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第五期文化創業加速器——19組團隊展現文化內容商業力:轉型策略、跨域對話與科技賦能。
01 »
3個月內課程銷售突破2000萬!學籽文創從懂消費者到懂事業團隊,擴張路上的轉變
02 »
一場虛擬音樂祭引領沉浸式體驗革新,涅所未來如何將AUTOMETA拓展至消費品牌世界?
03 »
開啟全球藝術品驗證的新時代:藝信用光學、AI與區塊鏈技術實現科學化的藝術驗證標準
04 »
從展覽場域到城市街頭,光癮嗜艷如何藉由企業化管理加速沈浸式體驗進入日常生活?
05 »
前測服務不只是數據遊戲,樂久國際如何以專業服務助力國片市場與投資人雙贏!
06 »
多元跨界的美學野心,普普樂藝術事務所如何專注核心競爭力實現穩健成長?
07 »
揭開青雲閣的面紗:青雲藝文製作以⼈⽂策展創造場域經濟,實現跨時代、跨文化的內容鏈結
08 »
打造專屬文化內容工作者的財務夥伴:加維思科技如何以SaaS平台解決專案財務管理痛點?
09 »
從獨特藝術到長效收益!何理互動如何運用商業思維推動作品的滾動複利?
10 »
進化中的3D動畫:知名動畫製作公司好動動畫如何透過Anter服務轉型為互動廣告引領者,再創營收高峰?
11 »
面對編劇荒,打字人創意如何找出商業模式,以原創劇本開發成為中階編劇的生存之道?
12 »
掌握消費者數據:玩水娛樂致力將泡泡打造成全球共鳴的文化體驗
13 »
讓狐吉說出你的心聲!你好工作室如何靠真實情感助力狐吉成為IP新星?
14 »
不只是購物平台!打破時裝產業痛點,CLA Fashion Platform 整合紡織資源賦能設計師品牌轉型突圍
15 »
玉米雞劇團的跨界新挑戰:用IP經營與輕資產模式重新定義劇場未來
16 »
挑戰市場常規:尼爾互動的RPG新模式如何撬動千億遊戲市場消費力?
17 »
當藝術收藏成為日常選擇,platform A如何透過創新服務讓你我都能參與其中?
18 »
多角經營創造文化影響力:山峸製作如何以空間敘事經濟為藝文創作者開拓舞台與工作機會?
19 »
最懂你的旋律!Sonicstride如何突破創業挑戰,根據場景與情緒打造個性化音樂體驗
05

前測服務不只是數據遊戲,樂久國際如何以專業服務助力國片市場與投資人雙贏!

每年上映的國片中,只有少數幾部實現盈利。為了確保電影產業和投資人的心血能獲得正向回報,樂久國際決定以前測服務為產業帶來積極影響力。

看完一部電影後,許多人可能未能抓住其中笑點或敘事邏輯。如果商品開發需要市場調查,電影是否也能在上映前進行「前測」,以更貼近觀眾的期待,創造更好的票房口碑?帶著這樣的想法,樂久國際影視創辦人張凱翔投入產業,不只是希望解決提升票房收入、判斷市場潛力、化解創作衝突與突破劇本瓶頸等電影產業的四大痛點,「更想留住投資人的信心,為產業持續帶來資金活水,活絡產業發展。」張凱翔說。

張凱翔進一步指出,僅需投入電影製作預算的1-3%,便可針對劇本和電影進行多次前測,而所創造的票房收益將遠超這些支出。樂久國際透過精準的受試者配比,聚焦於獨立藝術電影、大眾商業口味及雅俗共賞等類型,讓專業測試者針對文本內容提供具體修正建議,幫助劇組在電影上映前進行必要調整,確保作品符合市場期待,打造出既具藝術價值又具市場吸引力的電影,並提升投資回收的可能性。

圖一.JPG
圖/ 樂久國際影視

他舉例提到,曾經有一部已完成定剪的作品即將上映,監製原本預估票房可能不到五百萬。然而,在樂久國際的測試服務協助下,產出了一份根據受試者的建議和專業評估的修正建議報告,涵蓋了剪接和敘事脈絡的調整,使其更符合市場觀眾的口味。「最終該片的票房超過1600萬,」張凱翔表示,這一結果與最初的預測相比,顯示出顯著的提升,無疑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合作。

「正因為政府扮演著領頭羊的角色,」張凱翔指出,「如果能透過前期測試等機制,使政府對電影產業的資源投入獲得更好的回報,這不僅能提升產業整體效益,還將對其他潛在投資人產生積極影響。」因此參與文策院的加速器計劃,樂久國際有著雙重期待:一方面可獲得專業業師的建議,另一方面也能收集文策院的見解,這將有助於進一步強化產品的運營和市場競爭力。

精算專案成本與支出,制定合理收費機制打造穩定營運的獲利模式

「文策院的業師們對於這項服務感到非常期待,」張凱翔表示。「同時,他們也相當關注我的定價策略和獲利模式,因為一個好的服務必須具備相應的收費標準才能確保長期經營。」他強調,雖然自己帶著希望提升產業的理念進入市場,但業師們建議樂久國際應回歸市場機制,仔細計算團隊的營運成本及每個專案的費用,並進一步分析專案的毛利率和市場容量。這樣的全方位檢視能幫助擬定合理的收費機制與標準,從而確保公司的永續經營,並實現對電影產業的持續支持。

圖二_Ken_青春18X2通往有你的旅程_20240315-34.jpg
圖/ 樂久國際影視

此外,張凱翔也期待能在Demo Day上與更多的投資人分享這個解決方案,同時鏈結到更多電影產業的主創團隊與電影監製等關鍵角色,讓更多人了解樂久國際的服務與實際能創造的價值。

張凱翔分享,根據數據顯示,2023年有超過50部國片上映。他估計其中的40部作品若能透過前期測試進行優化,平均每部可能增加約500萬的票房,整體本土電影市場的產值或將提升約2億新台幣。透過這樣的推論,張凱翔相信,運用前測機制不僅能增強電影的市場競爭力,還能促進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他期待自己未來不僅是一位提供解決方案的創業家,還能成為開發電影和投資電影的一員,以實際行動與電影產業的所有人共榮共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