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Meta軟硬逼宮,搶孵下一「戴」iPhone!蘋果被踩場的未來大盤點
OpenAI、Meta軟硬逼宮,搶孵下一「戴」iPhone!蘋果被踩場的未來大盤點
2025.08.01 | 3C生活

蘋果曾用iPhone軟硬體生態系改寫了人們與科技互動的方式,如今這個角色正在被重新爭奪,智慧眼鏡、頭戴裝置、AI助理等領域已經有企業試圖占地為王,展望新時代,蘋果必須準備好面對這些野心勃勃的挑戰者。

OpenAI

拚無螢幕AI隨身設備

OpenAI 不只要當軟體巨擘,也要成為規範未來硬體體驗的重要玩家。

2024年,OpenAI就已提出「AI原生設備」的構想,推出由Humane前團隊打造的AI Pin,希望用一個無螢幕、純語音互動的裝置,取代智慧型手機。不過AI Pin上市後銷量及評價慘淡,未能如願取代手機。

今年5月,它再以近65億美元收購由蘋果前設計總監艾夫(Jony Ive)領軍的新創io。據傳雙方已合作2年,祕密研發「超越現有螢幕框架」的AI消費性裝置,包括智慧耳機或其他配備相機的設備。首款產品預計於2026年正式亮相。

OpenAI's New Device
OpenAI推出AI Pin失利後,仍有意進攻無螢幕AI原生設備戰場。圖僅示意。
圖/ Ben Geskin X
Jony Ive & Sam Altman
奧特曼(右)5月砸重金收購蘋果前高層艾夫(左)的新創io。
圖/ Apple

Meta

憑Quest頭戴裝置稱霸市場

在蘋果推出Vision Pro前,Meta已經在虛擬(VR)與擴增(AR)實境市場深耕多年。從最早的Oculus Rift到現在的Quest系列,Meta憑藉新台幣2萬元左右的定價、內容與生態系的先發優勢,長期穩坐頭戴裝置市占第1。

據IDC統計,2024上半年Meta在全球AR/VR頭戴式裝置的出貨市占高達約50%,遠遠超越其他競爭者,被外界期待能打開主流市場。相較之下,蘋果Vision Pro雖備受關注,但高達新台幣11萬元的定價,讓這款產品受限於高端市場。

即使Meta原先押寶的「元宇宙」概念成為一場500億美元虧損、代價高昂的失敗實驗,然而頭戴裝置、眼鏡的硬體量產經驗、開發者社群與價格策略,依然讓Meta在這場XR混合實境的競賽中,立於領先地位。

Meta Quest系列
Meta以Quest系列的混合實境頭戴裝置站穩市場。
圖/ Meta

聯名雷朋潮玩XR眼鏡

Meta於2023年起和雷朋(Ray-Ban)聯名推出智慧眼鏡,今年初宣布已賣出超過200萬副,以時尚配件定位打開智慧眼鏡市場,雙方簽下長達10年合作協議,共同開發多代產品。

Ray-Ban Meta眼鏡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具備拍照、錄影、視訊通話和直播功能。
圖/ Meta

Meta去年也公開研發中的一款AR眼鏡「Orion」, 配有MicroLED顯示器、眼球與手部追蹤技術,能實現AR功能,雖成本高昂尚未有量產計畫,不過已能看出Meta的願景。

Meta眼鏡Orion
Meta醞釀中的新AR眼鏡Orion,搶先試戴的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也讚不絕口。
圖/ Meta

責任編輯:謝宗穎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