰、中信⋯⋯各大金控職缺、薪資、年終多少?

第五名:建築營造(33200元)

需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建築營造業起薪位居第五,但部分建築工作需要付出較多勞力,且存在一定的危險性,且工作七年平均薪資為46,000,成長幅度僅38.6%為中段班,顯示傳統營造工班薪資成長有限。

成長幅度最高的三大產業

進一步觀察薪資爆發的續航力,受益於全球趨勢,礦業能源、金融保險、電子資訊則為成長幅度前三名的產業;而最低的產業則因市場飽和、內需限制或技術創新不足而受限。

礦業能源業:72.3%

綠能轉型驅動需求:全球推動再生能源政策(如離岸風電、太陽能發電)帶動大量綠領職缺,特別是碳盤查、永續管理等專業人才需求激增。

曾仲葳指出,綠領職缺如組織碳盤查、ESG策略師、永續管理師等,皆與台灣再生能源政策息息相關,ESG浪潮席捲全球,相關人才愈加稀缺,後勢行情頗為看好。

延伸閱讀:AI資料中心需求激增!Google和Meta積極投資「地熱能源」,好處和挑戰是什麼?

金融保險業:62.7%

金融科技(FinTech)的發展,推升對跨領域專才的需求。且金融業擁有穩定福利與績效分紅,為從業人員提供長期薪資成長動力。

電子資訊業:58.7%

台灣作為全球科技供應鏈核心,AI與半導體需求持續推高人才價值。另外,科技業普遍採用績效分紅模式,使得從業人員在資歷累積後薪資顯著提升。

延伸閱讀:台塑市值暴跌6成!王文淵啟動861人「AI轉型小組」,一聲令下:沒未來的,不做!

成長幅度最低的三大產業

一般服務業:26.9%

由於內需市場有限,一般服務業規模小且競爭激烈,利潤空間有限,導致薪資增長緩慢,難以吸引高階人才進入。

藝文出版業:29.0%

網路免費內容取代傳統出版品,加上市場飽和和消費者閱讀習慣轉變,使該產業陷入長期低迷。對於企業營運成本來說,出版品銷量不足以回收製作成本,推測進一步壓縮薪資增長空間。

貿易倉儲業:34.4%

貿易倉儲業容易受國際貿易景氣循環影響,薪資結構呈現週期性波動。多數職位集中於基層操作人員,薪資成長空間有限。

曾仲葳建議,近年升學趨勢明顯往理工、電資領域傾斜,建議在選填志願前,建議考生深入了解各科系所開設的必修科目學分學程,是否符合自己大學四年期待,才不致虛度光陰。

再者,學歷並不能與職場表現完全畫上等號,新鮮人展現學習企圖心並提出解決方案,這才是企業最在意的人格特質,建議在校期間修跨領域學程或是輔系方式,逐漸找出自己的興趣及強項,透過考取證照來加深專業性,以成為未來不可取代的職場技能。

延伸閱讀:
STEM人才超香!盤點十大最有價值大學科系:畢業後工作好找、年薪300萬起跳

十大最「薪酸」科系有哪些?薪水比念電機工程的少一半、失業率又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當AI碰上顧客行為與會員數據,將如何為品牌打造變現曲線?
當AI碰上顧客行為與會員數據,將如何為品牌打造變現曲線?

根據HAPPY GO旗下市調顧問品牌GO SURVEY於今(2025)年6月發表的最新消費者白皮書,超過8成消費者表示近兩個月的變動已動搖消費信心,超過3成6消費者認為經濟變局將持續影響半年至一年,面對經濟不安感,近4成消費者將緊縮日常非必要開支,面對這一波消費行為改變與流動,唯有以數據洞察顧客價值觀與真實需求,方能掌握消費決勝關鍵。

用數據洞察掌握消費流動,HAPPY GO助品牌掌握成長曲線

在全球景氣的陰影籠罩下,消費者購物行為正悄悄改變。HAPPY GO品牌創新事業部總監劉艾薇表示,當前的消費者不僅重視商品的價格與價值,行為也越來越碎片化,會同時在線上、線下、電商、團購、甚至是網紅等多元通路了解與購買商品。「在這樣的狀況下,品牌主與行銷人員若仍以單一通路的角度去理解消費者,數據洞察的深度有限,唯有以『消費者』為核心,進行消費行為的全面理解,才能看見真正的需求與動機。」

