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最懂聊Podcast!解密《台灣通勤第一品牌》狂笑煞不住的幽默故事學
02

全台最懂聊Podcast!解密《台灣通勤第一品牌》狂笑煞不住的幽默故事學

聽似沒有方向的生活雜談,伴隨著穿透力十足笑聲直入你的腦門...《台灣通勤第一品牌》誠誠、倫倫兩位主持人究竟有什麼能耐,掀起各方矚目的一陣台通旋風?

千萬不要邊吃東西邊聽,若進食中打開《台灣通勤第一品牌》,很容易會無預警笑到噴出飯來!這檔「歡笑不斷」的節目4月底上線後,在短短2個月內,就衝上Apple Podcast排行榜第一名,吸引一票死忠粉絲「鮮蝦挺」(先瞎挺)。

對比其他兩檔盤踞排行前3的節目:做國際新聞的《百靈果》、談股市財經的《股癌》,《台灣通勤第一品牌》(以下簡稱台通)的節目內容,單純只是兩個男主持人李毅誠、張家倫閒聊,說他們是當前台灣閒聊界的高手,絕對不為過。

李毅誠_張家倫_台通_2020_08_04_蔡仁譯攝-1.jpg
台通主持人李毅誠(左)與張家倫(右)用魔性笑聲奇襲Podcast界,與《百靈果》、《股癌》攻占Apple Podcast前三名。
圖/ 蔡仁譯攝影

「我們一開始就覺得自己會紅。如果純講閒聊的話,排名應該在台灣前5名。」為什麼兩個男生尬聊、看似輕鬆的日常分享,卻能緊緊黏住許多人的耳機?頭號粉絲「WB Liao」的回答,也許是其中一個原因。

「如果你認為那些事情很簡單,只是你沒做而已──因為那些通常都是不容易的事情。」

什麼是幽默?怎樣說故事才有趣?

什麼事情說來簡單,卻不容易做?比如說搞笑,李毅誠描繪他心中「幽默的模樣」:「如果你說某某人很壞、愛械鬥,講完沒有解釋就走了,這不叫搞笑、這叫貼標籤。」他認為,搞笑應該是描述某人很壞、好勇鬥狠,但在一次的械鬥過程中,觸發了「好笑的故事」,大家就變得很愛讀書;這樣一來,原來的人設與故事結果形成了反差,中間穿插情節的超展開(幽默元素),這樣才會好笑。

其次,很多創作者以為在節目中開罵就有「笑果」,但其實「『小對抗大』才會好笑,大對小一點都不好笑。」李毅誠指一指桌上的書報雜誌,「我可以說這家媒體跟風仔、做這主題過氣了,用下(小讀者)對上(大媒體)的語氣可以,但上對下就不行。」用什麼姿態開罵比較重要,不是用什麼角度切,態度對了就能令聽眾莞爾。

台通主持人李毅誠
笑聲是帶動情緒的東西,會感染別人。你去看龍兄虎弟,張菲跟費玉清他們在笑,不用聽到笑聲,用看的就突然覺得很有趣。廣播節目看不到臉,可是你聽得到笑聲,這個時候笑聲就會「啟動」你。

搞笑已經不簡單,「講話」這件事又更難了。在台通裡,不能出現「我來教你怎麼做」的「老爸語氣」,而是會從「為人小孩」的立場出發。李毅誠舉例,「我教你怎麼做」跟「我是這樣跟我爸媽溝通的」這兩種立場差很多,講出來的東西、語氣自然就不一樣,聽的人接受度也會不同。

有一集的段落,就是因為出現「老爸語氣」,慘遭被剪掉的命運。當時張家倫想推廣自己發明的詞「方便肉」,那種沒有骨頭、吃起來很方便的肉。他是這樣想的:「方便肉這個詞很有趣,我要透過我的影響力來跟大家說,以後大家就用方便肉這個詞。」

李毅誠一聽,不行,他對張家倫說:「你這樣是說爽的,節目沒有說爽的。要講的是觀眾會有反應的東西。」

那該怎麼講?

「你可以說,我第一次了解什麼是『方便肉』,然後把它講成一個故事,什麼定義都不用先講,這樣大家以後都會拿去用。」節目中任何細微的敘事方式,李毅誠都非常在意,因為在他眼中,很小的負評也會超級嚴重,「跟蟑螂一樣,有一隻就有N隻。」

「哩~伊伊~丟~哩丟~~忍耐~」台通節目開頭15秒,會播放這首地方鄉親耳熟能詳的台語歌,靈感來自南部地區賣臭豆腐小攤的叫賣推車。張家倫說,曾有聽眾在工地聽到,本以為師傅也在聽台通......「但沒有,他只是在聽那首歌」。

台通曾前往萬隆地區「出外景」,訪問退休後經營一家漫畫店的老闆MICHAEL CHOU(麥可周)。他們在該集節目暢聊「機智退休生活」,麥可周對漫畫的熱情不滅,讓粉絲們直呼1954年生的他是「心超年輕」的長輩。
圖/ 《台灣通勤第一品牌》提供

