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con規格自去年六月發表至今已逾一年半,這個號稱可以精準定位用戶位置的小玩意兒,大小不過一個寶特瓶瓶蓋,卻可以即時推播鄰近店家的優惠券、影片甚至App下載訊息給你,聽起來像是打通實體與虛擬通路的行銷神器,但截至目前為止卻是雷聲大雨點小,要達到完全普及讓民眾有感的境界,仍有一大段距離,國內也只有零星幾個店家採用,例如:燦坤、膜殿和典藏咖啡廳,而且很多僅止於短期促銷。但來自香港的新創公司iGPSD卻看好台灣的Beacon發展潛力,於今年二月來台開拓Beacon業務,看中的除了台灣的高科技實力和與香港相似的語言環境,更是台灣友善的創業環境。
台灣創業環境友善不藏私
iGPSD執行長Chris認為,台灣的創業環境很舒服,企業育成或民間創業組織的導師都很願意跟新創團隊分享經驗,香港的育成中心雖多,但很多導師認為他們跟新創團隊之間是競爭關係,便會對新創團隊有所保留,而且某些導師缺乏硬體和創業經驗,能傳授的較為有限,因此香港的創業環境在硬體層面也許比台灣好,但在軟體層面,特別是人的部分,卻比不上台灣。
「香港在2000年之後,都沒有什麼比較好的新創案例,香港的理工科系學生畢業後大多數都去金融保險業,不像台灣的理工科系畢業生至少會有十分之一的人想要創業。」Chris說。
用SDK快速拓展Beacon App
Chris本身是做雲端和App出身的,iGPSD與香港多家大型購物商場合作,替海港城和荃新天地做App,現在也來台灣為金門風獅爺購物中心做App,但與香港最大的不同是,風獅爺將是港台地區第一個搭配Beacon技術的大型購物中心,當消費者走進風獅爺,手機不只秀出商場導覽圖,更會隨著消費者走到不同櫃位推播不同優惠訊息。
然而,iGPSD的野心不僅止於用Beacon玩行銷。iGPSD深知Beacon普及的最大困難是消費者不想為了每個店家下載不同App,而要說服店家安裝Beacon,也要有足夠大的消費者樣本數供店家做精準行銷分析,因此快速拓展能夠「認得」Beacon的手機App方為當務之急。與其自己一步一腳印去每個店家拉業務,幫每個店家做App,iGPSD選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供App開發者Beacon專用的廣告SDK,將Beacon系統嵌入App內,借力使力,如此一來只要消費者的手機打開藍芽,連App都不用開,經過Beacon時就會接收到店家的訊息。
iGPSD的策略果然奏效,目前為止與美食、美妝和交通App合作,已有一百萬的下載量,下一階段若加入蘋果日報App,預計很快就可達到兩百萬的下載量。而實體店家的Beacon布建也正如火如荼進行中,預計明年第一季會安裝四百個,目前已安裝的除了風獅爺購物中心,還有日系女裝品牌波特茵。
(圖說:iGPSD執行長Chris表示,若在台灣成功推廣iBeacon,下一步他計畫將這個經驗帶回香港,以及帶到東南亞和日本。圖片來源:賀大新攝。)
Beacon:下一個廣告戰場
對企業而言,Beacon最大的優勢是能夠精準鎖定店家附近的消費者,等於是藉由手機促銷訊息將經過的消費者拉進店內,廣告投放更精準,而對iGPSD而言,日後它等同於Beacon平台上的廣告聯盟運營者,任何店家想要在Beacon上放廣告都必須透過它。
「就好像以前08年你跟店家說要做App他不懂,但現在大家都知道要做了,以後大家就都會知道要裝Beacon。」Chris說。但日後Beacon的殺手級應用不只是吸引顧客,還要搶客,想像當你正要走進康是美買衛生紙時,突然收到來自屈臣氏的衛生紙促銷訊息,那你會不會轉身去隔壁的屈臣氏買?未來的Beacon大戰,正一觸即發。
【創業教我的事】創業教會我要虛心學習,每次以為明白了一件事的時候,只要用心再鑽研,就會有不一樣的發現,這個情況尤其是在應對客戶的需求和了解市場時更常發生。所以,無論是自己在思考的事,或解決客戶遇到的問題,我都會連續五次不停地問「為什麼」,找到問題的真正原因和解決的方法。
Q1. 目前該服務的獲利模式為何?
目前賣場的收入主要來自APP的製作費用,另零售店的收入則主要來自數據分析及廣告費用
Q2. 創業至今,做得最好的三件事為何?
(a)衝出香港,發展台灣及東南亞市場
(b)找到信任的合作伙伴
(c)用合適的技術為客戶提供最大價值
Q3. 就目前市場狀況,您認為貴公司服務的競爭優勢為何?
IGPSD擁有多年APP制作經驗,包括大型賣場海港城,荃新天地等,我們明白客 戶的需要;台灣以硬件公司主導,軟硬整合是大勢所趨,加上Beacon的用途甚廣,相信IGPSD來台灣發展的機會很多。
創立時間:2008年(香港),台灣2014年12月
團隊人數:香港10人,台灣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