鼎鼎行銷
圖/ 數位時代

而這也是AI賦能的「HAPPY GO CRM⁺ AI會員經營新服務」一推出就受到市場高度關注的原因:它不僅能結合顧客關係管理(CRM)與會員特徵分析以精準描繪顧客輪廓,還能透過行動洞察幫助品牌生成最貼近顧客需求的文案,進行進階個人化行銷方案。

劉艾薇更解釋,對於尚未導入CRM的品牌主,「HAPPY GO CRM⁺ AI會員經營新服務」有助於其快速勾勒顧客樣貌與需求,而對已經擁有CRM與顧客資料平台(CDP)的品牌主與行銷人員,它則提供另一種價值。「品牌擁有的交易數據是確實發生的,但是,會員資料多是由顧客自行填寫,真實性與即時性難以確認,我們的服務有助於品牌彌平缺口,更精準地檢視顧客真實狀態、更新與分析特徵、擴充顧客維度,以及持續追蹤(人群)動態指標,『固客』與『獲客』同時並進。」

影響消費行為的不僅僅是市場環境,HAPPY GO共感行銷事業群總監江盈美提醒,隨著顧客所處的人生階段不同,其所在意的議題與需求的商品服務也會隨之改變。舉例來說,當消費者愈來愈重視自我價值,對於能強調個人體驗的課程或服務,自然會有更高的關注與購買意願。「品牌主若能抓住這些價值觀的轉變,並將商品背後的故事與消費者重視的事物連結,就能大幅提升顧客的好感度與採購意願,創造品牌成長曲線。」

鼎鼎行銷
圖/ 數位時代

「HAPPY GO CRM⁺ AI會員經營新服務」化身品牌獲客與創收的關鍵武器

根據統計,HAPPY GO累積實名制會員人數已突破1,100萬名,全台每2人即有1人是HAPPY GO會員,會員資料種類豐富且多元,含括消費數據、行為數據與態度數據,如每年超過50億點數消費軌跡,在零售、電信、金融、交通、電商等通路的消費行為軌跡,以及會員態度與消費偏好等數據,讓品牌與行銷人員可以深入且多維角度了解消費者樣貌。

劉艾薇認為:「在快速變化的消費市場,透過AI與數據結合的CRM⁺AI平台,以顧客洞察找到關鍵連結,提升顧客體驗與轉換效益創造品牌價值。」舉例來說,只要透過隱碼技術比對雙方會員資料庫,品牌即可在「CRM⁺ AI會員經營新服務」」的儀表板上,清楚掌握顧客的真實輪廓與生活樣態,還可進一步以會員分級或分群的方式進行分析,如新客、既有客、流失客與沉睡客的生活軌跡、購物特徵與偏好等,藉此生成可觸動其心的廣告文案、優化媒體投放策略,並且以精準設計的贈品與之互動。

以某知名美容保健品牌為例,透過「HAPPY GO CRM⁺ AI會員經營新服務」,不僅今(2025)年上半的新客成長率高達74%,既有客的回購率也提升15%;另一家健康居家品牌則透過產品OMO導客擴大潛力新客挖掘,並在甫結束的父親節檔期營收貢獻達到三成,後續將持續深化新客經營以發揮行銷綜效。

鼎鼎行銷
圖/ 數位時代

「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品牌應加速與加深對顧客的細膩理解,並透過有溫度的連結與互動,才能超越當下創造新商機。」江盈美認為,消費旅程才是致勝關鍵,品牌以「HAPPY GO CRM⁺ AI會員經營新服務」掌握消費者輪廓與所處的消費旅程階段後,可以透過API串聯、點數兌換等多元互動模式,即時追蹤需求、強化體驗,達到消費者、品牌與生態圈的共贏。

展望未來,HAPPY GO除因應市場潮流持續深化會員輪廓與樣貌,如因應寵物經濟崛起了解會員在這個領域的需求與偏好,還會因應會員需求擴展點數經濟生態圈,以及提供可成為品牌變現引擎的關鍵解方,極大化行銷成效與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