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重磅大事】旅遊、航空業面臨最慘寒冬!各家搶攻「報復性國旅」商機
02

【2020重磅大事】旅遊、航空業面臨最慘寒冬!各家搶攻「報復性國旅」商機

隨台灣防疫有成,被壓抑近半年的旅遊需求,正大規模從國外轉移至國內,這是過去幾年來從未出現的現象。

2020年3月18日,台灣新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確診數字達到100例。政府宣布邊境管制全面升級,非本國籍人士除有特殊許可一律限制入境,且所有入境者都須居家檢疫14天。同時觀光局也正式發函,要求旅行社暫停組團赴國外旅遊及接待來台觀光團體入境,此措施至今仍沒有解除期限。

後續各國也陸續宣布封鎖邊境,除了衝擊全球商旅貿易交流,對供應鏈、創投與新創間的投資也帶來嚴重的影響,但對旅遊業與航空業來說,他們是真正的「海嘯第一排」。

上市櫃旅行社營收下滑9成、航空公司三季虧損85億元

缺少了出國旅遊(outbound)的業務,讓國內大型旅行社頓時失去了大部分的營收來源,以台灣6家上市櫃旅行社來說,月營收年比都一度衰退超過9成,以旅遊業龍頭雄獅來說,截至11月累計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77.63%,對企業的影響甚鉅。

航空業也同樣遭遇難關,停飛的飛機被迫停在停機坪,僅貨機仍有業務,截至2020年第三季,台灣6家航空公司一共虧損新台幣85億元。

延伸閱讀:【圖解】華航、長榮都撐不住,只有這家賺到錢!一張圖看6大國航寒冬下的成績單

但邊境封鎖催生了國旅大爆發,台灣人每年在國外消費8,000億元,旅遊業者期望這股消費力轉至國內旅遊,開發出更多元的台灣在地觀光商品爭搶商機,也讓內需旅遊重新開機,擁有新的面貌。

邊境封鎖持續至2021年,業者還需努力「國內事」

旅遊業者開始重新挖掘台灣之美,替能見度不高的秘境旅遊、城市文化漫遊重新包裝,又或者推出單車之旅探索台灣各地的美景。在疫情最艱困的時刻,台灣在地的旅遊商品供應商也迎來了數位轉型的機會。

星宇
星宇航空先前推出台北飛、台南降落的微旅行2.0。
圖/ 星宇

延伸閱讀:不能出國的「國際旅展」怎麼玩?雄獅逆勢攜手太平洋推自行車旅遊、遊覽車再加碼

而航空業者則除了貨機業務之外,也投入許多新嘗試,如舉辦航空體驗營,讓大人小孩能都體驗航空工作人員的業務內容。又或者舉辦「微旅行」,讓熱愛飛行的消費者能有宣洩的出口,在2020年12月,更有業者響應政策,推出台北飛、台南降落的「微旅行」新模式。此時各家航空公司不只比服務,更多時候還要比拼創意。

短期來看,邊境封鎖的狀況還會持續至2021年上半年,旅遊與航空業的艱難還暫時看不見盡頭。更重要的是,當封鎖已成日常,報復性旅遊的高峰不再,業者能否推出更創新、更吸睛的商品,讓旅客口袋裡的8,000億元商機流回國內,度過這波「最慘寒冬」。

責任編輯:錢玉紘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