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足物流的電商業者們除了力拚自動化倉儲的出貨效率、加大能容納的商品數,也加碼投資最後一哩路的配送服務與配達效率。物流這條電商銷售商品時的基本功,將如何成為國際強敵環伺時,最有力的防禦武器?
即使是每日近4億人次造訪、訂單數破億的淘寶天貓,仍長年仰賴中國5大第三方物流公司「四通一達」。尤其在促銷大檔期、偏遠地區,或是特殊品類如冷鏈配送,就算淘寶的自營物流公司菜鳥物流再強,也無法取代這5家合計市占超過6成的物流公司。
台灣電商同樣面臨類似情況。PChome倉儲物流部資深總監黃玉淳指出,旗下物流子公司網家速配雖配送能力已達整體訂單量6成,但遇到六都以外的行政區或冷鏈項目,仍仰賴新竹物流與統一速達(黑貓宅急便)等第三方協力。「有些地方1天可能只1、2件,派自家車隊配送根本不划算。」
這還不提台灣特有的便利商店文化。根據BOXFUL《2024電商物流白皮書》,選擇宅配到府的消費者比率僅約4成,遠低於選擇前2大超商取貨的比率,顯示超商通路仍是台灣電商市場中,最受消費者青睞與普及的「最後一哩路」。
無論是自建物流子公司、蓋自有倉儲、籌組配送車隊,台灣電商平台業者的自有物流體系看似全面擴張,實則仍須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補強,才能真正拉高物流網絡的營運密度,而如何與第三方物流靈活串接、提升配送效率與消費者體驗,則考驗雙方的合作默契。
責任編輯:謝宗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