台通裡的要跟不要

《百靈果》主持人凱莉曾經對當紅Podcast有一番分析,認為「真誠」跟「有趣」是兩大成功關鍵。李毅誠與張家倫也很清楚台通為何會「聊贏」別人。

1.聊天節奏要緊湊

李毅誠分析,閒聊節目類型議題容易聊到發散,實際上,這類型的節目邏輯結構得要更強,因為用慣網路的聽眾早就習慣快節奏,「你花30分鐘講的東西,我5分鐘就講完了。」

在台通,李毅誠扮演主Key,負責丟球給張家倫,張家倫就靠著自然反應,帶出聽者的真實情緒「啊真的喔?為什麼?」、「對對對沒錯」,或是延伸話題,並講出另一個故事或觀點。這也是一般人聊天時常出現的反應。

「相較之下,大家會覺得我們講話節奏很緊湊。」李毅誠自信地說,打開台通30秒內,聽眾一定知道他們在講什麼,隨之快速進入閒聊氛圍,這是他們很大的優勢。

2.要有「延伸閱讀」

至於聊話題,必須是「垂直聊法」。李毅誠解釋,談時事或閒聊,假設沒有辦法延伸自己以往的經驗、往下挖深,或無法「延伸閱讀」,談的議題就會顯得比較單薄。

「因為你的觀點跟人生經驗有關嘛」,比如談到校園霸凌的議題,一定會聯想到當兵的回憶, 這是李毅誠跟朋友聊天時,很容易建立聯結的兩件事情,但他發現,很多人不會依循平常的聊天路徑,「大家講霸凌就只談霸凌,沒有再散發到其他有關的地方。」

3.不要講不懂的事

台通一集節目在60分鐘到90分鐘之間,每集節目一般談論3個主題。選題五花八門,從李登輝對台灣的影響、法律常識、甚至直接衝到漫畫店錄Podcast,訪問從金融業退休的老闆Michael Chou,可謂無所不聊、沒有界線。他們唯一的堅持,就是不談自己不懂的事。

「我們討論的題目都是懂7成,另外3成的內容,就是找人家來節目問。」菜鳥可能會覺得台通很懂,但他們知道自己不是專家。要做到這點,除了勤做功課之外,歸功張家倫跟李毅誠的特性,就是什麼領域都懂一點,但這個「一點」,比一般人想像的還要多。

台通主持人李毅誠
我跟你說一個不錯的觀念:得饒人處且饒人,你要不要試試看?你不聽也沒關係,我明天再跟你講一次。

不交惡,跟每個人都是朋友

台通的政治話題不算少,也很常消遣政治人物,但是在藍綠白顏色之外,他們多了一份溫柔。像是前高雄市長韓國瑜遭到罷免後,兩人建議聽眾對韓粉「得饒人處且饒人」,因為撇除立場不同,韓粉可能是走在路上都會遇到的好人,就是那種看到行人路倒,會慷慨解囊幫助別人的長輩。

李毅誠解釋,對立時處於優勢的人,不要打落水狗;立場不同的人可以吵,但贏了要接納人家,不要吵輸翻臉、譏笑對方「哈哈哈你超爛」。張家倫也說,整個社會的對立要愈來愈少,存在更多對話、更多理性的衝突,才有互相理解的可能。

「我覺得,做得好的網紅都知道他們有社會責任,我們也有我們的作法:我有一個不錯的觀念,你要不要試試看?你不聽也沒關係,我明天再跟你講一次。」李毅誠笑說。

這樣不交惡的個性,在台通節目之外,在朋友之間也顯而易見。個性理性、像鄰家大哥哥的張家倫,是朋友間傾訴困難的對象,而李毅誠則像是潤滑劑,常常幫朋友喬事情,「我就是那種,告訴我你很急著用車,我就去幫你喬,不怕麻煩,我很樂意。」

對台通粉來說,聽他們兩個一搭一唱,就像是你最好的兩個朋友,在耳邊陪伴你,把耳機變得有靈魂。但對張家倫、李毅誠而言,台通又是怎樣的存在?

「我希望他可以當台灣的公約數。當一個台灣人的平均值,全台灣都可以接受的人。」

「比如說你鄰居的小孩很皮,但你不會討厭他,過年還是會包600塊給他那種」,兩人期許台通是這種角色,不要觀眾特別放在心上,「有時候覺得我們很煩,但有時候會覺得『好啦,好像有時候還是要一個啦。』就跟班上總是要有一兩個胖子,不會特別想起,但也不會忘記他們。我們很樂於當那個胖子。」

李毅誠
出生:1985年
現職:便當店老闆、Podcast節目製作人兼主持人
學歷:中央大學中文系
星座:射手座
最喜歡的作者:蘇軾、魯迅

張家倫
出生:1986年
現職:自由撰稿人、Podcast節目主持人
學歷:台灣大學戲劇系
星座:牡羊座

責任編輯:張庭銉、蕭閔云

關鍵字: #Podcast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