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業績不減反增!逾百位彩妝師助攻OMO策略,MAKE UP FOR EVER圈住30萬會員
09

疫情業績不減反增!逾百位彩妝師助攻OMO策略,MAKE UP FOR EVER圈住30萬會員

美妝市場競爭激烈,怎麼把顧客抓牢?MAKE UP FOR EVER的OMO會員比純線下、純線上客單價高出1.8倍,更創造整體消費金額貢獻度2.6倍。

走進法國彩妝品牌MAKE UP FOR EVER的門市,一位客人直接在有9色可選的妝前乳新品前止步。因為早在一周前,他就被MAKE UP FOR EVER的App推播廣告打中,也在線上做過「選色快速測驗」,但還是對其中兩個顏色猶豫不決,所以決定去門市做比較。

當門市彩妝師將顧客手機號碼輸入手中的iPad,對方適合哪個顏色、喜歡什麼樣的妝感,透過後台系統便一目瞭然。講解試用不到10分鐘,顧客就買單了。

在這個從服務到成交的流程中,背後沒說的是,當這名客人在註冊成為MAKE UP FOR EVER 的會員後,就被系統分層定義為「Ready to Buy(註冊後未購)」的會員,因而提供給他「入手門檻低的產品」廣告。

假設顧客受到吸引並完成購買,晉升為「New(第一次消費)」會員,日後他每次瀏覽商品、每加一筆商品在購物車、每消費一次,MAKE UP FOR EVER就會更了解他,也愈能精準推薦產品,進而透過各種行銷優惠,引導他去線下或線上消費。

陳佩琳_MAKE UP FOR EVER總經理_2021_03_16_蔡仁譯攝-1 (2)
「客人只有一張臉,一年能用的化妝品有限。以前他們大概一年回來消費1.2次,集中在母親節或周年慶檔期。自從做了OMO(Online Merge Offline;虛實融合),數字提升到2.6次。」MAKE UP FOR EVER台灣區品牌總經理陳佩琳說。
圖/ 蔡仁譯攝影

9族群分眾行銷:給予「流失客」及「潛水客」專屬優惠

MAKE UP FOR EVER的OMO布局,是在3年前展開,可以畫分為3個階段。

第一步是App及官網的建置。 推出App只是起點,要顧客願意下載、留在手機裡實際使用才是關鍵。透過台灣總計逾百位彩妝師,大力推動客人下載品牌App,MAKE UP FOR EVER台灣區品牌總經理陳佩琳透露,2020年官方有31%的線上業績,都是「彩妝師綁定推薦人」帶來的。

陳佩琳_MAKE UP FOR EVER總經理_2021_03_16_蔡仁譯攝-3 (2)
消費者到MAKE UP FOR EVER門市諮詢或消費時,彩妝師推薦下載App並註冊成為會員,即可獲得線上電商、線下通路各自的折價券,讓他們在兩種通路上,都有可能進行消費。
圖/ 蔡仁譯攝影

「有獎金,就有感。」MAKE UP FOR EVER設計了獎勵機制,彩妝師只要讓一個客人下載App,就給獎金;如果客人在App中選擇該彩妝師為「推薦人」,他在線上每消費一筆,業績也算彩妝師的。

不少品牌都是靠彩妝師留下客人的LINE私下互動,增加消費頻率,但彩妝師離職後,品牌與客戶的連結也就被剪斷。有了App,只要客人帳號還在,「推薦人」便能繼續更替,他們的消費軌跡、喜好也不會消失,客人就成為公司可以永續經營的資產。

OMO的第二步,是把會員詳細分群,為分眾行銷做準備。

通常品牌只會把會員分為一次客、二次客及熟客三個類別,但是MAKE UP FOR EVER將線上與線下的會員數據打通,導入OmniCRM(全通路顧客關係管理系統)後,顧客不僅有黑卡、紅卡、白卡之分,並將會員細分成9大族群。

在過去,消費者無法直觀地一次了解線上及線下各自的點數及紅利,彩妝師也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就知道顧客喜歡什麼、買過什麼,甚至可能推薦到重複的商品,但在導入Omni CRM後,問題不僅被解決,也成為活化會員的重要參考資料,因為會員定位隨時可能改變,溝通的產品、素材、文案全都不同。

S__61005834
MAKE UP FOR EVER系統透過消費者的瀏覽及購買紀錄,將會員分群並進行分眾行銷。同時透過App推播不同產品、活動訊息,試圖將客戶導入有彩妝師講解的線下通路。
圖/ MAKE UP FOR EVER

