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蔡紀眉

連台積電也採用!製程千變萬化,混線生產客製彈性更大

物聯網 | 8 年前

「全世界的哈雷,沒有一輛是相同的。」單一產線1,300種生產模式的關鍵

IBM | 8 年前

當台灣企業邁入二代接班潮,工業4.0如何挽救一對父女的感情?

物聯網 | 8 年前

群聯、交大電機合作打造「AI機器人實驗室」,潘健成:將以AI開發次世代記憶體

AI與大數據 | 8 年前

拼工業4.0落地,研華秀工業雲平台戰情室,要激發老闆想像力

物聯網 | 8 年前

宏碁建置北台灣最大太陽能發電站,減碳效果同4.67座大安森林公園

產業創新 | 8 年前

光寶打造全台第一座節能智慧場館,世大運撞球賽搶先試用

智慧城市 | 8 年前

研華啟動「共治」組織變革,劉克振:共創是物聯網的未來

物聯網 | 8 年前

大聯盟數據棒球的秘密武器Trackman,悄悄在台一年

AI與大數據 | 8 年前

不斷尋找伯樂的黑馬──台大男籃數據分析團隊

AI與大數據 | 8 年前

電子護具改變了跆拳道,戰神朱木炎的華麗腳法難再現

物聯網 | 8 年前

當新科技顛覆運動賽事,台灣體壇困境仍難解

物聯網 | 8 年前

西門子離岸風機亞太總部落腳台灣,提六大聲明,要強化台德能源轉型

合作 | 8 年前

鴻海揭美國投資序幕:3000億台幣打造世界級LCD面板廠

策略 | 8 年前

台灣在美專利數全球第五,國研院:維護率偏低,應減少不必要的申請

德國萊茵:機器人資安風險增,醫療護理和手術機器人最敏感

機器人 | 8 年前

台灣工具機產值年成長約5%,IEK:研發能量不足、國際競爭加劇是隱憂

物聯網 | 8 年前

家樂福全台首座智慧零售量販店啟動,研華、英特爾扮幕後推手

物聯網 | 8 年前

Intel:台灣企業工業4.0進展各個族群差異大,半導體、面板最成熟

物聯網 | 8 年前

當AI取代雙眼:NEC用機器學習挑產線不良品,提高產能效率

物聯網 | 8 年前

調查:家用機器人東西方偏好大不同,歐美偏實用、中國重育兒、日本卡哇伊

機器人 | 8 年前

「挑戰Uber做不到的事」台灣原生、主打用Line、Facebook叫車的TaxiGo上線

新創團隊 | 8 年前

歐洲最大工業4.0計畫啟動,要推動產業根留歐洲

物聯網 | 8 年前

Akamai物聯網趨勢調查:台灣人挑選上網產品首重資安和隱私

物聯網 | 8 年前

農業科技新招:稻米影像生產履歷,一部從產地到餐桌的微電影

社群行銷 | 8 年前

ARM發布AI調查:6成受訪者正面看待,亞洲最樂觀

AI與大數據 | 8 年前

東台灣產業跨領域創新中心成立,聚焦科技新農、偏鄉教育等五大領域

合作 | 8 年前

15萬張恩智浦智慧認證卡加持,世大運管控選手進出安全

物聯網 | 8 年前

我們不該擔心工作被機器人取代,MIT教授告訴你為什麼

機器人 | 8 年前

李開復任獨董一年,鴻海投資多家AI與軟硬整合新創

創投 | 8 年前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