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被賈伯斯燃燒過的時代

賈伯斯不只震撼電腦業,還重建全球商業地景,用文化使工業更感性,讓設計取代管理,改寫行銷定律。蘋果改變了人們溝通、工作、學習與遊戲的方式,所以,別再追蹤庫克的股價會到哪裡,好好探索這個被賈伯斯燃燒過的時代吧!

仰望夜空,難免有人發問:蘋果(Apple Inc.)會是一枚恆星,還是只是顆流星?2019一開年,蘋果投資人便收到了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的營收預警來信:由於iPhone銷售狀況欠佳,蘋果的營收將比預期低,在最嚴重的狀況下,這個落差可能高達90億美元,消息公開後,蘋果的股價重挫了10個百分點,這是近五年來蘋果股票最慘烈的跌幅。

經歷了2017年上市十週年的銷售高潮後,蘋果手機進入了成長高原,消費者不再那麼亦步亦趨地跟著iPhone世代交迭來換機,自2018年中美貿易開戰後,中國市場的銷售情勢也愈益險峻,華為、OPPO與小米市佔率超前iPhone的幅度,愈來愈大。

三個月後,蘋果公佈季報:2019第一季iPhone銷售310.51億,較去年同期375.59億美元下滑了17%,由於手機佔蘋果營收的比重高達53.5%,因此當iPhone無法做出亮眼的創新,蘋果未來的前程便蒙上一層陰影。《富比世》專欄作家佩卓(Greg Petro)提醒:公司未來的挑戰,只環繞在一個簡單的事實上——蘋果是一間由創新所打造出來的房子,沒有創新,它就不再是蘋果。

重建了商業地景

就在不久前,蘋果剛慶祝完美國證券史上最輝煌的創新里程碑,在2018年8月2日這一天,股價來到了每股207.05美元的價位,這代表了蘋果成為歷史上第一家公司市值突破1兆美元的企業,如果把它比擬成一個國家,蘋果是台灣GDP的1.6倍大,贏過荷蘭,名列世界第17。

《紐約時報》將蘋果這場功勳,換推成各種生活世界的比較,讓人一目了然它的困難與不容易,例如:由生活的角度看,蘋果一家公司的價值,相當於S&P 500指數中最小的111家公司總和(包括哈雷機車、梅西百貨、惠而浦電器等等);而如果從金融資產的角度比,蘋果略低於美國四大銀行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集團、富國銀行的1.168兆總和;假如對象換成了汽車業,全球四大車業集團(福斯、豐田、通用、福特)2017年共生產了3,500萬輛汽車,但公司市值總和僅有3,891億美元,即使把全球上市汽車公司全部加進來,也只有9,640億美元;把眼光望向天空,蘋果一家等同於全球航太產業(空中巴士965億、波音2,027億、洛克希德馬丁925億,累加其餘小廠達1.097兆美元),當然,蘋果一家超越所有媒體產業(AT&T 2,337億、迪士尼680億、Netflix 1,473億、Comcast 1,622億,全員到齊是8,480億),也是意料中事。

許多人憂慮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過世後,蘋果將因為不再有爆發的創新,逐步熟成、黯淡,但從股票價格看,事實顯然並非如此,2011年接任執行長以來,庫克大幅翻新蘋果產品供應鏈,蘋果變得更彈性、更有效率與更具經濟規模,股價上漲四倍,市值增加了3,460億美元。

要回顧蘋果這20年來的表現,辨識出這家公司對人類商業文明的根本影響,資本市場的波動估值顯然只能作為一個參考。正如要論定20世紀初亨利.福特(Henry Ford)創立福特汽車、建構T型車流水式生產線對世界的貢獻,不能單從福特的現在股價來判斷一樣。

蘋果的第一個革命性影響,來自它最關鍵的發明iPhone,它不僅改變了電腦業,還重整了所有商業地景,徹底,而且全面。以電腦業來說,在iPhone問世之前,全年個人電腦世界市場規模是4億台,蘋果的Mac始終難望項背,但自從iPhone問世後,市場萎縮到只剩2.75億至2.9億台,許多公司要不消失不見(例如康柏),要不就退出市場(IBM)。iPhone的出現也完全改變電信產業,幾乎所有電話公司都成了資料傳輸公司,語音通話完全免費,消費者看手機的時間遠大於說手機。電影和電視產業被迫把經營重心轉向手機上的串流服務,同樣的,行業中的傳統巨人岌岌可危,而新興的OTT經營者如Netflix等卻閃閃發光。對於遊戲產業,iPhone間接促成了典範轉移:任天堂的《超級瑪莉》花了十幾年的時間賣掉5億個遊戲卡匣,但《寶可夢Go!》App一年中就被下載了7.5億次。