市場品牌眾多,有時候客人「可能忘了跟我買過東西」,因此在這9大族群會員中,互動低迷的「潛水客」或斷聯的「流失客」,成了MAKE UP FOR EVER的重點溝通對象。「通常針對這種客人,我們會推一個客單價不高的明星商品,價格優惠且唯他獨享,目的是要他再次購買,重新回到OMO的圈圈中。」

陳佩琳解釋,品牌也會透過簡訊、App推播等各種方式來了解客人的疑慮。如果是產品問題,就把會員導到線下,交由彩妝師面對面專業講解解決;如果是價格考量,就在線上直接推薦給會員更合意的產品。

從實際成效看來,MAKE UP FOR EVER在台灣如今已擄獲30萬名會員,而且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全通路業績不減反增2.6%,線下來客也逆勢崛起,增加53%。

OMO的第三步,則是根據不同的會員、產品及活動,設計不同的線上線下互串方案。

傳統的行銷方式,是讓客戶手寫個人資料,公司再一筆筆傳簡訊、call客,陳珮琳自嘲說地說,這種傳統的方式根本「半吊子」,甚至是「浪費」,一來門市人員常常看不懂客人寫的字,再者電話也時常會被key錯;如今只要在系統中設定各式條件,就能比對找到與產品最相關、或是活動最容易打中的會員,統一打包做分眾行銷,為品牌省下不少「無謂廣告」的費用。

以去年在母親節後、周年慶前的一檔淡季活動為例,新客只要下載App就能領兌換券,到門市換取一個30 ML的產品,活動14天就為線下帶來7,000人次。「百貨公司在淡季的時候,我們沒淡,證明我們可以不跟著百貨公司傳統的檔期思維,自己創造自己的人流。」

MUFE-彩妝教學-2.png
經由真人互動,為服務增加溫度後,系統於App中再贈送線上通路折價券,增加會員開啟App、再次回電商消費的可能性。
圖/ MAKE UP FOR EVER

陳佩琳解釋,透過廣告觸及的新客當中,有70%會選擇到線下消費,因為想先試用顏色,所以藉由廣告先把客人導到線下,再由彩妝師現場講解,成為推薦人,「這就是一個循環。」

今年不發紙本DM了!改用線上宣傳,還能知道開信率

面對今年即將到來的重磅母親節檔期,MAKE UP FOR EVER 做了這幾十年來,被陳珮琳視為相當「大膽」的嘗試──完全摒棄零售通路的「紙本DM迷思」,不再使用紙本宣傳DM,而是全部轉為線上數位宣傳。

陳珮琳解釋,過去就MAKE UP FOR EVER預算而言,最多只能針對2萬人郵寄重要促銷檔期的紙本DM,但怎麼選擇這些人,就成了棘手的問題,「我們過去只能用『消費金額多寡』來排序選擇,但不代表這一群人真的是母親節的TA(目標客群),投給他們真的對嗎?我不知道。」

在2021年,MAKE UP FOR EVER全面轉為線上DM,不僅零成本,還能一口氣讓30萬人收到,開信率也能一目了然。

OMO耕耘3年,客單價提升、消費金額貢獻度高2.6倍

經過這三年一步步的摸索、驗證,MAKE UP FOR EVER終於打通了線上和線下壁壘,如今相比於純線下、純線上的顧客,OMO會員的客單價不僅高出1.8倍,整體消費金額貢獻度也高2.6倍。

陳佩琳_MAKE UP FOR EVER總經理_2021_03_16_蔡仁譯攝-2 (2)
MAKE UP FOR EVER台灣區品牌總經理陳佩琳表示,台灣開始步入OMO後,有6個櫃位進入亞洲區業績前50名。
圖/ 蔡仁譯攝影

談起下一步OMO的新計畫,陳佩琳透露,他們打算做一個全新的「e-booking系統」,讓客人在線上註冊後,可以選擇想在哪個時段、去哪個櫃位學習彩妝,更進一步深化線上線下的串連。

她甚至靈機一動,打算在官網上開發自己專屬的直播功能,有別於仰賴Facebook、LINE、Instagram等社群平台,官網上直播彩妝,倘若會員直接喊+1就能下單,豈不是事半功倍?「客人有時候會線下買,有時候是線上,但總歸一句話:不管客人到哪裡買,就是不要讓他流出你品牌的圈圈。」

MAKE UP FOR EVER

成立時間:1984年 會員數:超過30萬人(台灣)
創辦人:Dany Sanz 分店數:1家旗艦店及21家百貨櫃點(台灣)。
成績:OMO會員比純線下、純線上客單價高1.8倍,整體消費金額貢獻度也高2.6倍。

責任編輯:郭昱彣、張庭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