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引爆全球產業革命,也引發文字、圖像到視覺影像產出的各種議題。面對高度依賴人力與週期冗長的工作,若能在合乎尊重智慧與倫理的前提下,讓AI成為輔助文圖的效率工具,或將是文化產業升級的一項解方。銀展創藝正是站在AI浪頭上,為視覺圖像製程裝上「工業化引擎」,探勘全新模式。
銀展創藝最初由遊戲互動設計及漫畫出版團隊組成,因為「意外的客戶找上門」,開出了一條新的商業路徑。即便進入「數位條漫」時代,漫畫仍需漫畫家手工繪製,十分耗費時間與心力,加上有截稿週期的壓力,漫畫公司常遇遇上作者經常因健康或壓力而休刊,當彩色條漫製作成本過高、產能不足、品質不穩定,作品「斷頭」無法續刊的情況屢見不鮮。
把 AI當神隊友!為手工圖文影像創作者導入工業化製程思維
當漫畫公司客戶找上了銀展創藝負責人謝適鴻求救,讓他思考能否為漫畫繪製導入「工業化製程」思維,「我們原本是做遊戲互動設計,熟悉3D算圖技術。當時AI還沒那麼普及,但我們相信,漫畫製程需要新的工具和隊友。」
這也促使銀展創藝將自己定位為「創作者的助手」。團隊利用AIGC(人工智慧生成內容)技術,開發「輔助繪畫的技術、製程以及與之配合的工具」,用新技術工具輔助漫畫製程,加速漫畫產出,降低製程風險。如今,AIGC的技術讓角色穩定建模、流程優化,已達到超過80%的漫畫製程由AI協助完成。謝適鴻強調:「AI不是要取代漫畫家,而是讓他們更專注於創作核心,不必再被製程瑣事綁住。」
然而,AI介入漫畫繪製,初期並未受到歡迎。謝適鴻直言:「動漫圈對AI非常抗拒,甚至有點敵視。出版社不敢向創作者提出我們的服務,怕被認為是投機取巧。」
轉折點來自市場的逐步成熟,尤其這兩年AI應用出現在更多產業,創作者也逐漸接受「AI輔助工具」的角色。「我們會跟漫畫家一起訓練模型,讓角色畫風保持一致,這樣他們就能理解AI不是『無腦生成』,而是真正幫助內容穩定產出。」銀展創藝技術總監詹景文補充。
除了說服創作者,銀展創藝還積極拓展應用場域,從動漫圈走向影視、廣告與互動展覽。像是替生技藥廠製作宣傳短片、為BMW、Audi品牌車廠打造生成車體影像,還有與科技、教育、醫療產業合作互動展示專案。謝適鴻說,與遊戲橘子、台灣角川、七十六號原子的跨界品牌合作,則顯示多媒體與影視產業對AI製程的興趣,有助快速轉化分鏡、腳本的視覺呈現,不僅為客戶的製作前期減少時間與物力成本,也為銀展創藝逐漸品牌信任。
從代工到IP孵化 深耕在地、鏈結周邊的商業模式
銀展創藝的商業模式分為兩大方向:B2B代工與IP孵化。
代工方面,銀展創藝承接出版社或行銷公司的ODM/OEM服務,從故事構想、腳本到漫畫製作,全程由AI輔助。謝適鴻舉例:「過去做一部作品要至少要半年,現在只要一個多月。像我們幫三立電視BL偶像劇《免疫屏蔽》做漫畫版,就能和影視作品同步發售。」這種「影視+漫畫」的同步行銷,不僅節省時間,更帶動周邊商品銷售,加乘造勢效益。
另一個方向是「IP孵化器」。銀展創藝協助出版社舊有IP二次改編,或將年代久遠、故事文本卻不墜的小說、劇本轉譯成彩色條漫,打造新的商業價值。「我們的思路是:IP必須有量體,才能帶動後續周邊、授權與跨界合作。」謝適鴻的方式,有如「老書新生」,透過IP授權賦予新生命。
目前,銀展創藝已累積數十部漫畫專案,並透過AI工具提升穩定性,將製作成本持續壓低。詹景文補充:「以前畫手指要修很久,現在AI進步後,很多細節可以直接生成。」數據顯示,銀展創藝的漫畫作品上線後,讀者回饋正面,點閱率比傳統流程快至少三倍。
加速器驅動!AI漫畫加速器—IP孵化器投資計畫
儘管技術上逐步成熟,但在營運上,銀展創藝仍遇到瓶頸。謝適鴻坦言:「我們工程背景出身,對募資和商業模式包裝都不熟。以前甚至因為專業不足,做過錯誤的決策。」
參加文策院文化創業加速器,謝適鴻笑說:「第一次認真學怎麼當一個稱職的老闆。」課程涵蓋募資、營運與品牌經營,讓他意識到,單靠技術無法撐起公司。「透過文策院的資源對接,讓我們能和潛在投資人談AI漫畫加速器的計畫,把『IP穩定產出』變成投資方案,而不只是技術展示,且更能跨越信任門檻。」謝適鴻說。
透過加速器,銀展創藝提出「AI漫畫加速器—IP孵化器」募資計畫,希望結合資金、技術與產線,打造一個穩定輸出的內容平台。「只要能保證穩定產出,才能創造IP與周邊的量產,市場自然就能被帶動。」詹景文補充。
談到未來,銀展創藝的短期目標是 3年內完成100部作品,建立足夠的內容量體,長期則是 5年內推廣市場教育,讓更多創作者與平台接受AI輔助製程。謝適鴻觀察,如同現今國高中生對AI的高接受度,「習慣用,就不會排斥」,是一必經的文化轉換的過程。因此,銀展創藝未來也將跨足教育產業,舉辦講座與工作坊,推動AI工具在創作圈普及。最終,團隊希望銀展創藝IP的穩定孵化器,從漫畫、動畫到影視全面連動。謝適鴻期許,「漫畫只是起點,我們的目標是是各種IP創造延伸價值。」。
