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評論】NVIDIA顯示卡售價喊漲!「川普最後效應」為何讓華碩、技嘉、微星笑不出來?

電子零組件漲價消息頻傳,多數是因需求遠大於供給,帶動報價連連上揚,但這一回主機板跟顯示卡漲價,理由則大不同。

近期電子零組件價格紛紛上漲,從12吋晶圓、封測及IC晶片到面板紛紛調漲報價,DIY市場的主機板與顯示卡5日也由華碩北美社群小編發第一槍,預告2021年MSRP(工廠建議零售價Manufacturer Suggested Retail Price)將調漲,掀起資訊終端產品也被迫漲價壓力鍋蓋。

但相對上游電子零件或晶圓代工漲價,來自需求高於供給,及原物料成本提升,屬於正面效應,主機板跟顯示卡的漲價理由則大大不同。

台積電十二廠晶圓代工工作情況
12吋晶圓代工費喊漲,連帶也讓IC報價頻傳漲價。圖為台積電十二廠晶圓代工廠。

探究原因,美國川普政府掀起的關稅貿易戰火,尚未隨他即將下台而落幕,2021年1月1日起,PC零組件、藍牙耳機等產品,從中國生產銷往美國,就得支付7.5~25%不等高關稅,顯示卡關稅從零瞬間變成25%,換言之,在美國銷售板卡,不漲價不行。

元旦開徵!美國7.5~25%關稅令萬箭齊發

儘管川普任期內對7.5~25%關稅商品生效期限一延再延,但到元旦起,除非豁免品項,即日起中國製造進口商品都將加徵關稅,這也是何以全球科技巨頭紛紛挪移製造工廠位置,從中國加速外移越南及印度。

換言之,終端顯示卡的漲價來自於美國關稅,以一片顯示卡單價1,000美元計算,今年元旦開始,美國當地進口成本就將變成1,250美元,品牌業者無法自行吸收,必須反映在終端零售市場,反而害慘了一票北美DIY玩家,也因此外媒指出這波漲價約落在10~20%之間。

圖二_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 GPU.jpg
NVIDIA在12月推出GeForce RTX 3060 Ti GPU,由三星代工,推出後供應量並不多。
圖/ NVIDIA

對顯示卡出貨報價來說,其實銷售往美國與歐洲價格是一致的,但北美市場支付高額關稅下,售價勢必會比歐洲要貴,美國政府肥了荷包,但瘦了民眾消費力。

對華碩、技嘉、微星等板卡業者而言,將賣往北美市場的顯示卡挪移到台灣或其他地方生產,是因應之道,也因此美國顯示卡才不需要漲足25%幅度。

圖三_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 GPU.jpg
顯示卡跟上一代相比,更厚更重,在運費上也比較貴。
圖/ NVIDIA

據了解,儘管在台灣生產一片顯示卡,總生產製造成本比中國增20多美元,加上台灣銷往美國運費成本,總成本頂多增40~50美元,跟中國銷美增250美元(1000美元X25%關稅)而言仍然划算。

顯示卡需求缺口3成,運費高漲被雙巴

顯示卡市場近期需求面臨雙壓,其一壓力是2020年比特幣與以太幣漲價,帶動挖礦卡需求出籠,讓高階顯示卡市場一卡難求,不少挖礦玩家大量收購GeForce RTX 3080與3060等熱門電競顯卡,讓真正拿來玩電競的玩家買不到,其次,NVIDIA今年GPU(顯示晶片)RTX30系列棄台積電下單三星,三星在良率與製程不佳下,供應量不佳,AMD則大缺晶片載板,兩繪圖晶片業者供應缺口高達3成,玩家哀嚎遍野。

針對希望獲得隨插即用體驗的遊戲玩家及影像創作者,華碩規劃了實用的ASUS Dual GeForce
全球挖礦者搶顯示卡,讓玩家也買不到哀嚎遍野。
圖/ 華碩

延伸閱讀:數位專輯|韭菜還是玩家?看發幣方和買幣人的歡笑與淚水

另一個壓力則來自美國關稅及全球運費高漲,除美國因貿易戰對中國製造板卡加稅,全球市場也因海運及空運費各翻倍成長,帶來沉重壓力。

顯示卡業者指出,顯示卡效能愈來愈高,除設計三個風扇散熱,顯示卡設計厚度也變大變重,過去一個紙箱可以放10片顯示卡運送,現在只能放得下5片,每一片的運送成本也因此提升。

ROG Strix GeForce RTX 30系列顯示卡有著全新外觀,採用極為創新的散熱設計。.j
NVIDIA今年將RTX30系列顯示晶片給三星代工,揮別台積電。
圖/ 華碩

至於被動元件或電源控制晶片等零件漲價,反而不是顯示卡漲價最關鍵的原因,所有零組件總成本(不含GPU)約佔一張卡10~15%成本,換言之,即便所有零件漲價50%,對顯示卡的成本增加其實也只是10%以內增幅。

各國貿易戰隨川普即將任期屆滿,仍看不到盡頭,各國保護主義興起,在地製造佈局已經啟動,板卡大漲價原因並非來自超額需求,而是供給面與政治面因素,在裡頭除政府稅收飽飽,消費者、品牌、晶片業者沒人是贏家。

責任編輯:蕭閔云

關鍵字: #華碩 #Nvidia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