幾乎每一位商業人也都不能忽略這個事實:iPhone從上市以來總共已賣出了13億支,是人類史上最暢銷的商品,總產值8,000億美元,養活了中國好幾個城鎮的上百萬就業人口,iPhone不僅是經濟資本的化身,它也是社會、政治和文化資本。

讓文化翻轉工業

蘋果的第二個成就,是翻轉了企業CEO的篩選標準。在賈伯斯於1997年7月9日正式獲得蘋果董事會邀約,出任公司臨時執行長一職之前,美國大企業的代表性CEO,全都是與生產效率有關的管理者,例如奇異電器(GE)執行長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英特爾執行長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或者IBM執行長路.葛斯納(Louis Gerstner Jr.),他們都有強勢工業背景,在產業界孚有眾望,他們帶領著企業欣欣向榮,但對人類的命運與價值卻沒有太多意見。

賈伯斯回到創業公司的二個半月後,蘋果在各大電視網推出了名為「思索不同」(Think Different,或譯為不同凡想)的60秒黑白電視廣告影片,在當時,這是支非常成功的廣告影片,但意味更形深遠的是,賈伯斯以其個人之力,成功地連結上影片主角隱含的叛逆與創造精神,創造、證成了美國CEO從此向「文化英雄」(cultural hero)轉向的時代趨勢。

廣告中17位20世紀的知名人物,橫跨各領域,他們是各行業中的規則破壞者。負責廣告創意發想與製作的是Chiat/Day廣告公司,小組基本上是過往深受賈伯斯感召的人馬,他們在極短的時間內取得影像授權,並小心翼翼避免與任何產品直接關聯,創意總監克婁指出:對於這些文化英雄要極盡尊重,不能讓社會感覺到蘋果利用與剝削這些名人。克婁團隊文案西塔南(Rob Siltanen)撰稿的旁白極為動人,後來由好萊塢演員德萊佛斯(Richard Dreyfus)配音旁白,至今已成經典:

向瘋狂的人致敬。適應不良者、反叛者、麻煩製造者、格格不入者。他們看事情的眼光與眾不同、不喜歡規則、對現狀毫不尊敬。你可以引用他們的話、對他們表示異議、榮耀他們或詆毀他們。但你唯一不能做到的事就是忽略他們,因為他們改變事物,把人類往前推進。隨然有些人視他們為瘋子,但我們看他們是天才,因為唯有瘋狂到自以為能改變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變了世界。

「思索不同」廣告讓賈伯斯的重返,布滿英雄光暈,但賈伯斯成功復興蘋果,也得歸功幾個時代因素:隨著中國製造基地興起,美國大企業紛紛將製造業務外包,世界品牌商與亞洲生產商的專業分工沛然成型,專注於文化詮釋的賈伯斯因此得有揮灑空間,不必像麥金塔時期陷溺在生產線的拉扯拔河中,以第一代iPhone百般難產的上市為例,幸有台灣多點觸控螢幕公司宸鴻無止境地提供全部產能,這一劃時代的看板產品才得以順利起飛。第二個時代契機,是網際網路的擴散蔓延,90年代網路公司蜂擁投入創新競賽,但卻少有人能透過網路細緻整合出動人的服務,在這種真空狀態裡,賈伯斯綜合自己的工作經驗,串連商業、文化、藝術圈人脈,終於更有效地完成虛實整合。再一點,是環繞著網際網路訊息世界所產生的「文化的轉向」,所有商品的成功與否,傳統經濟要素所佔比重大幅降低,品牌商如何詮釋商品、創建消費者生命意義連結的能力成為關鍵,從iPod到iPad,沒一家公司比蘋果更會使用話語論述的力量。

