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嵌入式電子與工業電腦應用展」(Embedded World)於3月11日至13日於德國紐倫堡登場,有「全球最大工業電腦展」之稱,為國際間最具影響力的技術展會之一,今年邁入第23屆,吸引眾多AI、物聯網(IoT)、工業電腦、車用電子等領域的業者與專家參與。
《數位時代》記者孫嘉君也前進會場,為讀者掌握第一手資訊。
本屆Embedded World展會中參展的148家台廠,以工業電腦、IC設計、工業顯示器等類別為大宗。其中記憶體IP大廠力旺電子旗下的熵碼科技,是本次設攤台廠中少數的IP業者,但其獨門技術,可應用在展場中各種終端裝置的資安防護,扮演關鍵角色。
非揮發性記憶體IP市占領導者的力旺,從2016年開投入資安市場,並在2019年將相關業務獨立為子公司熵碼,成為新成長引擎。
從終端裝置的智慧手錶、智慧汽車到雲端的資料中心,皆可藉由熵碼有「晶片指紋」之稱的PUF(Physically Unclonable Function,物理不可複製功能)技術,避免在聯網過程中意外洩漏機敏資料。
這是什麼?為何在AI浪潮中更加重要?
IP指的是什麼?PUF為何是硬體端資安關鍵守門員?
在半導體產業中,上游的IP矽智財指的是一種晶片設計專利,經由層層堆疊處理器、高速傳輸、記憶體等功能的IP,進而開發為完整的1顆晶片,讓IC設計業者無需從頭設計晶片,加速開發的時程。
熵碼科技便是專攻晶片其中的「資安IP」研發。
資安防護方案,通常以「軟體端」的防毒軟體或加密連線為主,不過當裝置的「硬體端」有漏洞,像是晶片被仿冒,也可能落入駭客魔掌,例如造成運動手錶、監視器的敏感資料流出,甚至自駕車被植入惡意程式遠端控制等,引發大麻煩。因此近年來,企業除了軟體為大宗的資安解決方案,也更趨重視硬體端的防護措施,熵碼深耕的PUF IP技術便是一例。
熵碼科技副總經理副總經理鍾承霖解釋PUF原理:半導體晶片雖然以超高良率著稱,但電晶體在埃米尺度(奈米的10分之1)下,各個晶片仍有微小的差異,熵碼的技術所做的,便是找出每塊晶片的差異、打造出獨一無二的「指紋」,進而將這個指紋作為「鑰匙」,確認相符才能執行相關應用。
鍾承霖進一步指出,PUF技術已發展約20年,不過因為穩定性問題,商用化並不容易,熵碼優勢在於擁有特別的技術,並有專利保護。根據力旺公開資訊,在基於PUF的解決方案,熵碼的競爭對手包括新思(Synopsys)、Rambus、Secure IC等。
歐盟提升連網裝置安全標準,業者防護意識升高
熵碼今年是第3年參展Embedded World。熵碼科技數位行銷副處長吳西恩指出,熵碼在歐陸及北美一直有客戶,一方面也讓國際業者認識到,台灣廠商擁有這麼先進的技術。
鍾承霖分享,在展會期間有不少想像不到的業者都來洽詢,例如車用胎壓偵測器、水上交通工具的廠商等,可觀察到業者對資安防護的意識提升。
他提到,歐洲一向有較高的產品安全標準,其中歐盟去年10月宣布《網路韌性法案》(CRA)將於2027年強制上路,為終端裝置設下更嚴格的連網安全性標準,讓業者積極找尋資安解決方案,看好熵碼的PUF技術,在此趨勢下有更多潛在市場機會。
全球最大工業電腦展:
148家台廠參展!「邊緣AI」成關鍵字:一文盤點展會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