GTY_steve_jobs_ipod_nt_131004_33x16_1600.jpg
賈伯斯能把錯綜複雜的商業判斷,整合成讓人心神蕩樣的性感訴求,他不會說iPod是6.5盎司重的音樂播放器、有5G硬碟,只說:「你的口袋裡有一千首歌」。
圖/ 截圖自ABC

用設計取代管理

蘋果所帶來的第三個影響,是商業世界知識體系的典範轉移。有如二十世紀初,決定了後來一整個世紀企業眼界的福特與通用。

蘋果獨霸天下之前,世界商管知識與學術是以MBA(企業管理碩士)所代表的經驗化、理性化、系統性的分析知識為主流,這套知識體系誕生於上個世紀20年代,對應的是亨利.福特創建的福特式生產(Fordism)與阿佛列德.史隆(Alfred Sloan,通用汽車傳奇經營者,MIT史隆管理學院即以其為名)的組織分工管理,二次大戰後,行銷學、工業管理、財務工程學陸續加入,隨著各國工業化與全球化貿易的擴散,MBA人才被視為是穩定商業世界的中堅,經濟成長的底層推動力量。美國最早的商學院是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成立於1881年,而建立第一個MBA學程的是哈佛大學企管學院,時值1908年,而成立專門培養高階管理人的MIT史隆管理學院,則要等到1930年。1950年代,MBA首度跨出美國抵達加拿大,隨後延伸向全世界,上個世紀末,全世界都有了MBA。

結合教案分析(case study)與田野觀察,管理學者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在上個世紀中對通用汽車的理論化研究,為管理學的聲譽創造了巔峰。杜拉克認為企業總是傾向生產過多的商品、僱用多餘的員工、做了過多錯誤的投資,因此管理學得以有用武之地。在原始而草莽的新興工業社會,MBA帶來了規則與專業訓練,但隨著商管知識普及、教育體制僵化,MBA逐漸失去活力,不再是企業成長的彈藥與武裝,反成遠離風險的避風港,2008年美國次貸風暴湧現,許多高風險金融事業紛紛倒閉,這才發現,當代MBA畢業生的熱門去處,不再是企業與創業體,而是這些高報酬的財務公司或顧問公司。 相反的,成長中的企業,卻愈來愈不需要MBA。2017年,蘋果位於矽谷的新總部落成啟用,設計總監強納森.艾夫(Jonathan Ive)如此描述辦公室空間的可能場景:「一位工業設計師,可能坐在一位字型設計師的旁邊,而他又可能緊鄰著一位聲響設計師,對面是一位動畫視覺設計師,隔壁則是一位觸覺專家,那裡坐的某個人正苦幹著一個3D動畫角色,而他旁邊是一位使用者介面工程師,正與一位數位模型製造者和一位實體模型製作者一齊工作,」艾夫指出:「他們會合作搞出什麼玩意兒,我超級期待!」

蘋果的崛起,也將「設計學」帶入企業思維的中心。賈伯斯曾經指出:設計不單是解決問題的方案、一種讓事物美麗的技術,而更是讓事物如何運作的思維。由iPod、iTunes、iPhone、iCloud、iPad串接而起的「數位媒體中樞」,是賈伯斯策略的核心,但在這個世紀初,沒人認為它有何新奇之處,它先是從2001的iPod播放器與iTunes音樂管理平台開始,再來是2007年的iPhone,其後是2010年的iPad,雖然創造蘋果1兆美元市值的主力產品是iPhone,但先鋒破軍的則是iPod。

賈伯斯自己指出:要讓iPod容易上手使用,必須先限縮這台機器的能力,蘋果作出和當初音樂播放器廠商完全不一樣的抉擇,讓手持的機器像幼童般直覺、簡單,然後把複雜的機能操作放在電腦上的iTunes裡,顧客只要滑動手指即可找歌放歌,連上電腦,軟體自動幫你備份內容,他指出:iPod以最高單價卻獲得空前成功,就在於「蘋果把複雜性放到了一個對的地方。」

另一個化繁為簡的關鍵,是賈伯斯出面遊說五大音樂廠牌,2003年各家同意以0.99美元一首音樂的價格,打造iTunes成為音樂下載的超級店舖,省下消費者不少心力;再接著,蘋果將iTunes適用的平台由Mac擴展到Windows,一場完美風暴自此成型,這之前,iPod當季銷售量約是7.8萬台,於此之後數字倍增到30.4萬,科技市場完全受到驚嚇。
賈伯斯另有一種才智,是把錯綜複雜的商業判斷,整合成讓人心神蕩樣的性感訴求,例如:蘋果從來不說第一代iPod是一個6.5盎司重的音樂播放器、裡頭藏有一顆5G的硬碟,它只說:「你的口袋裡有一千首歌」。為了放大他語言的影響力,蘋果精心設計了產品發表會的方式,讓賈伯斯解說的戲劇畫面變成幾百萬人轉傳的免費廣告,例如2007年1月他介紹iPhone出場,他說:「一具網路連接器、一部iPod、一支手機,各位,iPhone不是三台機器,它是一個裝置!」

蘋果產品的行銷,也完全重寫行銷學的金科玉律,譬如它不是當貨物到了發貨倉庫才構思行銷,而是當產品還在設計時,就鎖定關鍵性能,醞釀顧客的期待與好奇,除了蘋果,沒有其他企業能像販賣iPhone一樣,還沒上市就已經賣掉數千萬台。

2004年,離賈伯斯家不遠的史丹佛大學,請來IDEO設計公司的兄弟檔創業家凱利兄弟(David & Tom Kelly)創立全新的設計學院(d. school),回應的,也正是蘋果巨浪所沖刷出的全新企業競爭江湖。英國財政大臣高登.布朗(Gordon Brown)即在《衛報》上指出:90年代中期,英國每64個畢業生中只有一個讀設計,十年後,每16個畢業生就有一個是設計相關領域,「設計是現代經濟重要的一環,而不是附屬品;是成功的核心,而不只是成功的一小塊拼圖;是精彩大戲的主軸,而不是餘興節目,」布朗指出。

另一方面,商學院和工學院也積極改革,希望將設計領域的思維元素引入傳統管理學,2016年,南加大傳播新聞學院發起「第三空間」的研究,試著描繪出商、工學院學生所學與職場實際所需技能間的鴻溝,歸納出來計有五項:1.在曖昧不明的處境中,展示心智機敏與張力的「適應性」;2.能看見巨大圖像,並且能執行想像力凌躍(imaginative leaps)的「360度思維」;3.對學習與成長有一種深切渴望的「知性好奇」;4.在跨領域間能思考、行動與移動的「文化競爭力」;5.情感知性與協同合作技巧並重的「同理心」。

Jonathan Ive
今年6月3日,蘋果執行長庫克與設計總監艾夫一起查看最新推出的Mac Pro。艾夫將於年底離開蘋果,他的告別,象徵意味濃厚。

曾燦爛劃破夜空

根據6月28日外電,設計總監艾夫將在今年年底離開蘋果,創業一家設計公司LoveFrom,而蘋果將成為它的主要客戶,消息揭露,蘋果的股價只微幅波動1%。艾夫領軍的蘋果工業設計本隊,規模極小,只有20人,但工作狀態極為穩定,20年裡僅有7人離開,其中4人是因過世,此次他的告別,象徵意味濃厚:蘋果身形碩大,要再像當年那一刻「思索不同」,已經愈來愈難,但蘋果也已成為傳奇,世人正享受它締造的成果,巨人不會剎那消失,這是尷尬的一刻,但並非絕望的一刻。

2010年,迪士尼執行長伊格(Bob Iger)邀請賈伯斯夫婦到家裡吃晚餐,4年前他們聯手完成了迪士尼(Disney)與皮克斯(Pixar)的購併案,一手了結兩家公司十數年來的恩怨情仇,席間賈伯斯突然心有所感,伊格描繪當時場景:「我們都知道會有這麼一天,但大家心中都有數。史蒂夫舉杯向大家敬酒,說:『我們兩個人還真是了不起,救了迪士尼和皮克斯。』說著說著,他眼眶泛淚。人生總是會有這樣的時刻,對自己的成就覺得不可思議,為自己感到驕傲。」

追蹤蘋果三十幾年,應該也無須再計較它還能完成哪些燦爛任務,浩瀚無垠的夜空,總有新的火箭等待昇空;任何企業,都應為劃破夜空而盡責地燃燒,有此情懷,應當便已足夠。所以,別再追蹤庫克的股價會到哪裡,花一些精神,探索這個被賈伯斯燃燒過的時代吧!

關鍵字: #賈伯斯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